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将错就错的语文课

过了个周末,我觉得有必要将上周所学的课文复习一下。在简单的复习导入后我翻开课本,边说边板书课题——手指。孩子们却大喊错了,我满脸愕然,孩子们说课题错了,这是第五课,我们该学第四课。我暗暗责怪自己怎么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转念又想:课文之间又没连贯性,谁规定不能打乱顺序讲?于是我坚定地说,今天就学习第五课。孩子们说没预习,我又坚定地说,我们就是要在没预习的情况下用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期待,而且有一部分孩子还难掩内心的小激动。
【一节将错就错的语文课】其实,我早就有上这样一节课的想法。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看到了太多无助的眼神,太多站起来回答问题时的不知所措,听到了太多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老师,我知道什么意思,就是不知道怎么说”……而孩子的课本上,却明明满是预习的痕迹!当孩子预习被这样那样的资料填满时,怎么会形成他自己组织语言的方式?我不禁感叹: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多少孩子真正地享受语文课堂的美好?又有多少孩子会用语文?
这一节意外的语文课却没发生任何意外。我没有使用PPT,孩子们凝神静气地听我提的每一个阅读要求,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只说一遍的,他们更知道是没有PPT提示的,感觉这节课是那么地纯净,孩子在我的引导下读、圈、画、思、说,并且我又结合曹丽娅校长上周来评课的建议,指导学生熟读成诵。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富含哲理,是整篇课文的主旨,我说想听听全班女声的感悟,全体女生认真齐读了一遍,我又说想听听男生的感想,男生便齐读了起来,当我说想听全班同学的力量时,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已经齐读了起来,并且声音中充满了坚定,这不正是对文章主旨“团结就是力量”的诠释吗?当我让孩子们合上课本,领诵了前两个字,孩子们跟着背诵出来的时候,我突然非常感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