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电商这么慢

一、既然电商比实体店先进,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不大力发展电商?
人力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发展物流,在你需要的地方买两三天甚至当天的货,然后你需要人 。在欧美,人力成本巨大 。坦白说,没有人会一个月给你几千块钱 。和中国不同的是,欧美有那么多小工厂和个体工商户 。欧美阶层相对固定 。大部分人是为企业工作的 。中国这样的小厂家,或者开门营业的个体户,都想降低成本,直接给客户供货 。他们只有购买需求,销售需求并不强烈 。此外,小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原产地大多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 。事实上,即使在西方,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都是分销商,而不是个体户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兴起与80后,尤其是80后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毕竟淘宝一开始就是做女装的 。为什么?追求新鲜事物,追求时尚,追求简单生活!80后、90后、00后是电商消费的主力军 。电商消费简单明了 。80后、90后的辛苦生活确实比前几代人少,但压力也不小 。房价,工作,养孩子,都不是购物的时候 。我们习惯了下班后逛街、吃饭、开车 。目前房地产绝对掌握在有权有势的人手里 。高房价,高房租,让大部分8090后创业者很难熬 。好在电商平台的出现,让底层创业者有了可能 。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相辅相成 。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不要见面,电商可以骗,价格便宜 。但是一些老年人和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不会玩电商,让开实体店的人丢了性命 。现在一些年轻人在网上卖假货 。招两个客服,每天有几千人回家,移动支付的隐患太多,时间会证明一切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是因为他们更注重现实 。

为什么欧美电商这么慢

文章插图
二、为什么欧美电商设计简洁,国内电商设计复杂?
因为现代中国人太多心眼,太刁钻,使出浑身解数刁难骗中国人来中饱商家的腰包,而电商行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电商行业的先行者们才会想尽办法在网上寻找最诚实的方式来经营自己的店铺,用非常诚实的态度对待顾客,诚实公开的展示店铺的基本信息,以此来说服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假货 。而欧美商人造假较少 。一旦被政府监管部门抓住,情节严重的JJY,情节较轻的罚款,都可以被罚破产 。所以欧美商人不敢作弊,电商自然没有太多复杂性 。
三、日本和美国实体店发展都比电商好,中国为什么正好相反?
美国的实体店发展比我们国家好,而我们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比他们好 。这是因为不同的国情影响着像日本和美国这样的国家 。他们的工业起步较早 。由于其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形成了许多品牌 。这些品牌的线下实体店销售网络已经铺设完毕,因为已经发展很久了 。国情的不同是我们国家发展电子商务更有优势,因为虽然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很久了,但是和美国相比,产业发展时间还是比较短的,所以我们没有太多历史悠久的品牌,在美国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上百年,而且品牌很多, 所以他们发展了这么久,线下实体店已经把网络铺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发展网店,这样的实体店都是线下铺的 。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发展有关 。我们的工业制造水平在不断提高,可以说在世界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制造品牌和国外的网络发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我们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接跨越了在实体店铺设销售网络的过程,通过网店和快捷的物流直接到达他们的客户家中,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产品价格也更合适 。美国实体店的发展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各有优势 。虽然侧重点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店,也有自己的实体店,但是发展的侧重点不一样 。我们国家电子商务的发达环境可以创造出更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但却无法创造出奢侈品牌 。这种实体店在国外的发展赶不上价格,但是质量可以保证,服务也比较好,所以各有各的 。
为什么欧美电商这么慢

文章插图
四、跨境电商越来越难做?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紧急的政策 。”李想说 。由于新政出台的紧迫性,各电商平台没有足够的过渡期,对现有的跨境电商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白名单是在新税制改革前夕公布的,前后端的很多数据都要修改,之前的备货也可能造成很大损失 。”2016年2月起,多家跨境电商国贸部门,包括蜜芽、小红书、聚美优品等 。陆续收到海关初步沟通,确认4月起对跨境电商征税 。3月24日,相关三部委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 。这时,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征税后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 。各电商平台也成立了应对小组,讨论涨价是由电商平台承担还是与消费者按比例分摊 。然而,4月7日晚,距离“
新政”出台前几个小时,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挂出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正面清单) 。这一批正面清单包括了1142个8位税号商品,涵盖了部分食品饮料、服装鞋帽、家用电器以及部分化妆品、纸尿裤、儿童玩具、保温杯等商品 。但多款热销的产品,包括液态奶、生鲜、保健品等都未被包含在内 。政策来得太突然,各个电商平台一下子感觉到有点儿懵 。跨境电商忧心忡忡,一家化妆品电商平台的副总裁何聪在朋友圈调侃写道:2011年做电商,2016年,卒 。“不让卖”成为当时人们讨论的重点 。作为政府公关负责人的李响,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政府部门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一周之后,4月15日深夜,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13个部门共同发布了第二批正面清单,此次新增了151个税号产品,并对此前备注模糊的“医疗器械相关产品”、“保健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相关产品”进行了解释 。第二批正面清单出台后,何聪删去了之前的那条朋友圈,对新政开始抱有乐观的态度,等待着政府进一步调整 。很快,何聪就发现自己过于乐观了 。第二批正面清单出台后,政策调整似乎暂时停止了 。李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方的回复是:舆论反应的问题不都解决了吗?“征税、清单都不是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是,按照一般贸易进口要求,我们的货根本进不了关 。”李响说,公司的仓库库存一般控制在一个月内,所以到5月中旬,公司就要面临大规模断货 。近两年来,基于政策和人口红利,跨境电商进入了井喷式发展,蜜芽、洋码头、小红书等跨境电商在近两年都完成多轮融资,相继踏入独角兽俱乐部 。而天猫、京东、聚美优品等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全球购业务 。据海关统计,2015年,7个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合计进口155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14.5倍 。而2015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消费1.2万亿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3% 。按照计划,跨境电商将成为中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然而,实际情况的发展却与计划产生了重大的偏差 。李响表示,对于跨境电商而言,真正的危机隐藏在对4月8日后发运商品的监管要求中 。按照新政规定,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必须按照一般贸易要求提供通关单,化妆品、保健品等商品还须在食药总局注册备案 。作为关键的“通关单”,也就是入境货物通关单,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以及虽未列入《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但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明确需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境货物及特殊物品等签发的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已办理报验手续的证明文书 。涉及法检的货物(监管条件下监管代码为A的),需要向国检部门报检,填报《入境货物报检单》 。以化妆品为例,需要提供原产地证、合同、发票、装箱单、提(运)单、进口化妆品标签检验相关资料(化妆品中文标签样张和外文原标签及翻译件及化妆品成分配比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备案证书)、报检委托书等十多项外贸单证 。完成报检后,国检部门出具通关单(无纸化通关后,出具的是通关单号),再向海关进行报关 。在海关通关系统录制报关单的时候,涉及法检的货物如果没有通关单,会退单(申报不通过) 。2015年版本《检验检疫法检目录》中,进境需要法检的类目有4562个,而跨境进口电商两批清单1293个类目中,99%以上需要法检,出具通关单 。李响指出,跨境电商在实际通关中会遭遇两个比较大的困难 。首先,原来跨境电商入境,也有城市口岸需要提交通关单,但是基本上提供的随附单据都以装箱清单、合同、发票、提单等单据为主 。而一般贸易中各类目需要提交的随附单据,由于目前跨境电商一个重要的进货途径是“扫货”模式,也就是直接在海外的商场、店铺内以当地消费者的价格进行大量购买,对于扫货模式获得的商品,很难提供原产地证明等外卖单证 。“如果,我们能够拿到一般贸易通关单,那我们直接就从事一般贸易,而不做跨境电商了 。”李响说,根据相关的政策,一般贸易进口的商品多是按照重量收税,但是跨境电商涉及的货品,则需要按照数量和单价收税,远高于一般贸易的税收 。其次,一般贸易备案周期太长,以保健品为例,目前在食药监总局备案查询的不过700多个,而新品申请时间长达1~2年,显然不利于讲究时效竞争的电商模式 。而为了降低库存风险,以往跨境电商采购通常使用多批次少量的采购方式,但现在,保健品每个SKU备案费用在50万~100万,让电商平台感到力不从心 。各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试区”)的统计显示,从4月8日新政实施到4月15日,进口单量出现第一波锐减,郑州、深圳、宁波、杭州等综试区进口单量分别比新政前下降70%、61%、62%、65% 。4月15日之后,随着海关总署允许4月8日前发运的商品按原有通关程序进口,各综试区进口单量有所回升,郑州、深圳、宁波、杭州等综试区进口单量分别回到新政前的55%、62%、65%、71% 。“进口单量虽然远未恢复到新政前水平,但进口税收开始有大幅提升,使有关部门误认为新政负面影响正在消除 。”李响说,进口单量回升是基于跨境电商销售库存商品,一些电商担心政策变化,甚至出台促销措施,抓紧清理库存 。而由于各地海关、质检严格执行新规,4月8日以后发运的商品,除纸尿裤、枕头、水杯、奶瓶等少数非法检商品还能进口外,超过95%以上的商品已经不能进口,大量货柜开始积压在码头、空港 。进口减少,直接影响了各个保税区,部分综试区开始裁员 。以郑州综试区为例,区内电商企业一线员工从新政前的最高6000人急剧减少到700人左右,大企业包装线从4条减少到1条,小企业基本停工待业,配套的快递、仓储、运输工人处于半歇业状态 。电商平台、保税区、仓配等跨境电商的各个环节都感受到了生死存亡的压力 。这个压力也让这些平时在各个环节互相竞争的对手们联合起来 。4月中旬,以聚美优品、蜜芽宝贝、小红书等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以郑州保税区为代表的保税区,菜鸟物流都派出了高层甚至是创始人参加在香格里拉召开的一次闭门会议 。各个从业者的态度不一,一些人主张更激进地与部委沟通,也有一些人的态度相对保守 。“我们都很快发现吃不消了 。”李响说 。情势仍不明朗,各电商平台也在寻求积极自救 。直邮是一条出路,但境外仓的租金也开始上涨,中国香港(保税)仓的已经涨价30%~50% 。一部分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尝试转型,走高端旅游的路线 。但对于一些已经过了独角兽级别的企业而言,短时间就要完成转型,谈何容易 。“我能想到的结局就是大规模裁员 。”李响说,人们仍对政策调整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政策还能调整 。“不论是转型,还是相关部委应该明确跨境电商B2C平台在行业内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希望能至少给我们一年的缓冲期 。”一家在新政前刚刚获得C轮融资的跨境电商平台的相关负责人林琳说 。据说,这家电商因为新政的影响,估值在一个月内就已经腰斩,投资人也深感无奈 。(注:文中李响、何聪、林琳均应要求为化名 。) 原文刊登于《财经天下》周刊
五、中国电商与欧美电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国电商与欧美电商最大的区别如下:一,中国品牌对电商平台的依赖度更强中国:传统品牌力不强,发展依赖于电商平台,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手中,品牌在线上的发展壮大依赖于平台资源的整合 。美国:品牌和电商平台齐头发展,一些大品牌在电商兴起时就进入市场,纷纷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品牌官方商城,对线上的经营可以不依赖电商平台,一方面品牌通过官方商城继续塑造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把线上消费者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也只有一线大牌可以甩开渠道直达消费者 。二,中国兴起更多的互联网品牌中国:电商平台成为品牌的舞台,无论大品牌小品牌,只有懂得电商平台的玩法,才能立足 。美国:品牌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各种品牌都积累了相当的品牌资产,拥有各自品牌的消费群体 。三,中美电商平台页面差异大中国:页面设计唯美,丰富美观,适合中国的消费观念 。美国:不会花大量功夫去拍各种模特图,细节图,解剖图,等等 。
为什么欧美电商这么慢

文章插图
六、中国电商与欧美电商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国传统品牌力不强,发展依赖于电商平台,消费者在电商平台手中,品牌在线上的发展壮大依赖于平台资源的整合 。美国品牌和电商平台齐头发展,一些大品牌在电商兴起时就进入市场,纷纷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品牌官方商城,对线上的经营可以不依赖电商平台,一方面品牌通过官方商城继续塑造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把线上消费者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也只有一线大牌可以甩开渠道直达消费者 。
【为什么欧美电商这么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