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离开你

父母之爱的终极,是指向分离的。

在分离中,将孩子推向更广阔的世界。
如若不然,则会将孩子拉进病态共生里,
会让孩子无限可能性、可以尽情绽放的生命,
坍塌回一个萎缩的狭小的点。

什么是真爱?
懂得分离的才是真爱。

什么是成长?
和回到子宫的愿望搏斗,
从花园走向荒漠,
再成为真正有力量的狮子。

你的英雄之旅,是与父母分离。



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分离的一生。

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前,一个初生婴儿遭遇过了第一个无比痛苦的分离——离开了妈妈无比舒服的子宫,从狭窄的阴道里挤到这个世界上,冰冷的风、嘈杂的声音,还有刚刚体验的痛苦,让他放声痛哭。

但婴儿一开始仍以为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饿了,妈妈给他吃的,冷了,妈妈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尽职的妈妈无比敏感,真正是感他所感想他所想,他需要什么,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什么。但很快,婴儿意识到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这个心理上的分离比分娩过程还要痛苦。幼儿们发现,自己无法指挥这个世界,甚至也无法指挥妈妈,于是不断地哇哇大哭。

慢慢地,他们开始接受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但是,他们仍然无法接受妈妈会离开自己,去工作、去学习、去……这些事实。与妈妈和其他重要亲人的每一次分离都是痛苦的,每一次都让幼儿们担心自己被抛弃。

接下来,他们不得不在没有妈妈和亲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闯世界了,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幼儿园小班开学时,第一次彻底离开家的孩子们总是哭成一片。哭是因为心疼,因为分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疼。

再接下来,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再以后,我们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再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要亲自教他们体验分离、学会分离。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与妈妈身体的分离是第一个分离,与妈妈心理的分离是第二个分离,而与家的分离,则是第三个分离。

第三个分离,从幼儿园开始直到我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才结束,其中最关键的时候就是青春期,所以很多人会称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



依照我的了解,“心理断乳期”这个词并不准确,因为,从青少年自己的角度看,他们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力是独立,而阻碍他们走向独立,常常不是他们不想“断乳”,而是父母不想与他们分离。

一位妈妈给我写电子邮件说,她的儿子16岁了,以前他们那种可以分享一切的关系没有了,儿子现在有太多事情想对她保密,是不是他的心理不正常?

我回信说,这是青春期的特点,也是一个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然经历,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甚至称,没有秘密,一个孩子就长不大。

我收到了这个邮箱发来的第二封电子邮件,但这次说话的就是一个男孩,他说,叔叔,你说到了我的心里去,我的确想在妈妈面前抱有我的一个空间,我不想什么都让她知道。她觉得我这样想有问题,所以要我以她的口吻给你写信,让你这个心理学家来判断一下我有问题。没想到你支持我,妈妈不高兴,不愿意接受,但我得说,这是我想要的。

假若孩子与妈妈的分离没有发生,而是两人一直粘在一起,那会如何?

一个男孩,他上初中时仍每天晚上回家和妈妈睡一张床。那个学校全是住宿生,唯独他例外。他的村庄离学校2.5公里,每天晚上,他都要步行回家,一早又步行去学校。因老被同学笑话,他最后退学了。

直到他长得五大三粗时,妈妈才拒绝和他睡一张床,但这未免太晚了,他对妈妈的依赖已严重到病态,因为想妈妈,他每天都要哭,每个星期都要给妈妈打三次以上的电话。在他的倾诉中,他说妈妈并不情愿和他睡一张床,不知有多少次赶他了,但他一死皮赖脸地求妈妈,妈妈就会心软下来。

这是孩子不想与妈妈分离,但也有另一种情形,是更常见的情形——妈妈不愿完成与孩子的分离,她甚至会主动破坏这种分离。

美国女孩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安吉拉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妈妈任何时候都有权利走进她的房间。她11岁,妈妈心血来潮,想把安吉拉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但安吉拉喜欢自己乌黑的头发,不喜欢金黄色头发。结果,无论安吉拉怎么反抗都没有用,妈妈最后还是将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安吉拉讲话的时候,妈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命令她闭嘴。但一旦心血来潮,妈妈又会拼命去挖掘安吉拉的内心世界,问她想什么。

结果,到了30岁的时候,安吉拉不能说话了。她是一名教师,本来可以流畅地讲课,但忽然有一天,她说不出话来了。

可以说,与妈妈的关系让安吉拉形成一种认识:关系越亲密,她就越没有独立空间,而她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因为无论妈妈怎么侵扰她的个人空间,但她只要不开口,妈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安吉拉的妈妈想吞没女儿的一切空间,而安吉拉为了防御被吞没,于是发展出了“失语”的办法。作为心理医生,我则发现,如果父母,最常见是妈妈,对儿女有强烈的吞没,那么儿女会发展出种种办法来防御妈妈。

譬如,我一位男性个案,第一次做咨询时,讲事情从来不讲细节,我问他细节是什么,他会愕然地说,忘了。没有细节,他讲的事情就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听他讲话时总是晕晕欲睡。

就在晕晕欲睡的时候,我突然间捕捉到了一点什么,于是问他,你是不是有一个控制欲望特别强的妈妈,你什么事情她都想知道。

他说,你怎么会知道?我回答说,通过你不讲细节而直到,就好像是,你讲不出细节,就是为了对抗妈妈吞没你的努力。甚至,你都意识不到是你自己不想给妈妈讲细节,而似乎是你没有能力讲细节,这样一来,妈妈连怪罪你的资格都没有了。
【妈妈,我想离开你】
他大笑,说好像真是这么回事。从此以后,他开始在咨询中讲细节了。

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是尊重你自己的感受。很可能,你身边所有人都强调,你应该顺从父母。但是,我想再一次引用俄罗斯文豪索尔仁尼琴的话说“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在你父母的世界里,他们是宇宙的中心,而在你的世界里,你就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如果事情主要是你的事情,你有足够的理由遵从你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别人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金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私人心理顾问
国际认证催眠师
有丰富的个案经验,用专业的方法和技术,丰富的人生经验,给您贴心的心理帮助!
咨询方向:压力疏导(职场,生活),婚姻情感咨询,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价值观提升,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孩子厌学等
静悟心理工作室
妈妈,我想离开你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