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马斯克的大脑上云记

投稿|马斯克的大脑上云记
文章图片

【投稿|马斯克的大脑上云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BT财经 , 作者 | 游璃
要说全球最受关注的企业家 , 马斯克的名字无疑处在高位 。
“如果你能将你的大脑上传到云端 , 并与虚拟的自己交谈 , 你们会成为朋友吗?”近日 , 面对狗狗币创始人比利·马库斯的发问 , 特斯拉CEO马斯克轻描淡写地说道“已经做到了”(Already did it) 。
短短几个字的回应 , 迅速把马斯克推上热搜 , 股市也闻风而起 。此前马斯克经常是一句话就带动了A股概念板块的爆发 , 机器人概念、人脑工程概念的走强都源于此 。
但是马斯克言论也以不着边际著称 , 从电动汽车将会几年内干掉所有燃油车 , 到乘坐自家龙飞船移民火星计划;从官宣要买下推特到最后“悔婚” , 直至此次声称已将大脑上传云端 , 马斯克不乏惊人言论 。
1971年出生的马斯克刚过了51岁生日 , 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首位身价破3000亿美元的人 。2021年12月13日 , 《时代》周刊将他评为2021年度人物 。《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中 , 胡润研究院认定他是世界首富 , 榜首地位直到今天也未被动摇 。哪怕没有这些头衔认证 , 马斯克的“网红”属性依然会备受瞩目 。
埃隆·马斯克频现惊人之举 , 此前已经把特斯拉公关团队全部解散 , 但似乎他自己就是一整个公关团队 。这次马斯克所称的将自己大脑上传到云端 , 是又一次以噱头牵动人心 , 还是确确实实有了足以震慑世界的科技之力?
马斯克在下一盘大棋?作为一个在商海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将 , 从马斯克的举动中窥探出商业意图不是难事 。
有媒体指出 , 此前马斯克就已经在布局“脑机”互联的探索和研发 , 创立了Neuralink公司 , 而作为创始人兼CEO的马斯克 , 去做首位“真人”测试者也未可知 。
马斯克一直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忠实拥趸 。2016年 , 马斯克等八人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 , 致力于将人脑与AI融合 。市场普遍认为 , 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 , 可以为人类大脑的疑难杂症带来解决方案 。
所谓脑机接口 , 是指将人脑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间建立连接通路并实现信息交互 。在技术设想中 , 脑机接口设备可以识别人脑的想法和意识 , 并变成指令交给电脑完成 。借助这项技术 , 渐冻症病人甚至可以通过意念恢复与外界沟通的能力 。
而马斯克对脑机接口的想象远不止治疗疾病 。他曾提出一套疯狂的“大脑计划” , 目标是将人格意识“下载”或“存放”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上 , 帮助人类实现“永生” , 甚至还要通过SpaceX可回收火箭将带有人类意识的机器人送往火星 , 代替人类工作 。
在他旗下本就有着一家公司正在研究高带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提下 , 马斯克“声称将自己大脑上传至云端”就更多了几分为品牌背书的意味 。
但是仔细梳理马斯克这家叫Neuralink的公司会发现 , 自2016年注册成立以来 , 马斯克多次表示Neuralink有助于对抗大脑疾病和紊乱 , 实现“超人认知” , 解决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健忘症等脑部问题 。然而到目前为止 , Neuralink还没有推出任何一款上市产品 。
据TechWeb援引的国外媒体消息 , 近年来Neuralink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正陆续离开 。路透社消息证实 , 参与了Neuralink芯片设计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梅洛拉(Paul Merolla)已于近日离开公司 , 离开的具体时间、原因以及未来计划尚不清楚 。
在这以前 , Neuralink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马克斯·霍达克(Max Hodak)已经在去年5月2日 , 就用推特宣布了自己的离职消息 。
除却高管洗牌一事 , 从消费者角度看Neuralink的争议也不少 。
2021年4月 , Neuralink演示了将脑机接口设备植入猴子大脑的效果 。发布猕猴Pager用意念玩电子乒乓球游戏的视频后他们介绍 , Pager在经过训练后可以用大脑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 。
Neuralink如此惊世骇俗的实验与结果展示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第一财经》消息显示 , 美国动物保护组织PCRM(负责任医学从业者委员会)今年年初提起了对Neuralink的诉讼 , 主要指控其“虐待”猴子 。按照PCRM方给出的说法 , Neuralink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的实验导致了猴子发生感染 , 还有一些实验造成了猴子自残和癫痫发作 , PCRM认为 , 这都是由于Neuralink没有认真照料猴子 , 存在虐待动物的行为 。
虽然Neuralink对此做出了回应 , 表示多只猴子在参加试验之前健康状况就已经不佳 , 即将被实施安乐死 。“我们绝对致力于以尽可能人道和道德的方式与动物合作 。”但质疑的种子很难在短期内拔除 , 更何况要在精密大脑上动手术 ,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需要强大的心理建设 , 可以想见 , Neuralink业务想要全面开花还需要一段时间 。
因此 , 马斯克大肆宣扬自己构建与“云上之脑”有所联络隐含的意义 , 比起Neuralink已经迎来了实质的可商业化的技术突破 , 更有可能是他再一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为品牌造势 。
据报道 , 2022年初Neuralink开启了临床试验人员招聘 , 外媒解读认为这是马斯克终于要将实验从动物体推进到人体的征兆 , 在那时 , 距离马斯克号称“有望在2020年底之前将芯片植入人类患者体内”已经过去了三年 。
用华尔街分析师的话来说:“马斯克可能是在故弄玄虚 , 也可能是在布一盘大旗 , 目前来看 , 还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 因为目前科技水平来看人类尚无法对大脑有足够了解 , 何况将大脑意识上传至云端?”
脑机接口有未来吗科技行业业内人士对“脑机接口”的态度其实很模糊 。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7月19日晚在微博发文表示 , 数字化需要被积极拥抱 , 但对于脑机接口这项技术 , 还是应当多观望 , 持保留态度 。
周鸿祎文章指出:“脑机接口可以用在临床医学上 , 用来治疗和帮助一些残障人士、精神疾病患者等 , 但在广泛的人类世界使用脑机接口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脑机接口一旦把人连上网 , 就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 很有可能引来一些人研发并利用网络攻击技术 , 入侵你的大脑 。脑机接口技术将是对全球数字安全的巨大挑战 。尤其一旦人脑开始联网 , 大脑数据的安全也将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
脑机接口引发的争议不仅限于科技伦理层面 ,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 , 脑机接口的技术都还不能被称为成熟 。
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计算机博士Eric就直白地说:“人类大脑的思维直接被计算机准确读取(准确率80%以上即可称准确读取) , 这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好比有的人幻想时光倒流 , 幻想超越光速 , 幻想量子计算机代替目前的计算机 。以上幻想只可能被银行家和政治家实现 , 而不是科学家 。”
对理论物理颇有研究的Eric为此写了专栏分析 。第一 , 人类大脑活动会使得电压变化 , 从而让不同场域实现信息传递 , 这个过程十分复杂 。“复杂到目前对这个领域的理论论证接近零 , 几乎所有的猜想都正在试验室与概率高低博弈” , Eric文章如此写道 。
第二 , 生物的构造与机器有所区别 , 采集结果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极高 。比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 产生的电场不同 , 神经元之间的电场方向甚至有可能是相反的 。Eric认为“作为普遍现象来说 , 大部分相同物种脑部活动产生的电场是高度相似的 , 采集相同物种脑部两块面积之间的电场活动 , 可以准确率预测其简单心理状态 , 准确率高达90%以上 。但也只能做到面积间的精确 , 电场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极为复杂 , 相互之间没有统一规则 , 读取的概率一定是零 。”
此外 , 就算突破技术阻碍制造出了相应的产物 , 产品低下的工作效率也不足以覆盖其维修成本的高昂 。Eric最终不无沮丧地表示 , 脑机接口涉及艰深的物理、数学等理论知识 , 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理解 , 总之 , 他认为脑机接口目前没有实际的商业价值 , “如果以炒比特币的心态去炒脑机接入 , 那就是博弈论的范畴 , 与科技无关 。”
科技领域需要新噱头?当然 , 脑机接口服务对象并不一定是我们当下这一代人 , 未来 , 才是人类寄托在脑机接口技术上的真正依托 。
知名科技作家陈根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说道:“有科技与生命伦理性的技术 , 初期都是处于争议过程中 ,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 以及伴随着技术成熟所带来的应用普及 , 就会改变所处时代中的人 , 并且接受与学会与新科技协作 。”
但更应该认识到的是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步入停滞 。佐证这个结论的证据之一 , 就是科技圈已经许久没有迎来崭崭新的、振奋人心的消息了 。
不少TMT领域的投资人士都感慨 , 上一轮引发大范围震荡的科技消息或许还得追溯到2019年何同学那支关于5G的视频——《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 。自那以后 , 移动互联网领域就走过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 只是由于下坡总是显得顺畅丝滑 , 要到三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往 , 才能发现我们早已不再是初生朝阳 。
前互联网时代诞生的线上购物、即时通信和在线办公等玩法 , 都是能够全方位改变当代人生活的新方式 。而到了现在 , 元宇宙、web3.0和NFT这些高科技概念层出不穷 , 越往未来靠齐的同时 , 也越不利于在全民范围落地 。
按照专注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微博大V胡成宣的说法 , “以前雄心勃勃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腾讯、阿里、百度、华为 , 今年很少提这个了 , 大家都面临监管 , 自由度不再像以前那么高 , 它们也不敢像往日那样高调 。企业级的科技畅想一但不再有 , 许多风口自然就消失 。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令人迷茫的空洞时代 , 就好像科技树被锁住了一样 , 三体人并未降临 , 而我们已进入了漫长的瓶颈期 。”
从这个角度去看 , 更能够理解马斯克使出各式手段吸引人们关注脑机接口、关注Neuralink的深谋远虑 。市场火热时 , 踩中好赛道就能获得足够多的支持 , 而一旦风口逝去 , 没有真材实料打底的玩家必须为资本讲更多的“故事” , 同时必须是更有噱头的故事 。
脑机接口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 神经科学根基没有落地扎稳 , 初创团队的离去和市场蔓延的悲观情绪都在削弱Neuralink的信心 。
最新消息显示 , Neuralink一些前员工曾透露 , 公司营造出了一种“高压锅”式的环境 , 因为科研需要漫长的时间做调整和完善 , 马斯克给出的时间却十分紧张 , 这让他们倍感疲惫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马斯克需要一针强心剂来鼓舞士气 , 与虚拟的自我对话 , 就是他为大家选择的药丸 。
但故事足够动听就能够加快实现梦想的速度吗?脑机接口代表的未来还有多远?这段距离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填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 马斯克“吹大牛”越来越没有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