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大财务报表

三张报表是一体化的报表
(但在不同的报表里,概念之间有些差异,大家应该适应此情况——这是全球性的问题)
解读三大财务报表
文章图片

三张报表实际上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
实际上,两个体系(维度)描述了同样的经济活动,但它们各自描述经济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 在现金流量表上,不需要考虑支出跟未来是否有关系。
  • 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构成的体系中,以经济活动是否与未来有关为标准,将它们各自反映在两张报表上。
第一个维度:风险视角 现金流量表描述了一家企业能否生存下去,即所谓风险的视角(银行最关心的是现金流量表,而非资产负债表)。
有利润不等于有货币资金
  • 利润表的计算过程是权责发生制,利润表是对资产负债表右下角股东权益里利润形成过程的展开说明。
  • 现金流量表的计算过程是现金收复制,现金流量表的整体是对资产负债表第一行货币资金变化状况的展开说明。
第二个维度:收益视角 【解读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展示了倘若这家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它将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家底,又有多少收益,即所谓收益的视角。
投资者最关心企业的收益,但关心的是未来的而非过去的或现在的收益——利润表。
1、资产负债表
  • 实际上,购买一家公司相当于购买了它的股东权益,因而需要关注资产负债表。由于“股东权益=资产-负债”永恒成立,购买股东权益意味着同时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
  • 资产和负债都是风险,资产是一种被高估的风险,而负债是一种被低估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使你看清企业的资产,但却并不能如实地反映负债。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负债,即或有负债,但表外负债更常见——明明存在但却没有被记录在财务报表上的负债。
2、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是生产成本,利润表中的成本是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营业成本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那些被卖掉的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先被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一项中;这之后,随着存货被卖掉,生产成本便被反映在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当中。
  • 利润表中一部分利润有可能被归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将两张表联系在一起。
  • 利润表是一张主要描述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虽与经营活动有一点关系,但和投资、融资才算是真正的“血亲”。
收益和风险永远是矛盾的,企业在追求更多收益的同时,必然承担更大的风险
利润和现金流究竟哪个更重要?
问题本质:当我们谈到利润最大化时,本质上是在说企业追求收益的重要性;而当说现金为王时,实则是在说企业需要关注风险。即当讨论利润和现金流哪个更重要时,其实讨论的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追求收益重要,还是控制风险重要?
  • 公司好坏必须在赚钱(利润)和有钱(现金流)之间作出取舍:净利润和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差额,永远等于资产负债表上非现金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即利润和现金流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资产负债表上非现金资产和负债的变化。
  • 利润和现金流哪个更重要,首先与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特征有关;其次,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利润和现金流的重视情况会发生变化。经济形势差时,很多企业会特别关注现金流;而经济形势好时,它们会格外关注利润。
总结归纳
1、资产负债表:实力、底子;利润表:能力、面子;现金流量表:活力、日子
2、经营活动造血、投资活动放血、筹资活动输血
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 “血液” :当 “造血功能” 大于 “放血功能” 时,企业不靠 “输血”(股东注资或银行贷款) 可高枕无忧;当 “放血功能” 大于 “造血功能”时,企业只有依靠 “输血” (股东注资或银行贷款) 才能安然无恙。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企业的 “造血功能”;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企业的 “放血功能”;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当于企业的 “输血功能”。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