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或不去,这是个问题

一个拥有稳定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工作的英国人,家庭幸福、生活富足,在四十岁时萌生了想要画画的念头,他只给妻子留下一封信便一走了之,去往巴黎寻求自己的绘画之路。在人们的猜疑和流言之中,“我”受主人公妻子之托,带着疑惑和这位妻子对想要丈夫回家的恳求前往巴黎寻找男主人公,得到的回答却出乎意料,这期间“我”见证了发生在男主人公身上的种种经历,才开始了解到男主人公是认真地疯狂地坚定地爱上了画画。

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他的个性不仅体现在他可以不顾一切丢下工作和家庭去学习画画,还表现在他对人的冷漠无情甚至残酷,他的世界里除了他自己,就只剩下绘画,爱情亲情他都无所谓。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三个女人,一个被他抛弃,一个为他而死,还有一个无名无分甘愿守护在他身边,直到他病死。他似乎就像一颗行走的炸弹,走到哪里就会毁了哪里,但他对画画的炽热从未减退,就连病到全身发臭双目失明也还要在墙壁上作画。我在读到这些情节的时候都会在脑海里想象那一幅幅画面,那么真实却又那么遥远。毕竟,艺术从来都是那极少的一部分人在为之狂热地追求着,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书名取为“月亮与六便士”的讨论也有很多,在我看来,月亮是挂在夜空中遥不可及的,但它却能为行走在夜路上的人照明,让他们不再惧怕黑暗,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那一轮明月,不然用什么去面对未知;六便士代表着现实,它就是我们行走着的路,一条条将我们牢牢贴在地面的路。月亮和六便士,一个代表理想,一个代表现实,他们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一边抬头望望月亮,一边低头看看路。我想,毛姆取“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书名,是想告诉我们只想要这两样中其中一样而不要另一样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有心中的明月,也不要忘了捡起地上的六便士......
【去或不去,这是个问题】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有几个原因,一是人物主人公的塑造十分吸引人,他虽然无情不讲理,但是却让人讨厌不起来,因为他身上的确有着艺术家才会有的孤高和冷漠。二是故事的情节虽然没有一波三折,但是却足够引人入胜,你只需跟随着作者走近这个迷一样的画家,有时还会发出和作者一样的疑问,时而愤怒,时而同情。最后就是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对故事的叙述中还有作者对他笔下人物的评论,他有时跳出来直接说明“我”为什么要给主人公这样的结局,读来很不一般。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小说的评论,仅十几万字的小说既不是长篇巨著,也没有怪诞的故事情节,但是却值得一读,相信读完你会想我一样问自己一个问题,“去还是不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