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灵药——百日作战

手机响了一声,离开眼前杂乱的行李箱去查看,是一篇公众号的推送提醒,一个叫“百日作战”的活动。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趁早星人,但趁早各种公众号却攒了一手机。关于写作的活动,似曾相识,已经分不清第一次的被心动,是来自于哪个号了。总之就是前阵子看了某个写作营的活动复盘,心想着下次再有这等好事,一定努力报名参加。
我曾经的工作是文化策划,帮着公司撰写各种文章、策划各种活动,当写作是一种代表某个集体发声的工作时,内容难免就流于格式化了。离职备孕的这段日子里,我无数次的想写自己的公众号,甚至连名字都起好了,一切的一切都只差一个推送,但就是迟迟不肯出手。写一篇删一篇,当可以真正随心所欲的畅写时,却又找不到了方向,感觉自己废了。这种恶劣的循环持续了几个月,从信心满满到垂头丧气,有时候人被自己打败就是特别的轻易。或许是情绪低落的曲线已经到达最低点,有一天,我突然决定暂时不写了,而是先搞清楚如此现状的原因。通过抽丝剥茧、层层分析,“病因”找到——杂念!
是的,我有太多的杂念:
要是无法运营出一个成功的公众号怎么办?
要做标题党吗?其实我不太喜欢,但标题不好谁来看?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太小众了吧?可为了流量而写?没意义!
如果有一天灵感枯竭了,写不出来了,又该怎么办?
【一剂灵药——百日作战】......
我知道这是一种“想太多”的病,但既已如山倒的患上,只能如抽丝的祛除。正当我苦苦寻找良方时,那个已记不清的写作活动复盘出现在我眼前。瞬间,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条给自己写作的出路。管他什么成功与否,流量与否,标题与否,参与这场“游戏”,写就对了!我需要一个被人鞭策又管的不太紧的机会,而这场“游戏”恰好如此,数量及时间限制是鞭策;没有形式及内容的限制,是管的不太紧。堪称完美!
“下次再有一定努力报名”的“下次”就这样来了。看完“百日作战”的申请规则,顺势打开电脑,一气呵成地写完邮件,点击发送,转身继续收拾行李。次日与先生出发新加坡,一路没多想,因为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三否新人”——不是趁早读书会成员、没参加过百日作战、没参加过想把我写给你看小组。正如申请邮件中写的一样“有些事情过程重于结果,迈出申请第一步,已是幸福满满”。
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热闹的人,也不是一个好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更不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上一次发送这种类似的邮件,是三年前申请美国基督邮报的翻译义工,当时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勇气和自信,邮件发送后的几天里,甚至不敢去点收件箱查看结果。这种等待的感觉,与我而言,真是既胆怯又兴奋。
回国后,看到邮箱中静静躺着的活动申请通过邮件,我长舒了一口气,正如三年前收到那封offer时一样。我知道,此刻,我的信心又增长了一格;我知道, 我又更深一层的爱上了这种如愿打勾的日子!
所以,你好,我的百日作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