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军机处的脚本是雍正皇帝在雍正7年(1729年),因为西北用兵而设立的临时机构 。一开始叫“军机房”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房设在隆宗门内,就在乾清门广场西侧 。而内阁在太和门外,雍正亲自统筹打仗,所有前线军报、密折、以及雍正回复及下达命令,如果再经过内阁过一遍,效率自然降低不说,更有漏泄机密的风险 。
所以雍正从内阁中选了一些自己信任的,平时做事比较谨密的大学士,到隆宗门军机房来值班,负责干些秘书活,包括处理紧急军务、辅佐皇帝处理重要政务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但时仗打完了以后,雍正觉得这部门效率比内阁高多了,加之雍正身体不行了 。到了雍正10年(1732年),正式改称其为“办理军机处” 。并且设立了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职务,但是这些职务仍然只是兼职 。
到乾隆即位以后,军机处的职权正式超越了内阁,成为了大清实际的全国政事的中枢 。
乾隆令其总揽大清一切军、政大权,使军机处成为此后大清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一直到宣统3年(1911年)4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
“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有意思的是,到了乾隆13年开始,因为“保密需要”的初衷建立的军机处,又变成了“毫无秘密可言”了 。
乾隆要批已经致仕的张廷玉,结果批评的圣旨还没下达,张廷玉已经跪倒乾清宫前谢罪了 。或许这事该情有可原,毕竟张廷玉是军机处老人,当年军机房的规矩很多还是他拟定的 。
但到了乾隆中期,乾隆在军机处走廊里甚至看到人群簇拥,仿佛卖菜的集市 。里面刚商议出来的“军机”、“重要国策”,马上外面就叫卖上了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这就把乾隆又逼回了宠幸某个大臣的老路上 。
和珅最多的时候,身上背着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想不权倾一时,也不行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实造成这种原因的根子,实际上还在朱元璋身上 。
朱元璋废了丞相一职之后,自己精力旺盛,一个干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活 。后来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就只能设立一个内阁秘书班子帮自己处理政务;到了朱高炽时期,直接给内阁加权加级;朱瞻基时期,培养了太监读书,使得太监后来掌握了批红和用印权,此后的皇帝就靠玩平衡术,就能保证江山永固了 。
内阁是更渴望跳开中间司礼监,直接和最高权力皇帝沟通,甚至控制皇帝的,所以明朝有服务皇帝的“内阁值班室”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到了嘉靖时期,嘉靖不喜欢太监,而且因为皇帝不上朝 。所以内阁就在皇帝炼丹的地方,设了一个值班室 。后来隆庆、万历等等都是如此 。这也就是内阁和皇帝之间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渠道 。
到了万历朝,李太后因为要监护小皇帝,搬到乾清宫去住;而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兼万历老师,在乾清宫也有值班室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所以当小万历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张老师和自己的母亲一起叫自己起床读书,一开始还觉得挺幸福 。难怪明人说“黑心宰相上龙床”!
康熙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也在内阁以外设立过“南书房”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到了清朝,康熙在解决了满洲原始军事民主的议政王大臣制度之后,开始设立内阁,恢复内阁制度 。但是很快他就回过味来了,制约、不方便 。于是有设立了南书房,选一些靠得住的人来给自己以讲经的名义来参与政事,也就是搞了帮高级参谋 。
【军机处是哪个朝代设立的?哪个皇帝设立了军机处】所以,很多机构的名称、形式未必一样,但是本质都是为了皇帝方便集中权力而设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