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

文章图片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

文章图片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

文章图片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以武力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 满足其殖民需求 。
【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两种文明的碰撞】然而在这之前 , 英国也曾试图以和平的方式打开中国的大门 , 那便是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仿华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
自古以来 , 中国都称雄亚洲 , 可与世界上的任何帝国相抗衡 。 即使到了清朝后期 , 从表面上看 ,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
强大往往滋生傲慢 , 继而发展为固步自封
当马嘎尔尼来华时 , 清朝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 全然没有意识到世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经历工业革命 , 生产力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猛发展 。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工厂
世界的权力中心也正在由东方转向西方
原本世界的权力中心在东方 , 其国际秩序是一种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中国是四方各国的宗主国 , 各国的君主都要得到中国皇帝的册封已显示其政权的合法性 , 他们会定期带着礼物来朝贡 , 以显示对中国皇帝的顺服 。
马嘎尔尼来华时 , 清朝皇帝依然按照朝贡体制的惯例加以对待 。 以下是马嘎尔尼使团来华的具体情景 。

西方使者向中国官员赠送礼物
马嘎尔尼率领船队来到中国 , 开始与清朝大臣就“朝贡”事宜展开谈判 。
首先 , 他们被要求在船队插上“英吉利贡使”的旗子 。 在中国官员看来 , 他们就是来进贡的 。 而在马嘎尔尼看来 , 他们是带着友好通商的目的 , 想和中国做生意 。 他们的船上载满了给中国皇帝送的礼物 , 以期取得通商谈判的胜利 。
两者的区别在于 , 礼物究竟算不算贡品?

马戛尔尼拜见乾隆皇帝
紧接着 , 双方就参见中国皇帝时的礼仪展开争论 , 其中的焦点是 , 马嘎尔尼是按照中国礼仪对皇帝叩头 , 还是按照英国礼仪单膝下跪?
如果说在船队插上“英吉利贡使”的旗帜 , 马嘎尔尼还能勉强同意 。 那么让他行叩头之礼则无法接受 。
双方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几周的争论 。 最终 , 清朝官员同意按照英国礼仪单膝下跪 。
马嘎尔尼取得了胜利 , 但这也是他出使中国取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又过了几周 , 马嘎尔尼好不容易见到了乾隆皇帝 。 他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递交给乾隆 , 表达了英国政府想与中国通商的请求 , 并且希望两国互派使者——这是当时西方国家的惯例 。
但这些要求都遭到乾隆的拒绝

马嘎尔尼参加宫廷宴会
在乾隆皇帝看来 , 英国远隔重洋 ,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 就是为了表达对自己的顺服 。 自己肯接见英国使者已属加恩 , 通商和互派使者都有损天朝上国的颜面 。 因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 , 不需要与外邦通商 。
在给英国国王的回信里 , 乾隆皇帝傲慢地表示:“朕已详述实情与尔 , 尔等亦应体恤朕意 , 永矢恭顺 , 以保尔邦得享太平之福 。 ”
以后来人的视角来看 , 乾隆皇帝似乎也有他这样说的道理:当时英国发展速度虽快 , 但经济总量还远不如中国 , 仅是中国的1/7 。 况且自古以来 , 中国皇帝对外来使者都是如此 , 这种朝贡体系已经维持了数百年 , 构成了稳定的东亚国际秩序 。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但是 , 从英国人的视角来看 , 乾隆皇帝这样的回复显然是在玩火:英国政府以平等的口吻致函中国朝廷 , 这样做已经给予了一个非西方国家不寻常的尊严 。 当时 , 与中国同样是亚洲大国的印度正在被英国殖民 , 而英国国王显然不会以平等的口气与印度国王对话 。
于是 , 最终的结果是:清朝皇帝对此次外使朝贡沾沾自喜 , 而英国统治者却开始酝酿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半个世纪不到 , 英国的军队和战舰便出现在中国沿海……

鸦片战争
笔者认为 , 英国首先是以平等的姿态与中国对话 , 但是却得到中国的不平等对待 。 于是 , 1840年以后 , 他们以一种更加不平等的方式对待中国 。
你认为马嘎尔尼来华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两者是否存在联系?存在怎样的联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