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清泉
-----漫谈写作和生活
文梁子

晚饭前,和爱人电话聊天时,不知不觉聊到了生活和写作,其中爱人无意中的几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她说,写作和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我喜欢文学,也常常在看到某些事物某些场景时写写小文练练笔,抒发一下情怀。平时,我的爱人就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文笔好还是不好,用词精彩与否她基本上很少谈到,而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该文是否用心写作,是否有真情实感。说实话有时我还不以为然,好的文章不都是讲究遣词造句,字字珠玑吗,只有好的内容不讲形式能行吗?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为了扭转我的想法,为了让我在写作上真正有所进步,爱人可谓用心良苦。那是在7月份月初的一次晚餐后,也是在散步时,她特意下载了河南延津籍的著名作家刘震云老师的成名之作《塔铺》,并且边走边朗读,为我声情并茂的读完了整篇文章。这也是近年来我听得最用心、最认真的一篇文章。此文不愧是刘震云老师早期的代表之作,其文风之朴实,意境之再现,感情之真挚都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得以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写作的问题。再后来,我有幸被张晓峰老师拉进了《封丘文艺》作者群,在这里,我有机会和真正的实力作家直接进行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学习。其中群里的孙兴老师、张晓峰老师、石广田老师(三位老师都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封丘籍作家中的大咖和实力派)可谓深得写作真味,拜读他们的作品,确实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文章内容都很贴近生活,很少讲究词藻的华丽,也很少去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人的感情,读起来就仿佛事情在身边发生、且正在进行一样,不知不觉的就会融入到其中,感情也随着文章内容波折起伏。三位老师也在群里积极地倡导写文章要接地气,形式一定要为内容服务等等。说实话,以前自己确实认识不到这一点,偶尔写出来文章或短诗(姑且这么称谓吧),总是反复斟酌用词是否优美,是否押韵,而往往忽略了内容是否翔实,感情是否真挚,现在看来总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是的,如果生活中没有诗意,那么就会过于平淡,而如果诗意中缺乏生活,就如同没有灵魂。写作和生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火焰象征着活力和希望,象征着思维的跳动,象征着不吐不快不写不休的创作的冲动;而清泉则是流动的水,象征着一切生命之源。如果没有火焰,清水怎能沸腾,如果没有火焰,人生该是多么平淡;而如果没有清泉,火焰或许也会熊熊燃烧,却只能很快化为一片灰烬。生活如水,但还不是源源不断的清泉,只有人生活的环境加上成长的经历,生活的阅历以及后来的工作、持续不断的学习才构成人之一生一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泉。

写作和生活,总归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清泉。所谓江郎才尽,又所谓文如泉涌,或许就是这样不同的情景和结果吧。

(梁子于2017.10.18零时)
2018年9月1日平原晚报牧野文艺刊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