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的百千千百计划浮出水面,如何通过流量赋能内容营销()

京东的百千千百计划浮出水面,如何通过流量赋能内容营销()
文章图片
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年度的营销大会,与其说是公布下一年的战略愿景和规划,倒不如说风向标的意味更加强烈——因为对于商户来说,平台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调整,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商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这种不断调整的机制所带来的鲶鱼效应,也能更大程度上激活平台的商业活力。
因此,京东几天前的无界营销大会上,在这个被外界解读成京东CMO体系成军后第一次“大阅兵”的活动上我们也能看到京东对于未来零售业态的重新思考。
无界营销大会上,京东宣布推出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界营销解决方案,将消费习惯洞察、经营决策、整合营销、流量运营、智能大数据、内容营销、网络联盟、营销生态等营销能力产品化、模块化、平台化、生态化,推出近百款营销产品。
【京东的百千千百计划浮出水面,如何通过流量赋能内容营销()】所谓的产品化和模块化,也就是利用京东后台的技术和大数据,将不同领域,不同定位,不同阶段的品牌方的需求进行归类和分档,再从前端的用户画像和标签,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的营销活动,从而将整个营销活动,变成以数据和技术驱动的流水性程序,而非以个人经验判断和主观想法作为依据的创意性活动。
这其实对于传统的营销,是一个非常大的颠覆,传统的营销活动,比如推出XX促销日,或者在三里屯弄一个快闪店,更多是从创意角度出发,往往这些活动形式非常新颖,也能吸引起用户的注意力,但不可持续,不能追踪它的效果,不能保证效果,更重要的,他缺乏快速搭建和落地的流程。
对于单个的公司来说,这种阶段性的营销会有价值,但对于像京东这样大体量的平台,每天有这么多的品牌客户,有这么多的资源,有这么多的需求,如何最高效率的让营销价值最大化,突破主观经验,将整个营销的流程标准化、模块化以及产品化,使之成为一个个可以拆卸装载的模块,从而实现按需分配。
京东的百千千百计划浮出水面,如何通过流量赋能内容营销()
文章图片
不管是京盟计划,还是京X计划,以及东联,还有诸如国货节、品牌日这样的活动,成绩斐然。一方面是品牌的口碑和平台的优势产生了化学反应,另外一方面则是营销的价值已经能够切实帮助到商户,相信这一点在无界营销大会上大家都有体会。
什么是百千千百计划?
无界大会上,一个比较大的看点是,京东提出的百千千百计划。
在会上,京东宣布2018年启动“百千千百”计划。什么是百千千百计划,也就是培育100个在京东平台上年收入过千万元的内容合作伙伴,扶持1000个年收入过百万元的内容合作伙伴,打造全网最强内容营销“天团”。
为什么要扶持内容合作伙伴,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内容已经成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和载体,不管是文章也好,短视频也好,内容是天然的导购渠道,也是建立用户信任和品牌基础的优质渠道。
我们可以从这一几个角度去理解百千千百计划。
首先,从宏观角度来说,内容产业正在迎来春天,腾讯、今日头条、百度都在大力招揽优秀的内容创业者,并且开出了丰厚的价码,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容行业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行业,并且内容对于用户的粘性和时长来说非常高,因此这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场景。
而和电影、广告相比,内容创作者获得的收益比起创造的价值来说,比例非常低,这也是阻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给内容创作者提供相对比较体面的收入,是吸引优质内容创业者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以京东要让100个内容合作伙伴收入过千万,1000个合作伙伴收入过百万,就是希望通过流量扶持的手段,去给生产者提供更好的变现手段。
其次,这种阶梯式的分段,也有利于京东打造自己的营销矩阵。比如在头部有100个大的内容创作者,中间有1000个腰部的内容创业者,以及大量长尾的小的内容合作伙伴,这样就能构成一个分布均匀的内营销矩阵。
另外一方面,是用户的习惯和消费的场景也在发生改变。
在大会上,有演讲嘉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前大家买电子数码产品,都会上一些数码导购网站去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参数,现在大家都习惯上京东去查了,因为京东上的参数、测评、评论更多,比起导购网站来说,更加真实,同时,也更方便购买和决策。
事实上,营销理论体系的搭建不过百年,从最初的4P,到劳特朋(Lauteborn)教授提出的4P相对应的4C,以及后面的4R、4I,但营销的本质没有变,就是人、货、场景,只不过大家的购物习惯,从过去的百货商店,变成了基于碎片化时间的网络购物,以及未来线上线下边界消失,零售无处不在的无界零售。
比方说,未来冰箱也会成为一个销售终端,他会记录冰箱里存储的鸡蛋、牛奶、饮料的变化,然后根据你的偏好和习惯,自动下单,所以当冰箱的食物刚吃完,京东马上就将新的商品送到你家。
而内容本身无处不在,不管是在手机app上还是线下渠道,亦或是分众广告牌,用户对于内容的获取需要越来越大,因为它需要内容去支撑他的购物决策——是看完一份冗长的说明报告,还是花3分钟看完一个介绍短视频更直接,想必大家心里都会更加清楚。
我觉得百千千百计划有很强的前瞻性。
换句话说,现在的京东,是依靠产品化、矩阵化的营销活动和联盟,来实现品牌方的营销需求,是大平台大资源合体,高举高打的模式,但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自媒体和内容生产者去帮助品牌方消化掉营销需求,通过图文、短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去完成产品的促销和内容的传播。
京东的百千千百计划浮出水面,如何通过流量赋能内容营销()
文章图片
一个可能被忽视的细节,京东非常重视对于内容营销效果的评估以及数据分析对于营销的辅助作用。
京东有自己的无界营销数据开放平台,北极星,在北极星里有很多的应用和工具,包括数据库管理、算法模型、多方数据整合、可视化分析和仪表盘等。客户会有一个自己的专区,客户的市场部、电商部门、财务部门等都会参与对数据的分析,客户本身的数据科学家,再加上京东的分析师,都参与到整个的数据开发平台中。
换句话说,京东为商家提供了一个能够监控自己营销数据和效果的后台,通过这个后台客户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投放的效果和数据,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内容营销的数据。
这个内容营销矩阵发展越来越大后会变成怎样?我觉得最终京东变成了基础设施,也就是搭建了一个台子,为品牌主和营销方提供了场地和资源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实现品牌和机构的对接。
看好百千千百,不仅仅是巨大的收入刺激,而是通过流量赋能,最终以内容矩阵去实现营销价值最大化,是一条被很多人看好,能实现商业变现和内容影响力的路径,很多媒体一直在纠结如何平衡软文和公正报道,但对内容营销者来说,销量即颜值,营销就是正义,在商业世界里,没有比这更简单易懂的道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