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心

包心是个好学生,人长得精瘦,个子傻高傻高的,头发也不长。但是脸倒是挺长,眼睛不大,鼻子上搁着一副戴了已经很久且已松垮的眼镜,脸黝黑黝黑的。笑的时候嘴巴会张成一个不大的圆形。按照他的说法,小时候嘴唇周边容易上火,长了疤,大笑的时候伤口会裂开。那个时候流行喇叭裤,脚上再蹬一双皮鞋或者布鞋,套上一个布衫儿,这便是他了!

他的村子叫“云上”,之所以叫云上,是因为一个传说。古时候一个道士仙游至此,饮了一碗村里人的茶水,食了一块糕饼。毕,道人道:贫僧身无长物,无以为报。今留拂尘于此,倘若后人有难,此物可就尔等一命。吾观村南有一处上等阴宅,只因是天机,点到此为止,日后有一个文曲星下凡。正所谓:壶浆易拂尘,箪食得状元!未等众人谢过,道人便消失了。留下的碗化作一口泉眼,名曰“思仙”。后值明末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兵祸频仍,战事慢慢蔓延到了县里。几天后一直败退的散兵游勇到了附近,正欲进村的时候,拂尘发了光,生出了一团云雾将整个村庄托了起来,众贼惧怕,绕道走了。此后便有了“云上”之名。后来清军入关,顺治爷坐了天下。有清一代竟然出了一个翰林。孙大总统改了民国,云上的人便开始经商,出了县里有名的开明士绅。经把钱捐到了京城的一家书院,那会儿改叫大学了,大学还送来一块匾。改革开放以后,云上的人都出去打工,经商的人也少了,云上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也是遇到包心之后,专门从县志上找到他们村的老黄历。
包心家就在村口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旁边,老槐树的腰上拦了一块红布,他老人家就是村里的槐树神。树前有三个青花纹路的盘子,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供果。再前面就是一口青石的大香鼎,里面是几柱香和散落到四周成段的香灰。这离思仙泉不远,只隔着一个戏园子。村里的老人说,这个戏园子比村里哪个老人的年岁都久。同治元年修的,到底是老祖宗的东西靠谱,随时灰砖和木质结构却也结实的很。
【包心】包心不一样,从小跟小伙伴一起他肯定是头儿,连支书的儿子都拜他码头。奇怪的是他从来不对大家发号施令,只是自己玩自己的,大家就自觉地跟在他周围。包栋梁是包心的爸爸,在县里一家钢铁厂上班,以前的时候,每当下班了,他就抱着小包心满村绕。看到乡亲就让包心给人家背诗。那会儿小包心就会奶声奶气的《悯农》,另外加一块糖果,还会附带一首《春晓》。包栋梁从小就跟包心说,你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拿着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晃荡,也可以戴着大片茶色眼镜拿着大茶缸喝茶批文件,出门可以坐吉普车或者小卧车,那就比支书还牛逼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