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0712 晨读感悟 穆小白】在家能好好说话吗()

生活中大人与小孩的沟通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孩子懂事很好沟通,要么就是混世魔王,气头上来,什么也听不进去。
1 双赢思维
在家里因为孩子与大人没有好好的沟通,就很容易呈现一个现象,一个很着急的在讲解问题,而另外一个根本听不进去,在想着别的事情。
孩子的想法要求都很简单,只要满足小小要求,对于自己的事情都会很用心去对待。而大人往往还没有开始有效的沟通,就已经失去耐心。
为何不问问自己,对于孩子自己想要要求的是什么?当孩子在做到的时候,是否能站在他的角度,满足小小要求。
2 知己知彼
对于孩子的想法,你了解多少,明白多少?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你又做了多少以爱的名义却伤害孩子的事情。
【【0712|【0712 晨读感悟 穆小白】在家能好好说话吗()】在我的思维体系中,我一直认为孩子是另外一个生命体活在这个世上,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权利,不能因为我是母亲就做出一些让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当我遇到不了解情况困惑时,我会走到孩子身边,静静坐下来与他沟通和分析,在充分的了解是什么情况,再做决定。
3 统合综效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重之中,如果你是孩子,你会选择哪种家长?
001 与孩子完全没有沟通,对于孩子的一切,自己替孩子决定,孩子只需要执行你的任务。
002与孩子有适当的沟通,但往往最后的结局都是要孩子做出退让,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003与孩子平等的沟通,对于沟通的事情指出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
至少我自己肯定选择第三类,在完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分析利弊,让自己衡量最坏的得失,遵从自己的喜好而考虑能承受的后果,在思考分析中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
4 不断更新
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就在于每一次的沟通交流之中的点点滴滴,不断了解孩子最近喜欢的游戏,喜欢的动画片,让孩子聊天时,不会认为彼此有代沟,没什么话题可聊,多了解孩子的走向,不断更新与孩子之间的信息,才会让家更有家的安全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