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对形而下的(剥)舍弃 。身心与形而上的融合共存 。[祈祷][玫瑰]
其他观点:
这是《道德经》第四章内容 。主要说的是“道”是如何对万物进行调和的 。
原文:
道冲 。而用之又弗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
【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文章插图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是大自然之道缓和、解决矛盾 。避免相互冲突的哲学主张 。大自然之道已经将万物进行了挫磨与修饰 。对万物挫其锋锐 。除其棱角 。解除万物之间的相互的矛盾与纠纷 。同时以平等的光和热照耀万物 。用雨露滋润万物 。让万物生长在同一片沃土之上 。在这样一个平等的条件建立好之后 。后期的成败、荣辱就是万物自己的事情了 。
大自然之道是对万物一视同仁 。无论善与恶 。无论美与丑 。无论优与劣 。都给他一个自然和平等生存的环境 。在这一环境中由他自己自然而为 。进而善有善终 。恶有恶报 。善与恶、美与丑皆在人间行者的一念之间 。
简单地说就是:大自然之道不偏不倚地给了每一个人同样的条件 。在这个同一条件下 。你自己去打造 。自己把握 。按自己的体悟去自生自灭 。人之天生都有一个大自然给予的平等的平台 。怎样去创建人生之旅途在于自己的胸怀与思想 。所有的是是非非 。所有的成功与失败 。都是自己造就的 。不能怨天尤人 。闭目常思自己过吧!
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文章插图
一位智者、一位勇者、一位从容不迫者在做人做事过程中是平和而不燥的 。他能洞悉周边事物之变换 。知晓可为与不可为 。也不去在红尘欲望之中与小人争高低 。我自深知路坎坷 。何不砥砺勇前行;我自深知大道阔 。何必与人增高低;此处沃土留予你 。更有沃土你怎知 。
懂得大道的人 。能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使身心自觉地与道的自然属性相契合 。能自觉地克制自我的执念 。顺遂地做好身边的事 。不急不燥 。静心地看待、分析所有的事情 。可做还是不可做 。应该怎么做 。不以一时的冲动或执念去盲从或执着地一意孤行地去做 。能充分地认识自己 。做自己确实适合的事物 。胸襟开阔顺遂自然不盈满 。知止有度 。专心致志 。不因小利而诱惑 。不因恩怨而强为 。行神合一 。心平似水 。一视同仁 。从容不迫 。不去强迫与钻营 。在从容、无愧与祥和中完成自己所想完成的事业 。
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文章插图
总之 。当一个人从母体中呱呱坠地之后 。老天爷就已经给了你一个做人的平台 。这个平台是大自然给予的 。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再往后便是经过父母的教诲而成人 。而在走向社会独立生存之时 。如何在大自然给予你的平台上表演 。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
人生一切皆在于自己的努力与拼搏 。拼搏的成败皆是自身所为 。至于说在人生旅途中公道不公道 。只有你自己知道 。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拼命 。“命”由天生 。“运”由自造 。这就是命运!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大自然之道已经给了你公平 。其它的就靠你自己吧!
其他观点:
物物者不以五官接物 。故曰“塞兑闭门” 。
思想上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作为万物唯一标准 。故曰“挫阅” 。
行为上约束而不干预万物的存在 。故曰“解纷”;
思想上接受天下万物是有差别实在 。故曰“和光” 。
行为上维护天下万物的有差别存在 。故曰“同尘” 。
“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 。” 。故曰“挫阅解纷”;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故曰“和光同尘” 。
怎样理解哲学典籍《道德经》中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文章插图
此文为作者原创文章 。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你的点赞、关注 。是一种鼓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