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看守烟雾的人
如果要在这段时间内的新闻里,选出最「魔幻时刻」的几个,那韩国因为「新天地」聚会而引爆疫情的纷争,肯定要算在其中。
韩国「邪教」的故事太精彩,如果要是拍成电影,又可以冲冲奥斯卡。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韩国「新天地」教会会长李万熙下跪致歉
虽然信徒甚众,但韩国人其实苦「新天地」久矣。 早在2015年,CBS电视台就制作过一部8集的纪录片《陷入「新天地」的人们》,揭露「新天地」邪教内幕。 因「新天地」方面对内容不满提起诉讼,该片曾一度陷入赔款纠纷。 也许是疫情使然,前几天,CBS突然将本片分享在了官方YouTube频道上。 就这样,一场疫情将「新天地」的一切再次搬到公众面前接受审判。 1「新天地」恐惧症 根据韩国的宪法,韩国政府并无权「强制解散」某宗教。 教内发生聚集感染事件,更不可能成为政府强迫该教解散的理由。 于是,在「宗教自由」的保护伞下,「新天地」一路猖獗至今,信徒也从最初的两位数发展到了现今20万的规模。 2月23日晚,一份关于「新天地」(全名: 「新天地」耶稣教证据帐幕圣殿)的地址清单出现在我的朋友圈。 它列出了遍布韩国的「新天地」教会和附属机关地址,共计1100处。 迫于政府和舆论压力,「新天地」主动公开了这些内部文件。 不过有人表示,「新天地」为日后活动有所保留,可能仍有几百处秘密地点尚未公布。 在这份清单里,一处位于麻浦区的「新天地窝点」距离我家仅700米。 它处在两线交汇的地铁旁,也是无数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 另几位身在韩国的朋友亦转发称,其住处附近也有「窝点」,且不少都处于人流密集地带。 从未关心或涉足宗教的普通人们也许第一次发现,原来「邪教」就在身边。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疫情初期,韩国的键盘侠们每日在疫情新闻下回帖黑文在寅、黑中国,他们将疫情归咎于「总统没有禁止中国人入境」。 事到如今,这些人意识到风向变了,开始转而咒骂「新天地」。 「新天地」也并没有闲着,主张教徒们受到了歧视,甚至还与欧洲的「猎巫运动」相比较,呼吁「『新天地』信徒们也是受害者」。 这下人们更生气了: 是你们祸害了整个国家,现在政府还要用我们的钱为你们治疗肺炎,消停点儿吧? 同时,在青瓦台官网上,有网民发起请愿要求政府强制解散「新天地」,已获得116万人的支持。 可惜这基本是网民们的一场自嗨。 因为就像CBS这档纪录片中拍到的那样,那些信仰「新天地」的人们,始终属于「新天地」。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陷入「新天地」的人们》中,教徒孝银(化名)在父母陪同下接受了针对邪教信徒的商谈服务。 当被问到是选择父母还是选择「新天地」时,她不假思索地说,「『新天地』,请让我回去『新天地』吧。 比起和爸妈一起生活的25年,我在『新天地』的六个月更幸福。 」 她和「新天地」的其他教徒一样,始终坚信「李万熙教主永生不死」。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随着教徒确诊者激增,这位声称可以「永生」的88岁老人李万熙,近日也赴某保健所接受了新冠肺炎检查,目前正在京畿圈某地自我隔离。 看到「永生」教主也担忧染上肺炎,人们嘲讽道: 「不是说自己是神吗? 神也需要接受肺炎检测? 」 对于李万熙的将自己「神化」的过程以及对信徒的「教育」方式,CBS纪录片《陷入「新天地」的人们》也有着详细陈述。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该纪录片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对「新天地」的内部「教育」、对外传教和运营手法等进行了还原。 相较于没有信教的普通人,正统教会的教徒更容易成为「新天地」信徒的目标。 「新天地」的传教方式堪比间谍活动。 其信徒经常伪装潜入其他基督教或天主教教会,伺机下手将正常信徒拐骗到「新天地」去。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新天地」教徒们会到普通教会附近蹲点,伪装成想要信教的「新人」和普通信徒交谈,问对方是否有推荐的教会。 获邀加入正常教会后,他们细察教会情况,与教友们相约一起学习《圣经》,目的是接近并了解教友们的弱点,记录后研究出个性化方案,最终各个击破。 这项作案计划并不简单,需要缜密的计划、持久的耐心,更需要极度的忠诚和高超的演技。 2 「新兴宗教」及相关争议 「新天地」教主李万熙并不是韩国唯一的「神」。 有资料显示,在韩国,至少有12人自称是神,有37人自称为耶稣,而自称神之妻、保惠师圣灵、以利亚或大卫王的人则不计其数。 对于这些教主自封为「神」的「邪教」,人们一般会用「似而非宗教」()、「异端宗教」()来称呼。 延尚昊导演凭借《釜山行》一炮而红之前,曾做过几部批判现实的动画电影,其中一部就叫《似而非》。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似而非》
片如其名,讲的是韩国特色的邪教故事。 一个犯案在逃的教会长老来到某小镇,雇人演戏证明自己的「神性」,以骗取村民钱财。 对宗教狂热的村民们却真的信他为神,痛哭流涕地跪拜在地。 受蛊惑的女主人公是典型的邪教受害者,她成长在贫困和暴力之中,大学梦被父亲打碎,试图将宗教当做救命稻草,被拖进了更深的泥潭。 由于「似而非」和「异端」带有明显贬义,在学术或较谨慎的场合人们偏向使用更中性的词,比如「新宗教」或者「新兴宗教」。 「新兴宗教」这个词起源于日本,通常指日本明治维新后诞生的宗教。 在韩国,新兴宗教的历史可追溯到1860年。 庆州出身的崔济愚创立了东学,融合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又添上萨满教的巫术,凭借咒语和神鬼观在民间深入传播。 后来,东学发展成为了朝鲜半岛的新宗教——天道教。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如今新兴宗教常用以指代异端宗教,但新兴宗教却并不一定都是异端。 起源于1916年的圆佛教也是新兴宗教,如今创立已超百年。 在韩国,它的信仰人数紧随基督教、佛教、天主教之后(注: 该统计数字不含异端宗教)。 而诞生在日占时期的韩国本土宗教大倧教信奉檀君,还与韩国近代民族独立运动息息相关。 凭借同时期历史在宗教界站稳脚跟的,还有外来的基督教。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基督教会成了为数不多的允许讲朝鲜语的地方,而朝鲜民族独立运动也在此找到了庇护。 现今基督教已成为韩国最大宗教。 传言「韩国的教会比便利店还多」,说的也是基督教。 此言不虚。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截止到2011年,韩国基督教教会数量已突破7.7万; 同年,韩国的便利店却只有2.1万个。 首尔市有超过8000个基督教团体(教会、宣教团体、祷告院等基督教机构),算一下,平均每平方公里之内就有13.2家。 韩国不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异端邪教的「天堂」。 在一定资金的支持下,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建立宗教宗派,甚至于开教会或者神学校。 即便是在权威主义政权时代,宗教和私有财产权自由不断发展。 如今宗教也成为赚钱的事业之一,无论宣教还是建立教会,只要不像永生教一样触及法律底线便可。 资料显示,韩国基督教异端教派达100多种,信徒人数估计近100万。 许多新兴的基督教异端或是混杂佛道儒教,或是混合神巫传说等,对《圣经》做出不同的阐释,完全背离了原来的教义。 韩国的基督教异端通常宣扬末日预言,现世的天国,神化教主并排斥其它派别,称「唯我可救世」,令信徒们陷入救世救国的幻象,导致个人生活和家庭崩溃。 「新天地」自然是其中之一。 他们善用比喻,发明出一套解读圣经的方式。 据说李万熙发明的《圣经》解读法轻松简单,会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快感」。 也难怪他们会瞄准正统教会,大举入侵挖角信徒了。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异端宗教还会将常识难以理解的、有悖论理、不道德的条款定为教规,并将其合理化。 例如统一教(全名: 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教主文鲜明提倡「盲婚」,将千万对陌生的新人配成夫妻,举行集体婚礼; 他提出的「血统回归原理」更成为与已婚女教徒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凭借。 异端宗教的流行一方面反映出正统宗教的信仰危机,也映射出当下韩国社会构造的问题和不合理性。 分级制度诞生后,韩国电影内容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涉及到宗教题材时,考虑到宗教团体的感受,却需要格外小心。 早在几十年前便有宗教电影引发争议导致停拍。 林权泽导演制作过不少佛教电影,但1984年的《比丘尼》他却没能拍完。 该片讲述一位女子结束妓生生涯皈依做比丘尼的得道之路。 逾千名比丘尼曾到曹溪寺门口静坐示威,佛教界人士写下团体血书、上访青瓦台,一度引发暴力冲突。 最终该片被迫停拍。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比丘尼》
韩国法律不仅保护这些正统宗教,即便是「新天地」或统一教这类异端,它们的宗教信仰和信徒的权利,依然依法受到保护。 前文提到的CBS,因拍摄「新天地」纪录片被判向「新天地」及其信徒支付罚款。 OCN电视剧《救救我》第二部也是讲述与基督教异端邪教有关的内容,韩国基督教联合总会(韩基会)曾向法院申请禁播该剧,认为该剧「并非告发邪教,而是针对韩国教会」。 去年上映的新兴宗教电影《娑婆诃》,由于被「新天地」指责「名誉毁损」,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录音。 3 基督教,「正统」即正义? 《娑婆诃》为我们提供了思考韩国宗教社会的另一契机。 如果异端是坏或邪恶,那所谓正统就一定意味着善良正义吗?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娑婆诃》
李政宰饰演的朴牧师开了一家「远东宗教问题研究所」,专做「宗教打假」生意。 在大学讲完课,他会给出银行账户让大家捐款支援,这样一个世俗化的牧师角色虽然略显夸张,但也令人颇感共鸣。 朴牧师打着揭露邪教面目的幌子,拼命调查新兴宗教「鹿园」,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嫉恶如仇或故意跟新宗教过不去。 说白了一开始他也是从正统宗教团体手里拿钱办事而已。 关于这一点,电影只是暗戳戳地点到为止。 现实中又如何呢? 还记得前几日火遍全网的全光焄牧师吗? 韩国疫情加重,他却带领着「文在寅下野泛国民斗争本部」照常奔赴光化门广场,聚集了近五万人。 那个周末,全光焄牧师在台上喊话,「新冠肺炎在户外绝对不会传染的。 就我们算得病死了也没关系,我们的目的就是死,因为我们都是要去天国的人。 得了病的话,下周来做礼拜,主会给你们全部治好」。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全光焄
在我们看来,这位全光焄牧师当然也不太正常。 但他曾为大韩耶稣教长老教会白石教团牧师,算是主流正统派系出身,他也是韩基会的代表会长。 全光焄牧师属保守派人士,也是前李承晚及朴正熙政权的坚定拥护者,他在光化门组织反文在寅游行,其实是出于政治缘由。 韩国宗教界的派别对峙其实和政治界十分相似,而当宗教和政治相遇,民众的狂热并不能简单地用「正统」和「异端」来解释了。 对于历经了20世纪近代化历史的中老龄层而言,他们眷恋充满热情、变革和斗争的时代。 在如今的韩国社会,他们难以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仅仅通过政治和宗教,建立一种「敌我分明」的对峙,一切才变得可能。 而类似的「斗争」,让他们与真实的世界产生了联系,唤起了他们时代性的群体记忆。 所以他们总是热衷于奔赴光化门参与集会,甚至于被异端和保守党派利用,也并不罕见。 而年轻人被异端宗教吸引,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等令人倍感不安,在当代信息的洪水之中,也急切需要某种价值观来做引导。 另一方面部分正统教会内部制度腐败,冷漠、封闭的律法主义信仰生活令他们逐渐失望。 韩国社会是极其重视「共同体」的社会,而宗教团体则是典型的共同体。 然而,当下的教团更关注教团本身的利益,与韩国其它领域一样开始被金钱和权力支配。 对任何年龄层的信徒来说,若难以在家庭或正常宗教团体寻得归属感,异端宗教都可能趁虚而入。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它向人们提供了通向救赎的「快捷通道」,营造出虚幻的「爱」与「天堂」,让在普通教会感到失落的信徒们重新狂热起来。 韩国基督教派乱象严重,还有一个致命问题是「异端的定义」。 也就是说,谁能规定谁是异端? 韩国基督教异端教派的定性取决于各个正统教团。 教团内部有一个「异端对策委员会」,他们一般以各自教团的教义和政治为基准,对个别宗派作出异端定性、禁止参与等决定。 因为这些教团相互独立,他们的决定也并非总是一致,所以各自的异端宗教名单也会不同。 某个新兴教派,即便被某教团列为异端,也很难称之为「绝对异端」。 1989年韩基会成立,随着会员教团的变动,这一组织的公信力备受质疑。 也有新兴异端宗教借助韩基会「洗白」,韩基会形象一落千丈。 如今,人们觉得既然韩基会也是和异端差不多的存在,又凭什么让他去定义异端呢? 这样一来,对异端的定义就变得更为混乱了。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即便是正统基督教派别,在韩国也面临着信任危机。 正统教团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出其似而非的性质,这种变质可以说是比异端宗教本身更严重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36.8%的人表示无法信赖韩国教会,对牧会者的信赖度更是低至50%。 资料显示,近几年,有更多韩国人开始放弃宗教生活。 官方自1985年起每10年进行一次宗教信仰调查。 截止到2005年,韩国信教人数一直持续攀升。 2015年,信教总人数(及百分比)首次下跌。 「无宗教信仰」者占比达到56.1%,首次超过了「有宗教信仰者」(43.9%)。 在其他宗教信徒人数纷纷减少时,唯有基督教信徒数字依然保持升势,这似乎不是一个好趋势。 在没有信仰可选择的未来,人们只能用正统来定义异端,这种排他性的狂热,也和异端无差。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把「新天地」邪教故事拍成电影,韩国又能拿奥斯卡
文章图片

豆瓣9.8,越来越完美的一部美剧
肖战粉圈战争,得从头说起
这部爱情剧可以看,某些方面超过了《想见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