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N|SVN 常用命令行

使用svn命令行也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时各种不适应,感觉比Git的命令行麻烦。用了一段时间后,顺手多了,但有时还是需要去查询相关指令,很费时间。所以今天在此做个总结,将一些常用的svn命令行记录下来,以便忘记查询时可以直接定位到。
1. checkout代码到本地####

svn checkout path abbr: svn co eg: svn checkout https://10.23.12.243/svn/userName

2. 更新代码####
svn update abbr: svn up //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eg: svn update //更新test.js文件 eg: svn update test.js

3. 提交代码####
svn commit -m '修改了test.js' path (文件的当前路径) abbr: svn ci eg: svn ci -m '更改了test.js文件' /src/test.js

4. 添加文件####
//添加文件 svn add path //添加当前目录下所有js文件 svn add *.js //添加不在版本控制的文件(就是标注'?'的文件) svn add file --force //添加当前目录下所有不在版本控制的文件(eg:添加了许多张图片) svn add * --force***执行完add操作后需要commit才行*** svn ci -m '提交xx文件'//一种不推荐的写法(将两个步骤合成一步) svn add path -m '添加文件'

5. 删除文件####
svn delete file -m '删除文件file' abbr: svn del/remove/rm eg: svn delete test.js -m '删除test.js文件' //推荐用法 svn delete test.js svn ci -m '删除test.js文件'

6. 查看文件状态####
svn status abbr: svn st/stat //当前目录下文件的状态 eg: svn status //查看单个文件的状态 eg:svn status path

7. 查看日志####
//查看文件的所有修改记录,及其版本号的变化 svn log path

8. 比较差异####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与上个版本的差异 svn diff //查看test.js文件的版本差异 svn diff /xx/test.js //比较版本r1和版本r2下test.js的差异 svn diff -r r1:r2 test.js

9. 恢复本地修改
//恢复test.js文件中的修改 svn revert test.js //恢复当前目录下所有改动 svn revert -R .

10. 回滚已提交代码####
这种情况下,用svn merge命令来进行回滚。 回滚的操作过程如下: 1、保证我们拿到的是最新代码: svn update 假设最新版本号是28。 2、然后找出要回滚的确切版本号: svn log [something] 假设根据svn log日志查出要回滚的版本号是25,此处的something可以是文件、目录或整个项目 如果想要更详细的了解情况,可以使用svn diff -r 28:25 [something] 3、回滚到版本号25: svn merge -r 28:25 something 为了保险起见,再次确认回滚的结果: svn diff [something] 发现正确无误,提交。 4、提交回滚: svn commit -m "Revert revision from r28 to r25,because of ..." 提交后版本变成了29。

11.查询文件最近提交的改动####
1. 用svn info 命令查询,其中是要查询的文件,得到最近提交的Revision编号 svn info src/main.js 得到的结果中有这样一行:Last Changed Rev: 9003 2. 再用svn diff -c svn diff -c 9003 src/main.js 就能查询到最近一次提交的改动

12.SVN 帮助####
//查看svn的所有指令以及简写 svn help abbr: svn ?/h

以上就是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些SVN命令行,如果用到其它命令行,会继续添加。
参考链接:##### 【SVN|SVN 常用命令行】http://www.cnblogs.com/liwanggui/archive/2016/06/28/5624147.html
http://www.cnblogs.com/Venom/p/5863673.html
http://blog.csdn.net/yangzhongxuan/article/details/701816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