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与学渣,社会中孰“霸”孰“渣”()
文章图片
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你永远无法追赶的标杆,成绩永远名列前茅,好像24小时只有吃饭、睡觉和学习;也有一种孩子什么都喜欢做,但就不喜欢学习,是父母、老师常提及的反面教材。很多人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从第一份试卷的分数就开始拉开,嗯哼,等到进入工作岗位才发现孰高孰抵,不可定论。
身边很多学霸都去了中科院、或是在博士期间就月薪数万,但也有走向工作岗位成为失意少年,不被环境所认可;身边很多学渣做着不体面的体力活儿,奔波度日,但也有很多学渣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既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又能把腰包塞满。
那么典型的学霸走入社会时明显缺了什么?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小靓是211名校的班级学霸,从小学到大学在班级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当其走上工作岗位时却不是很受领导喜欢,有一次在部门工作会议上领导训斥了她没有完成数据的审查,出了差错,但其实是由于相关联部门的同事掌控其审核过的最终数据并进行临时修改,才出了差错。
领导的语气有些严厉,会议室里气氛略显凝重。委屈的小靓选择了当众“义正言辞”地解释,同事们投来了同情、惊讶又可怜的目光:同情其遭遇、惊讶其方式、可怜其情商。当场解释并没有像小靓想的那样:使领导理解真相,反而更加重了领导的误会,以为小靓在强词夺理,推卸责任。
因为还是学校思维的小靓,只看到了自己没有错,就应该解释,就像是被老师批错了卷子一样;但她没有进行“在会议上解释”对于她和领导的利弊分析。领导在会议上被人否定,肯定会难堪,也肯定没有心思去听小靓汇报的内容,只想尽快结束这局面,最终加重领导的误会也是顺其自然了;既然只有弊而没有利,就不应该选择这种行为,而是选择在事后单独和领导解释,这样既能不让领导当众尴尬,也能让领导专心听其解释。利弊一分析,就知道该采取哪种行为了。
与人沟通是门学问
【学霸与学渣,社会中孰“霸”孰“渣”()】沟通这门学问既是逻辑思维的体现,也是情商的展示。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的信息高效地传达到对方的意识里。如果是客观信息还好,只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具有概括及总结能力,就能完成的很好,比如技术专家向客户解答他关于技术点上的疑惑。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沟通达到我们的某种目的,比如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比如希望对方进入开心、冷静等状态…….这种沟通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博弈、权衡、心理以及策略、分析等相关的东西。
沟通这门学问高深莫测,我只能从几个点来展现一下沟通能力缺失的表现:
情景A,在餐厅“随便”的意思是你把菜单念一遍,然后让她来确定吃什么(除非她连这种选择都嫌累,或者患了选择困难癌)。
你说:“想吃点什么?”
女朋友:“随便。”
然后你就开始点了。
情景B,在公司,项目中不可替换的工程师小明,顶撞了老板。如果你真去了,项目完不成最后老板只会怪你。你应该去找小明,与其“促膝长谈”,让其来给老板道歉,至于他们见面后,小明是否继续留任,那就与你无关了,并且老板也能感受到你的高情商。
在气头上的老板对正好在旁边的你说:“仗着自己是核心,就眼中无人?你去人力,把他开了!”
以上两个例子是分析能力的体现,只有分析好对方言语的意图,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更恰当的沟通。
适合自己最重要
学霸的故事越来越多,但不总是成为“人上人”的故事,有很多学霸在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凭借学习能力考过公务员,上班之后仍然不受大家待见。因为在工作前的大部分时间他们都用来学习了,而由于中国式教育的特点,大学前所学知识90%对我们实际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如果其专业需要很多其他综合素质才能就业的话,这就会让学霸们很吃亏。
如果是化学、物理等专业,可以直接进研究院,甚至中科院;但如果是汉语言文学、法律等专业,这样专业对应的很多岗位需要你擅长与人沟通甚至拥有一定的沟通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强大的抗压能力、了解对方需求及给出最佳解决方案……
所以才会出现很多名校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也与其当初所选择的的专业有关。进而建议典型的学霸们选择能完全利用书本上知识的专业,尽量远离实践类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才重要。
对于学渣也一样,既然不是学习那块料,也不要执著于文凭与学历,早早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延展发挥。在这个社会,不会看你有哪些方面不擅长,只会看你最擅长的方面达到了社会前百分之多少的程度。
像在福建那边,很多生意人的孩子都不上大学的,有的初中毕业就送到职业学校或者店面里去学习技能。母亲有个朋友家里是开眼镜店的,他的儿子从小也对这方面感兴趣,初中毕业就被送到省会的眼镜总店去学习相关知识和锻炼业务能力。他当时的初中同学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家眼镜店的老板,年入20多万,并准备开下一家分店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进行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职业选择吧。不必追随大部分的脚步,可能沿途的果实已被尽数采撷;而走少有人走的路,可能收获地更多。
走入社会,学历只是一张纸
当你进入社会,学霸学渣也都无所谓了。当面试公司时,“清北复交”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但当进入公司后,没有人再关注你的来处,所有人只关注你的能力。
所以学霸也无须骄傲,感觉高人一等;学渣也无须自卑,自降身价。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只将自身定位为“新员工”即可,至于未来的升迁变数,在于今后的每一日,不在于之前的每一天。
推荐阅读
- 被人喷的(语文)教育与被人喷的高考
- 四目(折)
- 一个关于利他与福报的故事
- 读《老人与海》英文原版,学习海明威的“冰山式写法”(6)
- android图片系列|android图片系列 (3) - imageview的尺寸与图片内存占用的关系
- JavaWeb--Cookie与Session
- JDK安装与环境变量配置
- 功率谱估计|matlab中fft与periodogram函数的关系+周期性功率信号的知识整理(简议)
- 梦与现实临界点
- OpenCV|OpenCV人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