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与孩子成才

自古以来,人们处处提倡忠孝仁义,但尊师重道提倡的却不多,是尊师重道不重要吗?当然不是。老子曰: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合有孝慈。因为不忠不孝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要经常提倡。因为自古以来鲜有父母糊涂到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而自己却不知尊师,所以不用特意去提倡而已。
但我今天却要在这里大说特说尊师重道,不亦悲乎!
【尊师重道与孩子成才】家长因希望孩子成才而重道,因重道而尊师,学生因父母言传身教而尊师,因尊师而重道,因重道而好学,因好学而有成,环环相扣不可或缺。人本天命而生,先天之性圆融,孩子受后天污染尚浅,所以大部分问题不在孩子身上,那么就要在家长和老师身上找原因。家长是否重道尊师,是否能通过言传身教将尊师观念传递给孩子,这两个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当今之时,教育界鱼龙混杂,老师无德之事屡屡发生,所以还需要家长用心甄别,给孩子选好老师之后,就要切实做好言传身教,将尊师观念传递给孩子。家长重道尊师,这点大部分父母还是能够做到的,但也有很多父母把学校当生意场,把老师当商人,把自己当顾客,孩子自然就成了商品(这叫被商品化)。如此,孩子怎能成才!
大部分家长能够因重道而尊师,但是否能够将尊师观念有效传递给孩子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为什么?因为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尊严,孩子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又怎会在乎父母所说的尊师重道。作为家长,你说的话在孩子那里无效,却希望孩子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笃而行之,岂不是颠倒因果,惑之甚者也!《易经》家人卦彖词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真心希望孩子成才的父母,请把位置摆正,拿出做父母应有的尊严,才是对孩子的真爱。父不父,子不子,家道不在,自然家也不家,如此家庭环境却希望孩子德才兼备,富贵显达,无异于水中捞月,必将老无所得!
过去人们很少提倡尊师重道,但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鲜有不尊其师者。清朝的皇亲国戚大概是历朝历代尊师重道做得最差的,我们先看看清朝的皇子是怎么学习尊师的: 皇子入学首先要学习的是尊师,这主要体现在仪式上,清朝皇子的地位甚为尊崇,王公大臣皆须双膝跪行礼。雍正元年弘历(乾隆)等入学时,世宗(雍正)本拟令皇子拜见,后因诸师傅惶恐不敢受,乃改为皇子作揖,诸师傅站立受礼,从此成为皇子拜师礼之定制。平日授读时,诸师傅亦不必向皇子跪拜。 学习尊师的另一方面来自皇帝以身示范的影响。上书房总师傅固是由重臣兼充,不过真正为皇子授读的诸师傅多系以翰林派充,品秩不高,皇帝对之十分尊重,时加问候、赏赐,以确立师傅在皇子间的权威。世宗某次驾临书房,梁诗正正为弘历作大字,世宗(雍正)见“墨渍袍袖”,特命弘历(乾隆)在一旁护持(《郎潜纪闻三笔》卷11)。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在《竹窗笔记》记载:“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书罚字,俟师傅准去吃饭方去,随侍内谙达、太监等无敢催促者(如规定功课未完成,或罚书罚字时,得到老师的许可才可以去吃饭,即使是秉承皇帝旨意的太监等,亦不敢催促)。我们再看唐朝的皇子是如何尊师的:唐朝礼制规定,太子见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师者,导之教训,就是传授知识;傅者,傅其德义,就是道德教化;保者,保其身体)须出殿门迎接,太子先拜,三师受礼后答拜;每逢入门,太子应让三师先行;入座之时,三师先坐,太子后坐;太子致信于三师时,抬头应写“惶恐”,结尾应写“惶恐再拜”。
无论是尊师重道做的不够好的清朝,还是唐朝等,尊师重道都是由父母主导的,而经常为人师者的、有大学问的文人很少去提倡,因为这是和忠孝仁义一样理所当然之事,是真正利己之事,明理之人皆当知当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