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因长得太好看,被选中印在人民币上,走红后不靠流量一心务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6岁那年她和姐妹们上街赶集 , 被一个陌生男人叫住说要给她画个像 , 她没多问也没在意 。
没想到多年以后 , 竟然有人拿着人民币找到她 , 说她和纸币上那个姑娘长得很像 , 她这才想起多年前那个陌生人 。
然而此后 , 她的人生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 生活也没有因为被画在人民币上而得到改善 , 就连网友都替她觉得可惜 , 但她却毫不在意 。
她就是第四版人民币一元纸币上的侗族姑娘石奶引 。
现如今纸币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 , 也许还有不少人都不太记得清新版人民币长什么样了 , 但是对于第四套人民币依旧是印象深刻 , 这是我国使用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一版人民币 。
虽然早在建国之初我国就推行了第三套人民币 , 但当时市场经济还没有全面铺开 , 大多数人还在花粮票 , 所以人民币的流通并不十分广泛 。
1977年 , 我国计划改版第四套人民币 , 并且提出这套人民币的版面设计要体现民族团结的主题思想 , 著名画家侯一民承接了设计人民币版面的任务 。
小小的一张人民币 , 既要体现民族特色 , 又要有历史传承 , 还要彰显新中国在改革开放路上的奋斗征程 , 这些复杂的要素要求让侯一民觉得任务非常艰巨 。
此前 , 侯一民已经参与过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 , 并且以轻农重工的设计理念得到了上层认可和赞誉 , 于是在第四套人民币设计之初 , 他想继续沿用此前的思路 , 以当下改革开放市场化的进程为切入点 , 但报上去的三套方案全都被打了回来 , 这让侯一民陷入瓶颈 , 一时之间找不到新思路 。
于是他决定出去走走 , 既然要体现民族大团结 , 那么就到各个少数民族的村寨去看一看 , 或许能找到新的灵感 。
1978年3月 , 侯一民来到贵州庆云乡 , 正赶上这里举办庆典活动 , 集市上非常热闹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 一个身着侗族传统服饰的小姑娘引起了侯一民的关注 。
姑娘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饱满的额头、圆润的鼻子 , 薄厚适中的嘴唇笑起来嘴角弯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
细看可以发现 , 女孩皮肤黝黑 , 衣裳和鞋子都很旧了 , 身上背着竹篓 , 明显生活很困难 , 但她的脸上依旧挂着明亮的笑容 , 这让侯一民不禁想到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奋努力、不畏艰难的精神 。
这个侗族姑娘非常符合民族团结的设计理念 , 侯一民赶忙追上去拉住姑娘问她能否让自己为她画一张像 , 姑娘一脸懵懂但并没有拒绝 。
随后 , 她按照侯一民的指示站好 , 不一会儿侯一民就完成了一副她的侧脸肖像画 , 姑娘看着自己的画像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 随后便拉着小姐妹消失在人群里 。
姑娘名叫石奶引 , 住在贵州从江县庆云乡佰你村 , 那年她16岁 , 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 , 因为生活贫困都没上过学 , 甚至连普通话都不会 , 终日跟着父母在田里劳作 , 一家人勉强维持着温饱 。
但少数民族的姑娘天生能从大自然中获取乐趣 , 天生一副好嗓子 , 累了就唱一首山歌给自己鼓劲儿 。 因此 , 石奶引在村里也是人见人爱的“一枝花” 。
石奶引也从小就是个开朗的姑娘 , 后来还自己研究织布 , 染布补贴家用 , 那天在集市上 , 她跟小姐妹们是想去学学新的绣样 , 回去好放在自己织的布匹里 , 争取能卖个好价钱 , 这才有了前面的故事 , 也有了后面的故事 。
画完石奶引后 , 侯一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灵感 , 后来他把那幅画拿去投稿 , 经过十几轮的评选之后 , 石奶引的侧脸最终被画在了第四版人民币一元纸币上 。
其实集市上与陌生人邂逅的那一幕石奶引并没有放在心上 , 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忘了个干净 。
没过几年 , 石奶引在媒人的介绍下 , 按照侗族的习俗跟一个名叫石学海男子“行歌坐月” , 情歌你来我往地唱了几轮之后 , 两个年轻人暗生情愫 , 热热闹闹的婚礼之后她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与丈夫携手撑起一个小家的妇人 。
婚后 , 石奶引跟丈夫生了一儿一女 , 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 庆云乡虽然是依山傍水 , 但交通非常不便 , 村里不通公路 , 村民也很少进城 , 村子里甚至还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习惯 , 所以对钱币的使用并不频繁 , 再加上石奶引家里基本都是丈夫外出采买 , 她自己更是很少花钱 , 所以当第四版人民币流通起来的时候石奶引还不知道自己被印在了人民币上 。
直到几年之后 , 有人拿着一元纸币找到石奶引 , 告诉她这纸币上的侗族少女跟她年轻的时候很像 , 石奶引心里也纳闷 , 但说什么都想不起来自己跟人民币图样有什么渊源 。
随着这个消息被人们口口相传 , 人民币画像原型被找到的消息渐渐从乡里传到了镇里 , 后来也传到了设计者侯一民的耳朵里 。
侯一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讲述起自己当年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经历 , 其中就包括他在集市上拉住一个侗族少女并画下她的侧颜的这段经历 。
后来有人把这段故事说给石奶引听 , 她才猛然想起16岁那年在集市上拉住自己的陌生人 , 其实由于语言不通 , 那天那人说了什么石奶引根本没听懂 。
石奶引的身份得到确认之后 , 十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热闹 , 大家都想看看这被画在人民币上的姑娘如今什么样子 。
然而当时的石奶引已经年近50 , 由于常年风吹日晒的劳作 , 皮肤粗糙黝黑 , 脸上皱纹丛生 , 看上去甚至像个60岁的老人 。
曾经的花季少女 , 结婚之后依旧坚持做织染 , 由于常年使用织布机 , 手指又总是泡在染缸里 , 食指早已是洗不出来的青黑色 , 还布满老茧 。
她又怎么能年轻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 找到人民币形象原型石奶引的消息开始在网上被大量转发 , 很多媒体人也闻讯赶来 , 一时之间石奶引家里越发地热闹起来 , 虽然石奶引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 但每次都热情地招待大家 。
当然也有人邀请她出去录节目 , 但是都被石奶引拒绝了 , 她虽然不太懂何为流量 , 如何变现 , 但是却始终秉承着一个普通农民的初心 , 本本分分做人 。
其实石奶引家里的生活并不富裕 , 儿女结婚很早已经是三代同堂 , 儿子儿媳外出打工 , 小孩子留在石奶引这里 , 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看她家生活困难 , 就给他们办了低保 。
可是2000年以后低保政策大幅调整 , 石奶引家里不符合条件 , 低保也没有了 , 后来丈夫生了一次病 , 康复之后身体也大不如前 。
可即便这样 , 当她火了之后竟然还有很多人认为被印在人民币上的人手里一定会有很多人民币 , 甚至有不少生活困难的陌生人给石奶引写信 , 希望她能捐助他们 , 这些信让石奶引的家人哭笑不得 。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 短视频和直播的流量变现让很多人一夜暴富 , 于是有人建议石奶引和家人们也去赶这个风口 , 但都被他们拒绝了 , 一家人依旧窝在简陋的老房子里靠务农为生 。
【村花因长得太好看,被选中印在人民币上,走红后不靠流量一心务农】
但是石奶引家里只有十几亩梯田 , 而且土质和位置都不算好 , 别人家长势好收成好 , 石奶引家就勉强够吃饭 。
后来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 , 石奶引所在的庆云乡也被列入重点扶贫计划 , 石奶引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 之后便陆续得到不少国家扶持补助政策 , 但是短暂的帮扶和救助并不能帮助石奶引一家彻底拜托贫困 。
在此之前他们一家人务农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加在一起收入也不高 , 只能基本维持温饱 。 直到后来一对一帮扶政策的扶持 , 她们家才慢慢好过些 。
2017年 , 来自扬州大学的凌裕平凌教授承担了庆云乡佰你村的脱贫攻坚任务 , 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 , 凌教授也因此认识了石奶引 , 他也没想到被印在人民币上的姑娘家境竟然贫困至此 。
最终 , 经过深入的实地踏查和研究 , 凌教授慢慢摸清了石奶引和佰你村贫困的原因 。
原来 , 这里的农民依旧沿用传统的单一种植方式 , 种植技术几乎没有任何科技含量 , 加之成年累月的肥料和农药侵蚀 , 土地深耕程度不够 , 导致土壤质量大幅下降 , 产量也是大不如前 。
即便是有种植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 , 也大多还是靠天吃饭 , 不懂田间管理 , 有的产量不佳 , 有的甚至会赔本 。
针对村里和石奶引一家面临的困境 , 凌教授决定教石奶引在水稻田里养泥鳅 , 这项新技术在佰你村还从未有人尝试过 。
起初石奶引也很忐忑 , 一方面自己从没养过泥鳅 , 害怕泥鳅没养成再把稻田毁了 , 另一方面养泥鳅的成本投入比较高 , 石奶引觉得他们承担不了这样的损失 。
最终 , 凌教授用种养殖技术打消了石奶引一家的顾虑 , 他告诉石奶引泥鳅和水稻田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共生关系 , 泥鳅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 , 在游动的过程中翻动泥土 , 有效分解肥料 , 稻苗的根部透气性也更强 。
凌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数据表明 , 这套共生系统会有效提高水稻产量 , 而养殖的泥鳅也能卖到很好的价格 。
不仅如此 , 凌教授还找到爱心企业为石奶引一家捐赠了3万尾的泥鳅鱼苗 , 并且亲自指导他们养殖 , 眼看着这套共生系统渐渐稳定 , 石奶引终于打消了顾虑 。
后来凌教授又得知石奶引家里在山上还有几亩地 , 但是由于常年无人打理 , 加上土质不好 , 已经荒废多年 。
凌教授又从自己的试验基地为他们找来了香水柠檬树苗 , 帮助他们一起翻土种树 , 还帮助石奶引一家找到了销路 。
与此同时 , 凌教授又在村里发现很多人都在种植油茶 , 品质非常好 , 但是他们的种植技术过于传统 , 甚至不懂得修剪枝丫 , 导致光照不足 , 产量不高 。 凌教授又带着团队深入村屯 , 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科学种植 。
除了凌教授 , 还有很多爱心企业 , 帮扶单位加入到庆云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 他们为乡里修了水泥路 , 通了自来水 , 接电通网 , 让这个曾经封闭穷困的村子彻底摆脱贫困 , 石奶引一家也通过养殖泥鳅和种植果树成功脱贫 。
虽然有网友说石奶引年轻时被印在人民币上 , 晚年却依旧靠务农为生 , 着实可惜 , 但是他们一家人都过得很踏实 。
脱贫之后 , 石奶引一家的年收入能达到6万余元 , 而且像凌教授这样的企业和个人依旧在关注着石奶引和庆云乡后续的发展 , 稳固脱贫攻坚成果 , 确保他们能跟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小康 。
推荐阅读
- 华为nova6手机指纹不识别的故障原因
- 三星RS62R5007B4冰箱坏了的原因
- 荣耀智慧屏X165英寸电视黑屏的原因是什么
- 电影院真的要消失了?2022年观影人次下降98%,3点原因不可避免
- 著名演员温峥嵘:长得漂亮戏也好,为人低调不张扬,追求平淡生活
- 三星3710D打印机不吸纸的故障原因
- 荣耀20PRO手机屏幕花屏的原因是什么
- 小米电视4A55英寸黑屏的故障原因
- 为何农村人离婚,女方几乎什么都分不到,带不走?原因很现实
- 爱普生L130打印机不出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