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时代鸡汤文大行其道

【为什么这个时代鸡汤文大行其道】

原本想写些批判鸡汤文的文章,但终究觉得尤其批评谩骂倒不如从深处去分析一下,这样更有说服力。
打开微信公众号,有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都涉及鸡汤,他们用新颖的标题,“走心”的文风,感人的叙事来打动读者,让人读后有解气之感,犹如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
但这鸡汤终究是鸡汤,只能用感性的东西去治愈你受伤的心,但终归治标不治本,因为你头脑发热后,发现问题还在那,你还是没多大改变。
那么,鸡汤文既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聊以慰藉,为什么还大行其道。
首先,鸡汤文既然是治愈受伤者的药,那必定有很多患者。那什么人是患者呢?他们大多就是挣扎在底层的人,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就业,结婚,职场等。这样挣扎在人生路上的人,当心情失落,没有前进的动力时,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时,有时读点鸡汤文,换一种角度看待问题,对与他们来说或许能好受点,或许可以暂时逃避眼前的问题。
再次,无论哪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困惑和焦虑,也有很多挣扎的年轻人,同样,无论哪个时代都有鸡汤文的市场的。那为何鸡汤文在这个时代就大行其道了呢?这就不得不归功于这个时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如果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人照样也有困惑,也大有人的人生很不如意,但那时通信大多为纸笔,写封家书都麻烦,那别想别人大把的喂鸡汤给你。然而如今的社会,手机人手一部,4G,wifi到处都是,尤其自媒体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快速,方便地传播。这样的通信环境,使鸡汤文在这个时代走上了大众荧屏。
最后,鸡汤文本身来说是用感性的语言,一两篇简单的故事来说明人生的道理。这种东西缺少逻辑性,没有很严谨的思考问题。换句话来讲,鸡汤文是用感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缺少理性的思考问题。而当今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提高了不少,但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对学生有多少提过理性思考,用逻辑思维思考。我们写的高考作文是不是开头漂亮华丽吸引阅卷老师获得高分,而从没听过要用思维严谨,逻辑清楚获得高分。所以可以说,中国人缺少一种看待问题的理性,我们很容易被情绪化的东西带进去。这就是为什么鸡汤文这种缺少理性,而感性十足的文章在中国盛行。
鸡汤文在这个时代大行其道,有它的社会因素,也有它的技术因素,还有深层次的思想因素。抓住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才更好着手。但这都是社会的大问题,作为一小老百姓,也只能写一拙文呼吁呼吁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