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课--资本预算(项目之间是如何PK)

一、前言
企业面对多个项目如何比较与选择?
例:拜博口腔准备开一家新诊所:如何选择?
北京--投入800万,运营30年,年收入100万---净现值142.69-资本成本 10%
天津--投入300万,运营20年,年收入50万---净现值323.11-资本成本 8%
常规考虑:净现值(净现值是以拟建项目按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起点年份 (基准年) 的现值累计数,是企业经济评价的辅助指标)。净现值大于就值得投资。
真实情况还需要有其他维度:溢出效应和战略目标
二、投资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指一个决策对项目之外的事物产生的影响,对项目决策影响非常重大。
负向案例:
IBM:错失个人电脑市场,因为个人电脑影响大型计算机市场,当年这个市场收入72亿美元
大连PX:PX建厂离市区21公里,因为污染,项目勒令搬迁,额外产生费用。
溢出效应有负向也有正向:正向如上海市博会对周边城市的协同效应。
现在看拜博口腔:
北京新诊所--新的白内障手术同时供老诊所使用增收20万,一年收益120万--净现值331.23万
天津新诊所--现有技术升级--选择新技术患者就不会去老诊所,一年收益30万--净现值73.87万
三、投资回收期平衡
项目回收期越长,资本的风险越高。
1-2年短期项目折现率对结果影响不大。折现率对长周期项目影响更大。
北京新诊所-投资800万,每年收益100万,8年回本
天津新诊所--投资300万,每年收益50万,6年回本
看来天津风险更小。
但事实是有的项目投资回期长,基于战略还是要投:如丰田的自动驾驶项目--未来竞争力。对长期项目需要用长短期项目之间来平衡--如万达的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项目的对冲--资金与风险 。
四、项目pk的非财务因素
财务思维的基础是会计和量化 ,但是上层是战略视野。企业投资决策不都是服务财务目标,是服务企业的战略需要。
例:EBAY---高价购买PAYPAL支付系统,因为发现了70%的拍卖通过PAYPAL支付。如对手购买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课后总结
项目投资之间的权衡:考虑溢出效应和长短期项目之间的平衡。投资项目决策基础是财务决策 ,但同时考虑企业战略需要。
思考:工作生活中是否有溢出效应和长短期之间的平衡。
【财务思维课--资本预算(项目之间是如何PK)】溢出效应:选择工作,除了职位和工资,还需要考虑比如离家远近,更应该考虑董事长对部门的需要,这决定这个部门的话语权,办事的力度,发挥的作用。
长短期之间更应该考虑:企业的行业趋势,产品所处的周期,更新换代的技术实力,这决定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