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君子好学()

学而篇第十四则: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直译: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庄子心得:
本则论语因为字句没有过多引申义,并且很多短语现在都常用,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所以理解起来相对前几则来说比较容易。
在第七则论语中,对君子提出了“温良恭俭让”五个道德要求,而这一则着重强调君子好学的条件。分别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有道而正。短短十八字,除了吃喝拉撒睡,还包含了为人处事,也包含了孔夫子的精神追求。可以从三方面去分析:
1)不短视于物质追求,而应该追求更高精神层面。如“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告知我们不要过分求安饱,求居所,而是应该志在学习。
2)处事方式。“敏于事、慎于言”这与后几章将要学习到的“君子敏言讷行”道理相通的,说白了,干事勤快,说话谨慎。同时孔子在《里仁》中也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3)榜样的力量。有道而正,因为道指有道德学问的人,向有道的人学习,可以修正自己,宽正自己是非。若是能与榜样相似优点,则继续坚持,若是发现有缺点,则改正。
【何为君子好学()】看看上面几个硬性指标,如今的我们又有几个能做到呢?单从物质追求来说,吃货遍天下,大吃大喝,希望住个洋房套房,哪怕再住别墅也无法满足其攀比的心,而在精神追求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不停地往下调,甚至无底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