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

【《隐私》】今天一个大陆朋友和一个香港朋友对自由和隐私进行了讨论,以国内地铁安检为例。香港朋友认为侵犯了隐私,大陆朋友认为实际上牺牲了一小部分隐私而换取了安全。我的意见是,不要被西方资本主义洗脑,自由和隐私这件事主要看“目的”。如果是以你的隐私和自由换取个人愉悦或商业价值,这是隐私权的侵犯。但是,对于国家和治安体系的目的,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警官是执行者,不具有任何个人目的,那这就不是一个隐私权的牺牲。举个例子,在现实中,你不会当着即使是同性的陌生人,脱光衣服,别人也不会让你去脱光衣服。但是在洗澡房里,更衣室里,你就可以很自然地这样做。结果而言,都是陌生人看到了你的裸体,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而前者是有目的的,后者是无目的的。另外,通讯设备的信息互换,APP的信息权限也是这样,大多数公司的目的是统计和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再加上一定程度的犯罪监督,这时候讲隐私就好比把一个盲目自大的人,以为别人会在意你的图片和信息。实际上,如果他在意你个人的信息,那就是违反法律的侵权行为,如果你的数据只是成为数据库的一部分,那就不是。在大数据时代,对于隐私的伦理观更新,变得尤为重要。不要被乌合之众牵着鼻子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