《断舍离》|《断舍离》| 这样做的目的才不是为了整理房间

“断舍离”的目的,并不在于“整理房间”,其实是要让自己置身在感觉舒适的环境里。
山下英子有这样的魔力,她将瑜伽中关于“放下心中执念的教导”的“断行”、“舍行”、“离行”思想引入对房间、乃至对生活的整理。
如果你想要在这里寻求些许关于如何更好的对房间进行收纳整理,那你大概更适合去找找类似《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样得实用型书籍,如果你想要真切的窥视“断舍离”的方式可以对生活产生的收益,建议你去看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那么山下英子的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们什么呢,切实的手段没有,虚妄的道理没有,理论的依据不明显,阅后效果因人而异。
但她只是平静缓和的为你提供一种思想观念的指引,即: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这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抉择”这件事原本就很难,我们在面对“断舍离”的时候需要“选择→淘汰→挑出”三个步骤才能完成对一件事物的判定。
■你的意识中有想要整理吗
是懒懒散散度过光阴,还是通过整理和节省的断舍离时光。常用这个词描述日常,“摸鱼”,还是致力于通过forest种树来量化个人的专注时间。
怎么才是你想要的呢,山下英子怀着一颗热切的心想要同你分享关于“断舍离”的秘密,这个似乎是“埋没经”(过去从没有人会回顾,一直被静静埋没的经典)密语第一次被整理归纳出来,而读者的你大概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吧,她怀着“就算动手一次也好”的心态向你试探,想要予你一份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一种可以实现的“愉快能量”,请同她一起来感受物品和情绪“新陈代谢”吧。


■只为“自己”留下“现在”
是物品主宰个人,还是个人主宰物品?看似是毫无疑问的议题,但当你过量的拿取与购买物品后,主宰权已悄然被物品挪用,东西多到不知如何收纳,于是购买收纳箱置物盒,而后收纳箱置物盒占满了空间,拿取也并没有因把东西挪个位置或藏起来而变得容易。这是为什么呢,山下英子也曾困顿与无法很好的利用收纳盒来整理空间,于是整理的思路转化到了“这些东西真的值得我如此辛苦的进行收纳吗?”。
最基本的观念是,收纳不是把物品拿出来,再填进收纳盒里,把不想要的与用不着的“压箱底”。“眼不见为净”的收纳法并不是整理,不过是“移动东西”罢了。
你会想起家里的鞋柜吗,那个藏在阳台或是书房空余柜子里的杂乱鞋柜,里面堆积了几乎所有家庭成员自打搬进这间屋子就开始使用的鞋子,现在怎么说也有小十年过去了,幼年时你穿过的鞋子是不是还与母亲年轻时的高跟鞋挤在一起呢,它们都安静地躺在破旧的鞋盒里,再深深地塞进不透明的柜子里,似乎永远都无需打开,无需被看到,更无需被使用。
“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扔掉呢?”
“好可惜啊,早晚还会用到的吧。”
你是在说那双虽然只穿过一次但难受又难看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目的购买的鞋子吗?所有的错不在于现在考虑这件东西要不要丢,而在于“丢东西如此麻烦亲,买东西的时候要慎重一点才好啊。”
山下英子这样为你指出“断舍离”的第一个步骤,“只为‘自己’留下‘现在’需要的东西,其余全部舍弃。”
所以最重要的步骤就是问自己,这件东西,是现在的我用的上的吗,不为过去,不未将来。


■可以用却用不到,就没有意义
“这件东西还很新呢”“多拿一点免费赠送也没有关系”
人们总是这样想着,而在之前阅读的《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里也有类似的内容,在“古怪文具”的章节里提及到《低效父母的700个习惯》一书,其中就讲到“是,的确,这些铅笔和纸是比较有创意的工具,如果你用的话。但仅仅囤积一大堆这样的东西,只会让人忘了它们真正的功能。”,同时它也在“文具中的小心机”章节中说“文具有用,人们最终会保留有用的东西。”。
这样的观念在“断舍离”中同样适用,在“可以用却用不到”这个判定题中藏着许多被大量囤积的物品,它们可能是一只精美又巨大的花瓶,可能是你再也没机会去到的城市的超市购物券,可能是尺寸合适的收纳箱,可能是军训时买的橡胶鞋,可能是老式的堆放在阳台的洗衣机,与无数有点缺陷的餐具。它们都可以用,但就现在的你而言多半是用不到了。
如果你仍然久久不能放下执念,大概可以听听山下英子提出的假设:别人给你一副完好无损的高度近视眼镜,而你视力正常。
我们还在被物品而主宰着,为了留下物品而使用物品,为了无用之物寻求位置收纳,所以当你想要“断舍离”不如从判别你身边那些“可以用却用不到”的物品。


■察觉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是要用着有磕痕的救餐具,而把崭新的高档餐盘留在客人造访时使用?难以“断舍离”的问题还在于我们总是为了追求外在的评价而接受物品,没有真正的把对物品的爱呈现给物品。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中的女主因为对物品倍加珍爱,以至于使用多年的手包卖到二手店去都收到了接近原价的回报。
如果我们能够多对物品投入一点爱,就可以更好的解决之前“可以用却用不到”的问题,大多数物品从挑选时就尽心尽力,到了手中更会加倍珍惜不会在手中被破坏,而其寿命延迟,也就能够被充分的利用。希望我们都能有“一旦拥有,就利用到最后的坚持”,永远不忘记对物品的真爱。


对人对物都需要“断舍离”山下英子所提供的思路引导难以在这短短千字内说尽,希望你也能去阅读这本书,去发现“断舍离”给予我们的神奇力量。


【《断舍离》|《断舍离》| 这样做的目的才不是为了整理房间】互动:你最想“断舍离”的东西是什么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