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爱与相处,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满足和幸福()

如何学会爱与相处,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满足和幸福?

文/共晴雨
如何学会爱与相处,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满足和幸福()
文章图片

在我们所有的活动与追求中,无非是学会爱与相处,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满足和幸福。但是,我们往往发现,越想得到的东西,越可遇而不可求。于是,我们开始沮丧,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救,惶惶不可终日。
我曾也为这个问题苦恼,直到后来看到《非暴力沟通》,它来自美国的卢森堡博士。如译者在序言里所说,我起初也以为它是关于沟通技巧的书,没怎么在意;但当我开始阅读时,却发现了另一个我不曾了解和触及的世界。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轻松、舒服、温暖的沟通方式,是一种让自己和他人都不受伤害的沟通方式。
【如何学会爱与相处,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满足和幸福()】作者说,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
而关键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暴力,或者隐蔽暴力中成长的。由于缺乏了解,我们常常认识不到自身的暴力。我们认为,只有打人、鞭挞、杀人以及战争才算是暴力,而这类事与我们无关。
认识暴力,有助于理解非暴力。
通过军事力量,征服世界其他地区,于事无补——因为恐惧无法带来和平。
其实人也一样,你试图用指责、原则、说教、恐吓、压迫、威逼、沉默、逃避等方式,来让对方做到自己想要的,以求心安和满足;那么你永远只会得到一种感觉,那就是我最开始说的,越想得到就越遥不可及。
因为人面对不中听的话,或受到无法接受的待遇时,会有四种反应: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通常只会有前两种反应,因为这是自然反应,也是成长环境教会我们的反应。而非暴力沟通是让我们学会后两种反应,出于对事情本身的探寻,出于对自己和他人的爱。
一旦对自己和他人有了负面情绪或评价,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人是“特殊的生命”,而不是任何一种工具。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或他人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就会产生自我憎恨,或者不满和憎恶他人。
面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不完美——所有情绪和指责,都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不管是自责,还是指责他人,或者被指责,其目的和原因都不在责备上,而是自己或他人的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
比如,有人匆匆忙忙出门,忘记带钥匙,他可能会责备自己,或者责备他人,或者被责备。如果事情比较严重,责备就会变成惩罚,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错事情,就应该受到批评和惩罚。可是从来都没有人想过,什么是错的事情,惩罚到底有没有意义。
在我的印象里,错是没有标准的,只要有人说你错了,他就可以批评和惩罚你。
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它擅长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而个人价值观,又将很多事情对的或错的,有意义的或没意义的,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这些都是很个人的认识。
而世界告诉我们,负面的就应该打击和摒弃。
可问题是,你的价值观和判断有没有问题?你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你是想解决问题,还是想站在裁判的位置,享受那种快感和优越感?
我相信,对于我们想过好生活的来说,最终的目的都是解决问题,找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方式,从此走上偶像剧般的幸福。
我仔细想了想,那些通俗到一片美好的小说,之所以大家喜欢看,是因为它在剧情里让角色彼此满足。如果再仔细想想,就又会发现,所有的爱都是基于彼此满足才持久存在的。我们做不到小说里的心有灵犀,但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沟通方式,让爱不断加温延续。
非暴力沟通模式有四个要素:①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②接着表达感受。③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④具体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察觉,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作了区分。
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
另外得注意,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在实际的对话中,静静的倾听、故事、幽默、姿势等,使双方的交流比书中浓缩之后的对话显得自然。
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为了逃避批评和伤害。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是请求而非命令。
PS:一点读书心得和笔记,不是面面俱到,只是大体概括和记录。如果你觉得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许会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我越来越意识到,很多痛苦和不幸,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太少,也是因为我们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可以选择不痛苦和幸福,但你选择了承受。所以很多时候,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没必要让别人知负责,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所谓的无奈之举,往往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知识和勇气跳出这个局,去选择和拥抱更好的生活。
???IQ`??[???"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