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共情很重要,经常在各心理、沟通、育儿等方面的书籍中被强调。然而能做到却也不容易。之前看到一位朋友分享过她用共情的方法处理宝宝因想要某个东西或做某事没被允许而哭闹撒泼打她还摔东西的事,让我印象很深。她大概是这样做的:不管宝宝做什么都紧紧抱着宝宝,然后说宝宝想要xx,因为xx妈妈没同意,宝宝心理难受,宝宝打妈妈,心理就好受些了。看到妈妈这么理解他,宝宝闹了一会也就不闹了。我没能描述她说的那个场面和她的话语,确实让我震惊,很好地示范如何共情。佩服她的忍耐力。

今天听彭彭说到共情,不仅是《让孩子的大脑自由》一书中的执行步骤:描述你观察到的情绪变化是什么,推测这些情绪背后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先要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情绪不好,很难做到在他人有负面情绪时表达共情。共情的能力基本和三种能力有关:换位思考,积极倾听,表达尊重。阻碍共情的情绪有愤怒、仇恨、厌恶、恐惧、焦虑以及内疚等,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自我关怀,自我提升。我听到这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明白要做到共情难难在哪里,关键点在哪里。希望能尝试去做,去改变自己,再影响他人。同时如何培养小孩的共情能力呢,那就是做好他们的榜样。记得同事也说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很赞同这句话,但表示压力山大,因为自己有那么多坏习惯怎么办,为了他能做到自治自律吗,哈哈,好心虚,希望能有所改变提升吧。
所以不管在什么关系中,首先还是得做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关怀到他人。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共情】
共情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