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吴丽辉正在待产,这是她的第二胎,再过不一会儿,她的第二个孩子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她和丈夫都希望这一胎是个妹妹,一儿一女,刚刚凑成一个「好」字。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很多像吴丽辉这样的家庭,都希望能再有一个孩子。
不同的家庭,想要孩子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孕育生命的那份欣喜与美好却是相同。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在见到你之前,我就已经开始爱你了」,这也是准爸爸准妈妈们对肚子里这个新生命的深情告白,这里面有对这个小生命的爱,还有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但是在这份爱和美好憧憬之前,在听到第一声啼哭之前,还有一道关卡得闯——那就是分娩。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人生第一次》海报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图源:豆瓣

央视网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策划推出的 12 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题材现实,基调温情。纪录片通过记录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节点的许多「第一次」,串联起了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在第一集《出生》中,就真实记录了三位产妇,四个新生命的出生,讲述了即使疼痛、危险也一定要迎接的新生。
「从鼻孔里挤西瓜」
分娩阵痛到底有多痛?
有人形容,这就像是从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或者有人不停用尖头皮鞋不停地踢你的肚子。如果你不相信,看看下面这群「面目狰狞」的人: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是的,这群「咬牙切齿」地说着「可以了」的男同胞们,正在体验孕妇分娩的痛感。
在中国,平均每一天,约有 5 万人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五万份喜悦,也是五万份疼痛。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里,为了迎接一个新生命,吴丽辉已经忍受了几个小时的阵痛了,她正在经历顺产过程中最痛苦的过程——开指。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宫口刚开到一指左右,吴丽辉还能忍,但是这个时候,疼痛的感觉已经盖过了其他正常的生理反应,她连自己是否想要上厕所都感觉不到。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忍着因疼痛而带来的眼泪,吴丽辉期盼着自己,能够快点进入临产的状态,这样,她就可以打无痛了。 阵痛两个小时后,吴丽辉的宫口终于开到两指,可以上无痛了。吴丽辉形容给她打无痛的麻醉医生,就像是拯救她的天使。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说是无痛,但打无痛的这一针却是最疼的——穿刺针要穿过产妇腰部的脊椎孔,将一根细小导管导入硬膜外腔,那是脊髓腔外的一个充满神经根的潜在腔隙。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打无痛之前,吴丽辉还在笑着开玩笑说,打完无痛就没事了,但当她看到进来陪产的丈夫的那一刻,她还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说不清这个眼泪里是喜悦、疼痛还是委屈,但所有的种种,最后都在言语间化成了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的期待。 随着子宫的每一次收缩,生命的号角也随之吹响。
吴丽辉要把全身的力量往下使,才能将孩子顺利分娩出体外。整个分娩过程,吴丽辉的脸,因为一直用力而鼓得通红。但这一刻无论如何也不能泄气。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我顺产了一个那么重的宝宝」吴丽辉的眼眶里全是眼泪,但言语间难掩自豪——下午两点三十三分,孩子出来了,正是吴丽辉和丈夫所期盼的那样,是个妹妹。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这是这个生命和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见面,孩子使劲哭,父母使劲笑。属于彼此的人生第一次,就这样开始了。
不大也不小的选择

39 岁的黄晓敏看上去有点坐立难安,他的妻子周婷正在待产室里,她进入产房已经 10 多个小时了。妻子周婷今年 36 岁,这是他们第一次做父母。
相比起吴丽辉的顺利,周婷还要面临另外一个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周婷一直期待着能够顺产,但孩子本身偏大,待产的周婷体温也已经到了38 度——随着周婷的体温升高,她的羊水也会渐渐变热,宝宝的感染风险也会因此变大。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周婷打电话给丈夫,毫无经验的丈夫也有些手足无措。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在以前,因为怕痛,有很多人会选择剖宫产,但随着无痛分娩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选择自然分娩。 但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如愿——由于担心宝宝被感染,尽管有些遗憾,周婷最后还是选择了剖宫产。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手术室里,医生在做着术前准备。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手术室外,丈夫和家人在焦急等待着。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一扇门相隔的,是一个家庭对一个新生命的爱与期盼。 很快,孩子出生了,是个妹妹。这边孩子在嗷嗷的哭,那边母亲还在做最后的手术收尾工作。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第一次做爸爸的黄晓敏显然还很生疏和谨慎,感性的他面对新生命激动、无措,面对做手术的妻子担心、心疼,躺在床上的周婷笑着宽慰丈夫说,「其实没关系的。」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这是女性最为宽厚的温柔,与最为明艳的勇敢。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赵强正在和家属进行谈话。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明天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向爽,27 岁,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但同时她也是个孕妇,在她在肚子里面,有一对双胞胎。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向爽的孕期还不到 28 周,胎儿太小而无法同时进行剖腹产,但心脏手术的全程,都可能危及腹中胎儿的性命,这对双胞胎的死亡风险仍然有 30% 左右 丈夫王翔带着妻子,从老家湖北一路到上海寻医,这是夫妻俩最后的选择与希望。拿过医生递过来写的密密麻麻的手术知情同意书,丈夫王翔心情沉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手术前夜,紧张混杂着期待,一切都还是未知。从医生谈话室回到妻子的病房,王翔尽量不将紧张的情绪带给妻子,他插科打诨地和妻子聊明天的手术事项,和妻子开着玩笑,原本一直不安的妻子,被他逗得妻子弯起了嘴角。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不操心,手术很简单,很快就可以出来了。」王翔轻轻拍着妻子的手说。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这是一对夫妻真正的患难时刻,明天这一关,不闯也得闯了。 早上,被机器包围着的向爽被推进手术室。一台手术,三条人命,陪同在外的母亲因为担心而默默流泪,王翔安慰着母亲“别操心”,但此时的他在手术室外,还是一直不自觉地来回踱步。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手术中,向爽需要体外循环,而这会让母体的心脏会停跳。因此医生的动作必须快,否则术中低氧、低血糖和高血压的风险升高,会严重威胁这两个胎儿的生命。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煎熬的 60 分钟过去了,手术室传来消息,手术成功,母子平安。当看着自己的妻子从手术室里被推出来,一直紧张却又装作没什么大不了的王翔长出一口气,悄悄走到角落,掩面哭了。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一个多月后,向爽再次进入手术室,这一次她终于要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了。 凌晨两点四十分,第一个宝宝出来了。很快,一分钟过去,第二个宝宝也出来了,母子平安。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王翔看到两个孩子后,歪过头,不知道该是哭还是笑,而一旁的母亲不停地拍着胸口,这一关终于闯过去了。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母子平安。王翔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哭了。他说,下半辈子什么也不做了,就守着这三个人。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向爽曾经做过一个梦,梦里她叫了两个孩子的名字:春和,景明。「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是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春天天气温暖,阳光普照,湖面平静。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正像这集纪录片导演秦博说的那样,生活的河流往往就是这样,汹涌的时候少,缓缓流动的时候多。 新生命的到来,是生活的一个小波浪,他们把父母们的生活缓缓地继续向前推,而他们的人生也在那一刻开始慢慢地向前流动。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图源:《人生第一次》截图
疼痛也好,煎熬也罢,只希望所有的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撰文: 秃头美少女 责编: joy
闯关,在第一声啼哭之前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