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呢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患者

尿毒症去医院应该检查什么项目
您好,尿毒症患者需要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肾脏的影像学检查,如肾脏彩超、肾脏ct或核磁共振等 。还需要检查其他系统疾病 。做心电图,胸透,验血 。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才能确定自己得了尿毒症
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尿毒症,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一是根据血清肌酐的水平 。血清肌酐水平在177umol/L以下,高于正常值属于肾功能不全的代偿期 。血清肌酐大于177umol/L小于442umol/L,为肾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血清肌酐大于442umol/L小于707umol/L,属于肾功能衰竭 。当血清肌酐大于707umol/L时,我们说患者的肾病已经进入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即尿毒症 。当然,这些也需要结合患者年龄、体重等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测算 。一般来说,患者年龄越大,达到尿毒症所需的肌酐水平越低 。有些病例在400umol/L即可确诊为尿毒症,但对于年轻、体重较重的人,所需肌酐水平更高,有些病例甚至可达到1000 umol/L才能确诊为尿毒症 。对于继发性肾病,糖尿病肾病不同于其他原发性肾病 。因为高血糖,肾脏受损的程度远比其他肾病严重 。通常情况下,实验室指标显示的数据与患者实际进展的比例为1: 2 。比如一个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肌酐是383,相当于慢性肾炎等原发性肾病患者的766的肌酐,已经处于终末期尿毒症期 。二是通过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 。根据单位时间内双肾产生的原始尿,结合肾功能中的肌酐值和患者的年龄、体重,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 。一旦达到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ml/min,就是尿毒症 。三是根据临床症状具体分析 。尿毒症早期常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头痛、乏力、夜尿多,逐渐出现少尿、水肿或高血压;大多数患者口中有异味,但可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迟钝、四肢麻木、嗜睡或躁动等精神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 。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提示并发尿毒症心肌病,咳嗽、咳痰或咯血,夜间不能平卧,提示并发肺水肿或尿毒症肺炎;患者食欲差,肌肉抽搐;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各种炎症,如眼睑水肿、脚踝水肿等 。另外,个别患者有频繁出血倾向也不容忽视,很可能是慢性肾炎尿毒症 。当然,除了以上常见的判断尿毒症的方法外,还有很多判断尿毒症的方法,如: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会降至20-30g/L,并伴有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偏高;尿液比重多在1.018以下,尿毒症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夜间尿量多于白天 。
如何知道自己得了尿毒症呢?
郑州远大医院的一位肾病专家表示,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当你出现一种或几种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1.困倦和疲劳 。这可能是早期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视,因为困倦和疲劳的原因确实太多了 。尤其是那些在事业上“拼搏”的人,大多将其归咎于工作压力和疲劳 。如果稍微休息一下,症状有所好转,就更容易被忽视 。2.面色发黄 。这是由于贫血 。因为这种表现的发生和发展是非常缓慢的,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对比”,就像人们早晚见面时很难发现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3、水肿 。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注意的现象 。正是因为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所以液体停留在体内的组织间隙中 。早期只在脚踝和眼睑有肿胀,休息后消失 。如果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水肿,就严重了 。4.尿量变化 。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的尿量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减少 。即使尿量正常,尿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完全说明你的肾功能,因为尿液排除的毒素减少了,质量降低了,太多的废物无法排出体外 。5.高血压 。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当肾功能受损时,钠和水会储存在体内 。另外,这个时候肾脏会分泌一些可以升高血压的物质 。因此,尿毒症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如果高血压和凝血机制不良容易引起鼻腔或牙龈出血,就要引起重视 。6.胃口不好 。这是由于尿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大多数人不同意 。病情发展时,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质量差 。此时病情已经很严重,这往往是患者不得不就医的重要原因 。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呢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患者

文章插图
怎样才能查出有没有得尿毒症和肾炎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的最后阶段 。此时肌酐为707umol/L,需要透析 。而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则严重得多 。肌酐在400~500左右时,需要透析,可视为尿毒症 。所以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 。也可以看看是否有尿毒症早期症状 。1.神经系统:头晕、头痛、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等 。2.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 。3.皮肤症状: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4.物质代谢障碍:1)糖耐量受损 。2.负氮平衡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恶病质和低白蛋白血症 。3.高血脂 。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呢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患者】尿毒症去医院检查,要验血还是验尿?
建议:如果患者需要排除肾脏疾病,建议检查肾功能和尿常规,需要进行血、尿检 。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呢 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到医院如何检查尿毒症患者

文章插图
如何才知道是尿毒症
先介绍一个病历摘要:患者,女,38岁,2003年因“双下肢乏力水肿9年”入院 。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逐渐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严重者可出现面部水肿,月经期前后加重 。没有发烧,腹泻和黑便 。局部血、尿、便常规检查正常,利尿剂可使水肿完全消退,但停药几天后又出现水肿 。5年前发现白蛋白偏低(详情不详),24小时尿蛋白1.2g,复查阴性 。此后患者乏力、水肿症状反复加重,最低血清白蛋白ALB为21.2g/L,曾多次在其他医院就诊,考虑为“特发性低蛋白血症”,进行了间歇性补充白蛋白治疗 。来我院进一步诊治 。自发病以来,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每天一次,呈黄色软便,无腐臭气味 。偶尔会因“饮食不洁”而腹泻,一年最多一两次 。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 。他抱怨自己年轻时掉进过沟里,没有其他受伤史 。否认家族有类似病史 。住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面部及颈部皮肤呈带状分布的褐色疣状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小,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两虚,可动浊音(-)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血常规:血红蛋白140 g/L白细胞4.56109/L,其中淋巴细胞0.49 109/L血小板311109/L;24小时尿蛋白0.6 g,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总血蛋白TP 34.9g/l ALB 20.7g/l;其他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正常 。免疫球蛋白:IgG 2.29 g/L(正常7 ~ 17 g/L) IgA 0.58 g/L(正常0.7 ~ 3.8 g/L) IgM 0.744 g/L(正常0.6 ~ 2.5g/L);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和自身抗体均为阴性 。T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减少,T、B淋巴细胞数量严重减少,NK细胞数量减少;T4细胞比例和计数明显下降,T8细胞比例正常,计数明显下降,T4/T8比值正常 。CD4 ++细胞和CD8 ++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细胞免疫有轻度异常激活 。超声心动图发现少量心包积液,腹部b超正常,口腔肠道造影正常 。胃镜检查可见胃窦粘膜凹凸不平,水肿,弥漫性结节,无充血 。十二指肠球部、球后及降部粘膜轻度水肿,散在白斑(图1) 。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粘膜显示绒毛和白斑 。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粘膜病理检查显示肠粘膜下淋巴管扩张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小肠淋巴漏,位于第2组和第3组小肠 。可见少量乳糜胸心包;除了右淋巴管和上胸导管不完全阻塞 。淋巴管造影显示肠干和肝内淋巴管增粗紊乱,膈肌以上至胸第4水平的胸导管不发达,其上胸导管扩张,无碘油进入静脉角 。诊断:先天性多发性淋巴发育不良,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胸导管不完全梗阻,蛋白丢失性肠病 。建议患者进行“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解除胸导管梗阻,患者拒绝 。经过11天的低脂中链甘油三酯饮食治疗,患者白蛋白升至24.8 g/L,出院 。病例讨论低白蛋白血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1)蛋白质摄入不足;(2)肝病引起的蛋白质合成功能下降;(3)肿瘤、肺结核等慢性病的过度食用;(4)蛋白质以各种方式过度流失等 。这位患者不具备前三个因素,主要考虑蛋白丢失过多 。患者没有急性组织液丢失的病理基础(包括pr
各种原因引起的淋巴回流受阻导致胃肠间质压力升高是PLGE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内窥镜检查、活检、放射性核素淋巴造影和淋巴管造影证实该患者为肠淋巴管扩张症 。这是该患者低蛋白血症和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根本原因 。肠淋巴管扩张症在临床上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特征是肠黏膜和黏膜下淋巴的毛细血管扩张 。1961年Waldmann用51Cr标记白蛋白研究蛋白质的渗出位点,首次提出 。此后文献中有零星报道 。这种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90%的人在30岁之前发病,平均年龄为11岁 。根据病因,肠道淋巴管扩张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肠淋巴管扩张症PIL的病因不明,常由巨淋巴管病或先天性淋巴系统发育不良引起,多见于儿童 。据悉,母女同时患病,说明这种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另据报道,两姐妹患有此病,并伴有面部异常和智力低下(Hennekam综合征),提示此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结核病、丝虫病等 。)、肝硬化、缩窄性心包炎、惠普尔病、腹部外伤或手术损伤等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 。引起淋巴管本身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狭窄,使淋巴循环受压或回流不畅,可引起继发性肠道淋巴管扩张 。如果有结核病史,治愈后仍有广泛的纤维粘连,数年后可导致乳糜池周围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本病 。肠淋巴管分布于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 。它们主要通过乳糜池和胸导管回流,进入左静脉角,进入血液循环 。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淋巴细胞 。淋巴回流受阻时,淋巴管压力上升后扩张,导致瓣膜功能受损,导致淋巴液漏入肠腔或腹腔(严重者可出现乳糜泻和腹腔积液) 。同时上述三种成分大量丢失,低蛋白血症、低脂血症、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 。肠道蛋白质的流失和肾脏的流失是不一样的 。各种分子量的蛋白质都能进入肠道,但在血液中蛋白质下降的程度不同,半衰期长的蛋白质成分程度重 。一般来说,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转铁蛋白和铜蓝蛋白可轻度降低 。而2巨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可保持正常或相对增加 。小肠原发性淋巴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患者可出现水肿(常为不对称),乳糜泻和腹腔疾病,如胰腺功能不全,可出现脂肪性腹泻 。偶尔有报道消化道出血、急腹症为表现 。实验室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减少、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CD4 ++细胞和CD8 ++细胞明显减少等 。部分患者可因慢性营养不良而并发缺铁性贫血、低钙血症性惊厥等并发症 。此外,儿童患者生长发育迟缓,可能由于淋巴细胞和大量免疫球蛋白的丢失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该患者为成年女性,29岁开始发病 。病程隐匿,呈良性过程,病变范围广泛,包括肠、肝、胸导管 。即没有明确的结核病病史,近期没有外伤手术史、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认为是先天性淋巴发育不良所致 。淋巴造影显示胸导管上段扩张,无碘油进入静脉角,可能合并胸导管出口与左静脉角交界处梗阻 。少量乳糜性心包积液支持这一诊断 。Tallroth曾报道一例胸导管出口梗阻,表现为面部、左上肢和双下肢水肿
病理检查显示黏膜下淋巴管扩张 。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可直接观察肠系膜淋巴管狭窄和静脉曲张,可伴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管异常 。以上具体的影像学表现会对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小肠原发性淋巴管扩张症没有特效疗法 。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 。近年来,有报道称中链甘油三酯(MCT)餐是有效的 。MCT通过无淋巴管的门静脉吸收,可避免长链脂肪酸吸收后淋巴管内压力增加,减少蛋白质和淋巴细胞的渗漏 。严重者可用静脉营养、利尿、消肿等对症治疗 。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如果是局限性淋巴管扩张症,切除病变肠管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低蛋白血症的一个罕见原因是胃肠蛋白的丢失 。有些患者没有腹泻等吸收不良,在诊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蛋白血症(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尤其是伴有淋巴细胞减少时,应考虑本病 。内镜、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或)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白蛋白是否从胃肠道漏出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还有一种非病理性的可能:工作经常需要在办公室坐着不动,血液循环不畅,身体尤其是下半身总是浮肿 。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首先要加大运动量 。每天锻炼30分钟就能产生效果 。这种30分钟的运动不能只是走路做家务,必须是心率120/分以上的运动 。能在工间休息时散步、爬楼梯、做运动之类的当然更好 。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当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间歇运动”的做法只要15分钟,但其实对健康非常非常有益!二是改善饮食 。经常吃富含黄酮类和维生素E的食物,有利于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富含类黄酮的食物有柑橘、山楂、洋葱、茄子、红豆等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新鲜坚果、谷物胚芽油、燕麦、豆类等 。你可以每天服用一片维生素E 。第三个方面是补充营养 。下肢水肿可能与B族维生素缺乏、钾缺乏、蛋白质缺乏有关 。如果减肥的食量小,就非常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建议多吃豆类,包括豆浆、粥等,富含以上三种营养素 。牛奶也比较好 。如果是因为缺钾,多吃蔬菜会有帮助 。如果是因为缺乏蛋白质,就要多吃鸡蛋和牛奶 。最后,综合说说几种类似症状的临床诊断过程:临床上经常遇到很多患者,出现下肢水肿就找泌尿科医生,认为自己肾功能不好会引起水肿,甚至有人认为是尿毒症的先兆,自己过度紧张了 。但是,下肢水肿真的意味着肾脏隐藏问题吗?事实上,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下肢水肿 。当出现下肢水肿时,首先要自己检查的是水肿只出现在一侧或两侧 。如果只有一侧肢体水肿,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概率相当低,因为即使肾功能不好,其产生的尿液也不能正常排出,导致体内水潴留 。其影响多为双侧,不会选择性地引起左侧或右侧下肢水肿 。相反,如果是血管问题引起的水肿,则多发生在患侧,如深静脉血栓形成,患侧下肢肿胀,而不是只有水肿症状,皮肤表面潮红,但触摸时没有局部升温现象 。当然,如果你长时间站立,比如外科医生做大手术的时候,交警执勤之后,站在柜台的女士或者理发师做完工作的时候,你会感觉两侧下肢肿胀 。然后
如果心脏功能差,如充血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不够,血液停留在外周血管,而下肢离心脏较远,通常最容易引起下肢水肿 。这是因为静脉血液停留,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内压增加,迫使水从管中流出 。服用增强心肌收缩以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也会改善水肿 。肝脏不好的时候,也会出现下肢水肿 。比如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面色发黄、肚子大、下肢浮肿 。面部之所以发黄,是由于胆汁潴留,血液中胆绿素增多,所以沉积在面部、皮肤或巩膜上 。当肝脏失去功能时,它也失去了制造白蛋白的能力 。白蛋白是维持血管内外压力的重要因素 。当它缺乏时,血管中的水就会流出管外,组织淋巴腺阻塞也会引起淋巴回流不良和水肿 。例如,由于血吸虫侵入淋巴腺引起梗阻,不仅下肢肿胀,阴囊也可肿胀至正常大小的3-4倍 。好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少见 。此外,营养不良和蛋白质严重流失会降低血液中的白蛋白,导致水肿 。这种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全身性的水肿,不仅仅是下肢的水肿 。顺便说一下,水肿是指组织中的水分滞留 。比如下肢水肿时,除了肿胀,患部皮肤紧绷有光泽 。如果用手摸压,会有皮肤凹陷,像凹坑一样,长时间会反弹起来 。这种情况不同于组织肿胀引起的水肿或外伤引起的炎症,除了凹洞很少,摸起来很痛 。从以上来看,下肢浮肿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肾脏因素,还有心脏、肝脏、血管循环等其他功能障碍 。出现水肿时,除了一开始观察是单侧还是双侧外,首先要看是否有尿量减少,然后接受肾功能检查,如抽血看血尿素氮、肌酐是否正常,超声看肾脏大小、肾皮质厚度或有效肾血流量、24小时尿量和菊糖清除率、肾丝球滤过率等 。如果这些检查正常,你应该积极寻找其他可能的原因 。一旦是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要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长期双侧肾结石并发尿路梗阻,或者肾动脉狭窄、肾静脉栓塞、肿瘤等因素 。那么,就有可能通过内科和外科治疗来治疗水肿 。千万不要乱吃利尿剂或者其他民间偏方,以免贻误病情,失控,甚至以洗肾为生 。平时要多喝水,多喝水 。当然,类似的症状还有很多 。病情或大或小 。我们不能简单的推测你的病理,也不能过分担心你还不知道的事情(疾病或者营养不良) 。心情不好的话,就算没病也可以压抑自己的病情 。你的心情会直接影响你病情的发展变化 。建议你尽快咨询知名的专业医院 。祝你早日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