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文章图片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文章图片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文章图片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文章图片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文章图片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

对于英国而言 , 最尴尬的地方莫过于:明明一无是处 , 却总想着一鸣惊人 。

【安内必先反华?为何苏纳克要在对台军售问题上大放厥词?】虽然已经过去了长达72个小时 , 但世界人民依然清晰地记得:2022年 , 那是一个冬天 , 地球上最卓越的20个国家和集团领导人齐聚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 隆重参加二十国领导人第17次峰会 。
而在这次万众瞩目的重要会议之前 , 中美国家元首的会面已经“先声夺人”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
在这次难得的面对面会谈中 , 美国总统拜登重申美国仍然坚持一中原则 , 不支持宝岛独立 , 可以说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事实上在这次峰会前后 , 其他国家领导人也先后表达了对我们立场的认可 , 比如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明确表示支持中方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也表示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 。
但前脚会谈刚结束 , 美国就马不停蹄地向岛内的跳梁小丑们通报了本次会谈的结果 , 再度生动演绎了什么叫“美国靠得住 , 母猪能上树” 。

而拜登政府这种说话等于放屁的无耻操作 , 也深深感染了同来参会的英国首相苏纳克 , 于是在中美会谈后 , 苏纳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公然表示 , 英国不支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 , 如果台海发生冲突 , 英国随时准备“支援台岛” , 并不排除向台当局输送武器 。
此言一出 , 并未一石激起千层浪 , 毕竟以当前GDP连昔日殖民地印度都难以比肩的情况下 , 苏纳克的厥词想要一夜窜红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 毕竟大家都挺忙的 , 没时间听早已日薄西山的英国在这里叨叨什么 。
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当前的英国虽然早已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超级大国之勇 , 更失去了基本的主权和自尊 , 但毕竟还是国际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 所以苏纳克的发言虽然没有震惊世界 , 但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却不能视而不见 。
那么 , 苏纳克为何会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大放厥词 , 以至于连基本的国家形象都不顾呢?静夜史认为直接原因在于我们对英国等其他国家的挑衅似乎太仁慈了 。

要知道 , 就在苏纳克上台不久 , 就曾派出国际贸易副大臣格雷格汉兹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台岛窜访之行 , 以参加所谓的“英台贸易年会” 。
面对英国政府肆无忌惮的挑衅 , 我们虽然派出几十架军机在台岛周边活动 , 对格雷格汉兹的窜台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威慑 , 但对于脸皮堪比城墙的英国而言 , 这样的应对似乎显得有些隔靴搔痒 。
所以 , 在第一次的挑衅没有遭到雷霆万钧的反击后 , 胆子更壮的苏纳克自然敢于无所顾忌地当着我们的面对台岛问题指手画脚 。 尽管地球人都知道 , 以当前英国的尿性 , 自身的问题都自顾不暇 , 根本没有实力跑到万里之外的台海折腾 。 且作为日薄西山的帝国主义国家 , 从未与时俱进的英国早已被甩出十万九千里 , 说难听点 , 就是英国坚持从牙缝里挤出资金支援宝岛与大陆抗衡 , 那些早已习惯了美国猴版武器的跳梁小丑都不一定看得上这些破铜烂铁 。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 破船也有三千钉 , 英国的“临死也要蹬两脚” , 确实让我们陷入了巨大的被动 。
那么 , 苏纳克为何要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你若安好 , 那还得了”的搅屎棍传统;
二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基本国情 。
第一点很好理解 , 简单来说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 深知宝岛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 , 见不得我们完全统一后的繁荣昌盛 。 所以但凡有机会 , 就和叮蛋苍蝇一样见缝插针 。
而英国之所以见不得别人好 , 还要处心积虑地从中作梗 , 根本原因在于四面环水的岛国环境 。
从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 失去欧洲大陆领地的英国就彻底告别了成为大陆国家的可能 。

相比于德法俄等欧洲大陆国家 , 四面环水的区位首先意味着高度的安全性 , 虽然历史上的英吉利海峡未能阻挡罗马和日耳曼人的入侵 , 后来更是未能在维京海盗的侵略中独善其身 , 但在德法等国在欧洲大陆大打出手 , 为了国土安全不得不拼命扩张的背景下 , 孤悬海外的英国大部分时间都相对安宁 , 这为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提供了可能 。
另外 ,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 海洋也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 , 不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国的人地矛盾 , 更培养了大批熟悉海洋的水手 , 为英国在大航海时代启幕后大放异彩打下了坚实基础 。
由于四面皆可出海的地理优势 , 虽然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捷足先登 , “海上马车夫”尼德兰一度强盛 , 但基本没有国土安全后顾之忧的英国最终笑到最后 , 构建了面积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 。

不过 , 英国的登峰造极 , 不代表其他国家的原地踏步 , 事实上大航海时代以来 , 欧洲大陆上的文明虽然多次被战争影响 , 但明显也在进步 。 所以为了避免他们跨过浅浅的英吉利海峡威胁英伦三岛 , 英国能做的就是上蹿下跳地维持欧洲大陆的“均衡” 。
而在欧洲之外 , 则表现为疯狂埋雷 , 比如印巴矛盾、中印矛盾 。 台海地区虽然不曾轮到英国搞事 , 但早已志在冲出欧洲 , 走向世界当搅屎棍的英国 , 早已将我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 搞起事来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
可以说 , 岛国且又距离大陆不远的特殊区位 , 注定了英国和作为大陆国家的我们不可能和平共处 。
在这样的氛围下 , 不管白皮还是有色皮 , 只要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 都得接受“橘生淮北则为炽”的设定 , 这也是苏纳克在竞选首相时口口声声说不把我们当敌人 , 但上台后却迅速变脸并频繁挑衅反华的根本原因 。

当然 , 以当前英国的国情 , 尤其是脱欧后遗症还在遗患无穷 , 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问题愈演愈烈 , 以及新冠疫情反复折腾的情况下 , 可以说苏纳克搞定内部事务都不得不疲于奔命 , 哪有时间和精力跑到万里之外的中国去挑衅 。 所以如果苏纳克这么干了 , 那原因一定是有人鼓动了 。
而在这个世界上 , 能驱驰英国的国家 , 有且只有一个 。
谁能想到 , 叱咤风云几百年的“日不落帝国” , 竟然会被昔日的殖民地后来居上 。 而且从挣脱英国殖民统治以来 , 这个昔日的殖民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 其领导人更是让所有英国人都匍匐在地 。
没错 , 这个国家就是美国 。 因为体量庞大 , 更因为同在美洲的其他国家不值一提 , 所以美国还没怎么努力就成了美洲的大哥大 , 并且和亚非欧三大洲形成了英国与欧洲大陆般的区位关系 。

所以当英国盛极而衰并在二战后丧失几乎所有殖民地 , 美国后来居上 , 完成从“英国大孙”到“英国大爷”的戏剧性蜕变也就不足为奇 。 英国也顺势拜倒在美国的牛仔裤下 , 成为美国的头号小弟 。
虽然在苏伊士运河危机被无情算计并决心加入欧共体 , 但英国对欧共体“权利不给 , 义务摊派”的操作很不满意 , 于是最终有了“脱欧”的好戏 。
而在英国与欧盟割袍断义 , 也就意味着英国再也没有退路 , 只能追随美国的利益走下去 , 哪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
而美国 , 尤其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 除了将欧盟作为新的宿敌 , 对传统对手尤其是中俄也不曾放弃围追堵截的打击 。 所以 , 美国除了主导北约在东欧发动咄咄逼人的“东扩” , 迫使俄罗斯不得不背水一战 , 更在台海等亚太地区兴风作浪 , 企图将我们拖入新冷战的深渊 。

不过令美国始料未及的是 , 我们始终没有“上当” , 即便是俄乌大打出手 , 所谓的历史契机近在眼前 , 甚至美国老妖婆窜访宝岛 , 我们都保持了足够的战略定力 。
对于美国而言 , 这是一种相当尴尬的局面 , 毕竟没有我们的“下水” , 美国如何收割我们的财富 , 并彻底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所以 , 在美国“不方便”出面的情况下 , 指使英国兴风作浪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 毕竟英国虽然早已日薄西山 , 但历史上堪称作恶多端 , 尤其是鸦片战争 , 打开了中国沉沦的潘多拉魔盒 , 是中国咬牙切齿的存在 。 相信即便我们不拿英国当根葱 , 英国的嚣张姿态也能对其它上蹿下跳的反华小丑们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 。
那么 , 面对英国的狗仗人势 , 我们该作何反应?静夜史认为当然是继续保持战略定力 , 直到真正具备了解放宝岛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 。

但保持战略定力绝不意味着对英国这样的跳梁小丑听之任之 。 非但不能 , 我们还要以牙还牙地加倍偿还 , 才能让它们明白什么叫大国底线不容侵犯 。
静夜史认为 , 除了声援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美好心愿 , 关于阿根廷对马岛主权声索 , 我们也应该最大限度地提供支援 , 让英国从哪里抢到的 , 就在哪里彻底失去 , 并彻底丧失仅存的大国颜面 。
最后 , 从苏纳克宁可被国内矛盾淹没也要“垂死病中惊坐起”地挑衅我们的德性来看 。 我们应该深知:虽然我们在俄乌对抗中置身事外 , 但丧心病狂的敌人已经开始丧失耐心 , 着急到不等俄乌冲突见分晓就迫不及待地开辟所谓的“第二战场” 。
而且从英国等所谓列强的表现来看 , 俄乌战场它们不一定亲自上手 , 但台海问题上它们大概率会“身体力行” , 尤其是日本 。 所以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 并积累出堪比抗美援朝时以一国之力干翻17国所谓“联合国军”的实力 。
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 而我们也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多有疏漏 , 烦请斧正 。
我是静夜史 , 期待您的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