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爆红Up主回应“二舅”不会成为下一个“拉面哥”

视频|爆红Up主回应“二舅”不会成为下一个“拉面哥”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ID: iceo-com-cn) , 作者 | 谭丽平 胡楠楠 姚赟 , 编辑 | 姚赟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上一个“以舅之名”火起来的人 , 是《野狼disco》的创作者董宝石 , 他让老舅成了东北失落而自尊的中年男性画像 。
衣戈没有这个雄心 , 问题连续抛来时 , 衣戈有点懵 。常常回答了一个问题 , 就忘记了上一个问题——连续熬了两个大夜 , 让他的精力和思维有点跟不上 。
衣戈当然不是他的真名 , 他是一名B站的UP主 , 账号名字叫“衣戈猜想” , 他希望大家称他为“衣戈” 。7月24日 , 熬了个大夜 , 衣戈将自己刚剪辑好的视频设置了定时发送 。没有预料到的是 , 第二天 , 视频和他的二舅就成了全网的关注焦点 。
视频里 , 衣戈介绍了二舅平凡又饱满的一生:小学初中成绩全校第一 , 因为发高烧一天打了四针后成了残疾 , 看了三天木匠干活就当起了木工 , 而后还承包了两个妹妹结婚时所有的家具 , 在村子里当了一辈子木工 , 帮村民们修这修那 , 领养了刚出生的女孩宁宁 , 攒了十几万给宁宁买房 , 66岁全职照顾88岁的母亲……
视频很快刷屏各大平台 。截至7月27日00:00 , 这条名为《回村三天 ,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 , 在B站上的播放量达1504万 , 12万+的人在同时观看 , 微博上#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话题阅读量有6.4亿 。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快速增长 。
视频|爆红Up主回应“二舅”不会成为下一个“拉面哥”
文章图片

来源:账号截图
很多人称其为视频版的《活着》 , 也有人说被治愈了 , 二舅在身体力行教我们如何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 。
衣戈告诉《中国企业家》 , 这些故事“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能教育大众 , 只是想讲讲自己的二舅 。他也不认为《活着》的苦难和二舅的苦难具有可比性 。“富贵的苦难远远大于二舅的苦难 , 二舅现在有自己的妈妈 , 有女儿又孝顺 , 还有我这样的外甥和他称兄道弟喝酒 , 富贵最后剩下什么了 , 就剩下一头牛了 。”
他讨厌升华苦难 , 甚至在视频中也有意用各种“破梗” , 去调侃、解构苦难 , 不想到最后“眼泪涟涟” 。
小时候 , 在衣戈眼中 , 二舅只是一个普通人 。来北京工作近十年 , 有了小孩 , 又因为疫情连续三年没有回家 , 回家之后 , 突然觉得二舅的形象“不一样了” 。向母亲和大姨那里了解了很多二舅过去的事情 , 衣戈才发现对他知之甚少 。
爆火也是意料之外的 。视频全程用手机拍摄 , 画面算不上完整 , 还能看到些许抖动 , 衣戈调侃 , 不仅画面“极其粗劣不堪” , 被网友称为“冷峻的幽默感”的文案 , 也只不过是“说了人话” 。最初 , 他预计这条视频只有10万~15万的播放量 。但视频发出之后 , 不仅戳中了网友 , 大姨、母亲、宁宁 , 也抱着手机哭得稀里哗啦 。
回过头来想 , 衣戈认为 , 可能是在农村成长起来的80、90后 , 虽然都背井离乡 , 但与中国乡土仍然有很深的连接 , 这当中的某些东西 , 击中了他们 。
某种程度上 , “二舅”已经成了一个符号 。
就像当年的沈巍 , 大家看到了一个在上海杨高路流浪的读书人 , 身着破烂却依旧能侃侃而谈 , “流浪大师”是一个符号 , 大家看到了想看到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故事 。就像当年的程运付 , 他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梁邱镇杨树行村卖了15年面条 , 一碗只卖3元的面条 , “拉面哥”成了善良、质朴的代名词 。
当你把某种美好集中投射到一个人身上 , 他越是看起来普通 , 就越可能一夜封神 。
衣戈的二舅 , 姓赵至今 , 二舅可能还不知道他的那段往事已经被千万网友知道 。
一开始 , 二舅并不想拍这个视频 。原因很简单 , 在他看来 , 只有明星才可以拍视频 , 他自己不应该拍 。直到衣戈告诉他 , 视频拍出来可能对学生起到一些激励作用 , 他这才同意 。
但视频中 , 有两个地方二舅一直表达着反对的意见 。第一个地方是做竹签 , 免费随便玩着给人算命这件事 。二舅觉得 , 这是在社会上搞封建迷信 。第二个地方 , 是讲二舅和那个女人那段 。
“那一段其实在我这种年轻人看来 , 好像没觉得是一件多么不堪的丑闻 。这件事整个村的中老年人都知道 , 但二舅还是不告诉我们 。”算命那段衣戈通过不断游说让二舅同意了 , 但这段二舅的绯闻却让他摇摆不定 , “我也曾想要不就不放这一段了 , 后来决定放 , 倒也不是考虑流量的原因 , 因为如果不放 , 好像把二舅塑造成了一个完人 , 除了身体不方便之外 , 我觉得这是不真实的 。”
剪辑完成后 , 衣戈给二舅看了一个“阉割版” , 他把这段往事去掉 。二舅不知道B站 , 不知道微博 , 估计发布了也看不到这条视频 。但衣戈还是有点心虚 , 于是给二舅打电话告诉他火了 , 还上了热搜 。但电话那头 , 二舅“咿咿呀呀”说着衣戈不明白的话 。
对于火了这件事 , 二舅和他所在的村子看起来都没什么变化 , 很平静 。
衣戈告诉《中国企业家》 , 村子里留下的基本是老人 , 社交媒体的刷屏影响不到他们多年如一日的生活 , “老人们都是七八十岁了 , 也不用微信 , 所以整个村子我估计可能知道二舅火了的人 , 只有二舅自己吧 , 所以他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好的 。”
衣戈还是想把这次视频的激励给到二舅 , 不论最终能拿到多少激励 , 他想给二舅3000元 。但难题是 , 二舅大概率不会收 。
二舅有5个兄妹 , 现在是二舅一个人全职照顾88岁的姥姥 , 其他4个兄弟姐妹都不在村里 。这些兄弟姐妹每个月会给姥姥打生活费 , 但二舅一分钱都不要 。
为了让二舅收这笔钱 , 衣戈动了“歪”心思 。他告诉二舅 , 有些媒体平台每年会发一些自强不息奖、身残志坚奖 , 现在他被评选上了 , 平台准备奖励他3000元 。这番说辞下 , 才“骗”到了二舅的存折号 。
或许 , 没有太多收入的二舅 , 确实不缺这笔钱 。
过去几十年中 , 因为残疾没办法种地 , 二舅从没有种过菜 。但就是这样 , 他家里也永远堆满了米和菜——这是这个村子的某种默契 。
村里谁家的东西坏了 , 就往二舅家里一扔 , 扭头就走 。等他们想起来 , 再来拿的时候二舅已经修好了 。去拿时 , 他们也不会特意表达什么 , 甚至连声谢谢都没有 。等哪天自己家菜园子里或者山上的蔬菜、粮食熟了 , 去地里干活回来路过二舅家时 , 就会往二舅家门口扔一点 。
菜、米、面通过这种默契的“置换” , 达到了一种情感和所需的平衡 , 衣戈看到了二舅的不缺和不错 , “他现在生活还需要什么呢?他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地方 , 他现在生活得挺好 , 而且现在他老了 , 但他没有什么病 。”
衣戈想保护这份安静 , 甚至二舅的姓都是犹豫着说出的——二舅姓赵 。二舅姓赵 , 他现在过得很好 , 这就够了 。
不可复制的偶然:我就这么一个二舅超1500万的播放量、热搜霸榜、朋友圈刷屏 , 衣戈完全没想到 。
本来 , 这条视频 , 衣戈和媳妇二人 , 完全就是为了规避流量焦虑去做的 。衣戈预估这条视频的播放量 , 可能只有10万~15万 , 甚至会掉粉 。“但是我们也要做 , 是想了结一个多年的心愿 。”
这是一条“蓄谋已久”的视频 。早在七八年前 , 衣戈就酝酿了给二舅拍一个视频的想法 。不过当时还没有能力 , 对自媒体也不了解 。加之这几年疫情 , 三年没能回老家 。所以视频一直搁置到了现在 。
视频在网上发出来之后 , “我妈哭了整整一天 , 一天看了几十遍 , 哭得稀里哗啦 , 本来是一个很内敛的人 , 大姨看了也哭 , 舅舅看了也哭 , 宁宁看了也哭 。”衣戈在采访中透露 。
网友在看完“二舅”的视频后 , 觉得这是现实版《活着》 。“我特别讨厌 , 把苦难升华这件事情 。苦难就是有苦有难 , 有什么可升华的?”衣戈说 。
北漂九年 , 衣戈曾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 , 教高三 。现在半全职做自媒体 , 上一份工作辞职已半年 。现阶段 , 衣戈还没想好以后要做什么 。“平日就偶尔做做视频 , 带带孩子 。”
在B站账号认证上 , 衣戈是一个科普视频博主 。但在他自己看来 , 自己还没有明确的定位 。衣戈的视频 , 有时候是自然科普 , 有时候是社会类的 , 有时候又是搞笑和鬼畜类 , 有时是历史类 。“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哪个区的UP主 。”衣戈在采访中调侃道 。有网友也曾私信衣戈 , “UP主啊 , 你到底是什么区的” , 衣戈私信回复 , “我是哪个区的?我其实也一直在问个不休 。”
衣戈没有团队 , 视频主要是他和媳妇一起拍的 , 工具就是手机 。买了个手机云台 , 衣戈不会用 , 这次拍二舅的视频大多是媳妇拍的 。
兼职做自媒体近两年 , 衣戈早已达成了千万播放 。今年2月16日的一条《6分钟讲明白什么是洗钱》 , 播放量达到835万;6月8日一条《谁在组织高考作弊?》的视频 , 播放量1367.2万 。
也靠着80多万的粉丝 , 接到了第一个广告 。不过 , 89.9万是发布《回村三天 , 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之前的粉丝数 。视频发布仅一天 , 截至7月27日0点 , “衣戈猜想”的粉丝数已增至167.6万 。4个小时前 , 这一数字还是148.3万 。
一条视频涨粉超77.7万 。这也让衣戈的涨粉进度表提前拉满了——衣戈和媳妇的原计划 , 到了今年年底粉丝涨到100万 。
 
视频|爆红Up主回应“二舅”不会成为下一个“拉面哥”
文章图片

来源:新榜截图
不为流量、想让自己“酷”一点的视频 , 反而赚了流量 。有一种“站着就把钱挣了”的感觉 , 衣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这条视频也让衣戈在心理上对自己多了一点认可 。
衣戈觉得 , 自己做自媒体以来一直比较拧巴 , 就是需要在数据和保持自我之间 , 保持一个平衡 。“你一味地追求数据 , 就不酷了 , 一味地追求酷 , 那数据又不够了 。”
作为一个自媒体创作者 , 流量焦虑如影随形 。
在衣戈看来 , 自己做过的视频里 , 80%是功利性的——很多选题都是衣戈已经提前预想到 , 这个角度比较好、数据会比较好、收益会比较大 。比如 , 《太监净身操作指南》《男人为何没羞没臊的长着乳头》等 。
二舅视频爆火之后 , 衣戈依旧清醒 , “不会趁热打铁 , 再去农村找一个人采访 , 我这30年 , 就认识这么一个二舅 。不知道再上哪去找这样的故事 。接下来我还会去做各种神神奇奇的、各种各样的选题 。”
“恰饭”、质量和数据之间的平衡 , 维系不易 。
《2021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显示 , 2021年第四季度哔哩哔哩月均活跃UP主数量达304万 , 同比增长58% 。超过130万UP主在B站通过创作获得了收入 , 意味着100个UP主里有42位能通过创作获得收入 。
据投中网报道 , UP主在B站主流的变现方式有几种 , 包括平台收益、充电打赏、直播、广告、电商、知识付费、平台签约、售卖周边等 。对于B站中腰部、头部UP主来说 , 接广告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
据了解 , 每一万播放量的平台收益在15元左右 。按此计算 , 平均千万播放量的一条视频 , 平台收益大约15000元 。而新榜数据显示 , 衣戈的账号平均播放量621万 , 这也意味着平均一条视频平台收益9315元 。
纠结是常态 , 在做“二舅”这条视频的时候 , 衣戈也曾动摇过 。
“视频完全做完了之后 , 本来我的标题是《我的二舅》 , 就一句废话都不要有 , 爱看不看 。但是到最后一刻我又有点动摇了 , 我的流量焦虑又起来了 , 就把标题改成了现在这个 。”
二舅并没有治好他的精神内耗 。
“他没有根治我的精神内耗 , 他短暂性地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 , 我以后还会不会精神内耗?我也不知道 。”衣戈说 , 这种精神内耗 , 别人无法根治 , 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
“希望他安安静静的”衣戈不希望自己的二舅 , 成为下一个“拉面哥” 。
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 无数人拥有了15秒就能出名的机会 。流量就是关注度 , 流量就是利益 , 流量就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杠杆 , 流量就是水和电 。但在互联网世界 , 成名后 , 不知道哪一刻消失的焦虑 , 如同真理 , 将一直存在 。
精神内耗、普通人、乡村情结 , 这些充满话题性的议题 , 以及美好的愿景 , 交织在一起 , “二舅”顺势成了新顶流 。
二舅已然成为某种投射符号 。“代表了普通人身上那种平凡、美好与强悍 , 这本身就是一个残酷而并不美好但绝对精彩的世界 , 二舅把一把烂牌打成了好牌 , 令人敬佩 。”在许多人看来 , 二舅的故事让人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的一生” , 平凡却伟大 。
衣戈表示 , 他在视频中最想表达的就是四个字 , 庄敬自强 。“很多人在生活中会喝酒、会吵架 , 但一丁点不妨碍他们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二舅做到了对人生的庄严、敬畏 。很令人佩服 。”
 
衣戈曾是历史老师 , 对于流量的反噬 , 他在“大衣哥”“拉面哥”身上都已看过 。他不打算“趁热打铁” , 继续拍类似的视频 。他表示 , 目前最大的期待是这个视频的热度以最快的速度降下去 。
“我以前看过大衣哥和拉面哥 , 尤其是拉面哥 。从全网爆火 , 他们村、整个乡镇被围堵得水泄不通 , 然后没一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走了” , 他希望 , 网上千万不要有任何人曝出二舅的位置 , 然后突然间出现在家里 。
同样是出身于农村基层的网红 , 人设风格都是农村人身上特有的质朴性格 , 又是突然置于某种流量之下 , 前人的结果都是绚烂之后 , 迅速消亡 。
这两天 , 也有编剧、导演找到衣戈 。衣戈对于曝光非常担心 , 他觉得 , 二舅没有应对媒体突如其来的曝光 , 也没有被推到聚光台下的任何准备 。“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住在哪个村子里面 , 不想让任何人找到他 , 我就希望他安安静静的 。”
“花未全开月未圆 。大家在这个时代 , 我觉得做事情没有必要做得那么绝、榨得那么干净 , 大家都安安静静地生活 , 非得看到那个不愉快的结尾 , 我觉得特别不好 。”衣戈说 。
【视频|爆红Up主回应“二舅”不会成为下一个“拉面哥”】参考资料:
  • 《B站UP主有多赚钱:有人用爱发电 , 有人年入千万》 , 投中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