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文章图片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

来源:网易公开课


工作让人昏昏欲睡 , 年轻人们早上来杯咖啡让自己清醒 , 下班后钻进酒吧让自己微醺 。 半醒半醉 , 才能找回一些被工作带走的精气神儿 。 正如越来越多年轻人抛弃速溶咖啡 , 转向精品手冲咖啡的风潮一般 , 人们也开始研究什么样的酒精能让微醺更美妙 。 除了随处可见的“大绿棒子”啤酒 , 五颜六色、口味新奇的精酿啤酒 , 也悄悄出现在了超市货架和酒吧吧台上 。
不同颜色和口味的精酿啤酒/图源:视觉中国焦糖味、烟熏味、树莓味、奶油味……万物皆可精酿啤酒 , 新奇的口味让价格也水涨船高 。 精酿啤酒和普通啤酒到底有什么区别?精酿啤酒为什么火?又能火多久呢?
精酿啤酒的英文是craft beer , 直译为“手工啤酒” , 起源于美国 。 根据美国酿酒协会的共识 , 精酿啤酒需要满足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 首先 , 精酿啤酒需是传统的手工方法酿造的 , 而非工业酿造 。 其次企业规模不能大 , 年产量不高于600万桶 , 几乎只有工业啤酒产量的十分之一 。 最后 , 大企业投资不能超过25% , 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小企业的创造性 。 精酿啤酒目前在美国颇受欢迎 , 2021年的规模已经超过了200亿美元 , 达到了啤酒业总营业额的22% 。
图源:视觉中国不过 , 在刚起步时 , 精酿啤酒也是举步维艰 。 上世纪60年代 , 美国有40多家啤酒生产商 , 但都是大工厂 , 几乎垄断了整个啤酒市场 。 精酿啤酒在概念上比较小众 , 想要出头非常困难 。 在发展的前20年 , 精酿啤酒一直没什么起色 , 参与创业的企业也几乎都失败了 。 直到90年代后期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进步 , 精酿啤酒的发展也逐渐取得突破 。 进入21世纪后 , 大众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再度刷新 。 充满个性的精酿啤酒 , 吸引了一大批追求品质生活、独立个性的啤酒爱好者 。 随着各国交流的加深 , 精酿啤酒也走向了世界 。 2007年底 , 中国第一家精酿啤酒店在上海肇周路开业 , 名叫“杰克的酒窝” , 这家只有22平米的店成了中国精酿啤酒行业的地标 。

“杰克的酒窝”/图源:into app彼时 , 中国精酿啤酒迎来了第一批发展热潮 。 南京高大师啤酒是业内公认的第一家精酿啤酒的专业工厂 , 之后相继出现了成都丰收、牛啤堂等企业 , 但只流行于消费水平较高的小众圈层 。

高大师的婴儿肥系列在中国精酿啤酒业非常有名/图源:高大师广告片2015年后 , 更多世界知名的精酿啤酒进入中国 , 同时也诞生了大批本土精酿 , 年轻人们在酒吧里有了更多的选择 。 精酿啤酒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 酒吧里精酿啤酒最普遍的价位在20~30元 。 精酿啤酒最吸引人的地方 , 就在于它的“风味”和“独特” 。 没有酒精强烈的刺激感 , 也没有饮料那么重的糖味 , 精酿啤酒的口感在丰富的原料中得到了微妙的平衡 。 它超越了工艺统一、口味单调的工业啤酒 , 风味因酿造手法工艺、调味不同而千姿百态 , 能满足大众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炎热的夏日午后 , 可以来一杯带花果香的清爽麦芽啤酒;
冬季下雪的夜晚 , 则可以选择巧克力牛奶风味的浓郁黑啤 。


光看名字根本看不出是精酿啤酒/图源小红书 , 已获转载授权
精酿啤酒具有非常大的原创空间 , 出色的原创产品也是留住忠实消费者的差异化优势 。 匠心独具的精酿啤酒 , 就这样吸引了大批的酒精爱好者 。

精酿啤酒的兴起 , 其实是我国啤酒市场消费升级的缩影 。
2011~2018年 , 低端啤酒销量占比从89.1%下降到76.5% , 而高端啤酒销售额增速在20%~35%之间波动 。 主打口感和风味的精酿作为高端啤酒 , 深受消费者青睐 。 数据显示 , 2013~2020年中国精酿啤酒消费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5.38% 。 对比啤酒行业整体 , 从2013年开始连续8年负增长 , 直到2021年才出现恢复性增长 。 同时 , 我国精酿啤酒相关企业年注册量 , 也从2016年的140家 , 升至2021年的1378家 。

图源:视觉中国那么 , 到底是谁在喝精酿啤酒?根据相关数据 , 当前中国精酿啤酒消费主要在一二线城市 , 主力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 , 大多数是90后和00后 。 从性别上看 , 天猫数据表明 , 线上购买精酿啤酒的男性和女性消费者的比例是4:1 , 但女性消费也在逐年增长 , 增速可观 。 人们爱上精酿啤酒 , 追求多元的口感之外 , 社交需要也是重要因素 。 精酿啤酒比普通啤酒更加“高端” , 价格又比动辄几十上百的调制鸡尾酒友好很多 , 能适合各种情况下的社交场合 。 “下了班和三五个朋友、同事来酒吧聊天 , 精酿啤酒是最合适的选择 。 ”

很多精酿酒吧也开始复刻《哈利波特》中的黄油啤酒口感独特、价格友好的精酿啤酒 , 就这样成为了年轻人社交中的“万能酒” 。 但尽管精酿啤酒风头正劲 , 实际上 , 当前市场份额不过2%左右——相比2021年美国精酿啤酒的12.3%市场份额 , 我国的精酿发展前景依旧相当广阔 。 迅速发展的消费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 , 吸引了越来越多入局精酿啤酒赛道的玩家 。 除了高大师这样的独立精酿啤酒生产商 , 青岛啤酒、华润等传统的啤酒巨头也调整产品结构 , 推出售价较高的中高端产品 , 如雪花黑狮白啤、青岛啤酒IPA等 。


雪花黑狮白啤/图源:雪花啤酒官网
甚至电商零售企业、餐饮连锁店都参与到了争夺精酿市场的竞争中:盒马推出了小众口味“古斯酸” , 淡色艾尔啤酒已经成为其自有精酿的主打产品;叮咚买菜推出自有精酿啤酒“1972 农场” , 在APP上进行售卖;星巴克、海底捞等餐饮品牌也想来分一杯羹 , 推出了精酿自有品牌 。


星巴克推出的威士忌桶酿咖啡/图源:星巴克官网

精酿啤酒的口味越来越多样 , 热度也只增不减 。 那么问题来了 , 发展如此迅速的精酿啤酒 , 会把普通啤酒“卷死”吗?

“一入精酿深似海 , 从此工啤是路人 。 ”虽然精酿啤酒的产品越来越丰富 , 吸引了大量精酿爱好者 。 但实际上 , 精酿啤酒还远不能与工业啤酒比肩 。 除了市场占有率差别较大外 , 精酿啤酒行业内部的血液还替换了一波又一波 。 近五年来 , 有将近4000家企业疯狂涌入精酿啤酒行业 , 但仅去年一年 , 就有超300家企业相继倒下 。 从2016年开始 , 已有超过 1000 家精酿酒吧相关企业状态为注销、吊销、停业状态 。 更有业内人士表示精酿啤酒行业实际上非常残酷 , 80%以上的精酿创业者都会赔钱 。 事实上 , 精酿啤酒的困境之一 , 是部分消费者对精酿啤酒了解不深 , 对其“没有感觉” 。 相比深入人心的“大绿棒子”工业啤酒 , 精酿啤酒面对的是更加小众的市场 。 历经十年发展 , 精酿啤酒吸收了品牌们投入的巨大资金 , 才刚刚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中形成初级的认知 。 但离开了一二线城市主力消费地 , 在渗透率更低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 即便大众知道了精酿啤酒的存在 , 也可能因价格望而却步——工业啤酒几块钱就能喝到爽 , 但精酿啤酒的身价却是工业啤酒的好几倍 。

盒马鲜生自营的精酿啤酒 , 单支价格在10元以上/图源小红书 , 已获转载授权
在小城市里 , 大多数喝啤酒的场合都是路边的烧烤摊 , 精酿啤酒在这里显然没有优势 。 精酿啤酒之所以能在欧美市场稳占份额 ,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酿已经成为其餐饮文化的一部分 。 在工业啤酒大小品牌的夹击之下 , 精酿啤酒在国内面临的挑战 , 其实仍是怎样站上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餐桌 。

【国产精酿啤酒,火一把就死?】[1
李寻 李延安.美国精酿啤酒革命[J
.休闲读品2022(03):138-139.[2
陈发清.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N
. 深圳商报2022-09-15(A04).DOI:10.28774/n.cnki.nszsb.2022.003347.[3
精酿啤酒变“围城” 行业大洗牌在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115217107261611&wfr=spider&for=pc[4
资本竞相涌入精酿啤酒赛道!洗牌加速 , 下沉市场进入红海阶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319622658558090&wfr=spider&for=pc[5
进口啤酒抢滩中国市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369027804947826&wfr=spider&for=pc[6
2022年精酿啤酒市场调研 精酿啤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https://www.chinairn.com/news/20220816/174602223.shtml[7
消费者日渐钟情 新玩家不断涌入 精酿啤酒“鲜”起行业新风口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0667574308578161&wfr=spider&for=pc[8
卓义敏蒋敬全赖开平.精酿啤酒的发展概述[J
.酿酒科技2022(03):97-100.DOI:10.13746/j.njkj.20212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