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文章图片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文章图片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文章图片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文章图片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文章图片

母亲改嫁33年,瘫痪后被继父送回家中养老,4个子女都不管

就在一年前 , 张顺清被四个子女接过去赡养 , 如今怎么会被抬回来了呢?还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木板上!冯迪华颤巍巍地走向前 , 摸着妻子冰凉的脸 , 心疼地流着眼泪问:“我的清妹子哟 , 你咋又回来了?”

张顺清伸出冻僵的手 , 拉住冯迪华的手哭着说:“大女婿清晨就把我放在了这里 , 没人愿意管我了!”老两口说着 , 抱头痛哭起来 。 哭声惊动了左邻右舍 , 他们连忙过来 , 帮着冯迪华将瘫痪的张顺清抬进了屋里 。 有位邻居实在气愤不过 , 他拿起手机拨打了当地媒体记者的电话 。 他觉得张顺清的四个子女不管母亲的死活 , 大冬天把她扔在院子里 , 其行为实在过于冷血!必须借助舆论的压力 , 让这种不孝子认错 , 为两个老人讨回公道 。

那么 , 记者到来之后 , 能劝说张顺清的儿女为她尽孝吗?老两口和四个子女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恩怨纠葛呢?跟着小编往下看 。 相濡以沫的再婚夫妻 , 年老生病后儿女不愿赡养记者从村民口中了解得知 , 冯迪华和张顺清是半路夫妻 。 冯迪华的妻子因病去世 , 没有给他留下一儿半女;而张顺清则是丈夫病逝 , 留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 一个女人独自带着四个孩子生活 , 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 后来经人介绍 , 冯迪华认识了张顺清 , 两个人惺惺相惜 , 这才走到了一起 。

当时冯迪华48岁 , 张顺清43岁 , 两个人都不再年轻 。 再加上张顺清带来了四个孩子 , 养育孩子的压力 , 让冯迪华放弃了和张顺清再生儿女 。 冯迪华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工作 , 每月的收入比上不足 , 比下有余 。 每次发工资 , 他都会一分不留地全部交给张顺清 , 由她任意支配 。 冯迪华还是个勤快人 , 下班回到家 , 就帮着张顺清干家务 。 对待四个继子女 , 他也是巴心巴肺的疼爱 。 为了让张顺清的儿子结婚成家 , 两口子省吃俭用 , 盖起了新房 , 把儿媳妇娶进了家门 。 张顺清最小的女儿长大后 , 因为身体不好 , 冯迪华退休时就四处托人 , 让小女儿顶替了他的工作 。

也许是爱屋及乌 , 冯迪华深深爱着张顺清 , 所以对待继子女也是一片真心 。 对于冯迪华的付出 , 张顺清十分的感激 , 她懂得真心换真心的道理 。 在生活上对冯迪华照顾得无微不至 。 两个人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 , 从没有因为家庭琐事红过脸 , 吵过架 , 是村里有名的模范夫妻 。 2020年秋季 , 张顺清不小心跌了一跤 , 自此便瘫痪在床 。 而80岁的冯迪华也患上了心脏病 。 一个老人照顾另外一个老人本身就很吃力 , 更何况都是身体患病的高龄老人 。 冯迪华衣不解带地照顾老伴三个月 , 他感到了力不从心 。 不仅仅是因为他休息不好 , 关键是张顺清也得不到好的护理 。

思来想去 , 冯迪华和老伴儿商量 , 拿出他们省吃俭用的4万块钱 , 交给张顺清的儿女 , 由他们来照顾她 。 张顺清的四个儿女也打成协议 , 每家轮流照顾三个月 。 先是小女儿把她接到了家中 , 但轮到大女儿时 , 她被儿子接到了城里带孩子 , 张顺清只能在二女儿家多待了三个月 。 二女儿见姐姐迟迟不来接母亲 , 她便将张顺清抬到了大女儿家中 , 扔给了大女婿 。 大女婿二话不说 , 直接把张顺清抬回了她自己的家里 , 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 儿子开出赡养条件 , 让母亲与继父离婚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 记者采访了张顺清的四个子女 。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说些什么?大女儿不在家 , 大女婿对记者说 , 妻子身体不好 , 家里孙子要带 , 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 , 根本没有精力再去照顾瘫痪在床的岳母 。

自古养儿防老 , 当年继岳父给儿子盖房娶妻 , 他们现在就该去找儿子养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 女儿没有赡养的义务 。 这是大女婿的言论 , 有着明显的推脱之词 。 张顺清二女儿的言论和大女婿差不多 , 也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 , 没有能力也不方便照顾母亲 。 张顺清的小女儿态度则不同 , 她认为 , 人应该知恩图报 ,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 而她的身体却无法对母亲尽孝 , 她常年吃药 , 照顾自己都吃力 。 在众多子女中 , 小女儿和冯迪华的关系最好 , 因为不能照顾母亲 , 她深感自责 , 并自愿每月拿出400元 , 作为母亲的赡养费 。

冯迪华也证实了小女儿所说的一切 , 他承认小女儿最孝顺 , 也最亲他 , 可惜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 自身难保 , 根本无力再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 。 三个女儿不愿或者不能赡养母亲 , 也是各有各的理由 , 而张顺清儿子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 。 他说 , “孝子不养过堂母”“家有万石粮 , 不养出嫁娘” , 如此迂腐糟粕的言论 , 被他拿出来当挡箭牌 。 后来在记者的劝说下 , 张顺清的儿子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让他的母亲和继父离婚 , 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母亲接回家 。 二是给他4万块钱 , 作为母亲的善后费 。

听了继子的无理要求 , 冯迪华居然都答应了 。 他说自己和老伴辛苦一辈子 , 就只有8万元的积蓄 , 一年前给儿女们了一半 , 如今仅剩下4万 , 他也愿意拿出来 。 他每月有900元的退休金 , 可以养活自己 。 至于和老伴离婚 , 冯迪华有些犹豫 。 沉思了一会儿 , 他抱着张顺清痛哭起来 , “清妹子 , 为了你有人管 , 我们就离了吧!”张顺清含泪点了点头 。 一对相濡以沫33年的夫妻 , 最终因为赡养的问题 , 被儿女逼迫着分手 , 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再起波澜 , 赡养老母继续讨价还价冯迪华答应了继子的所有要求 , 但几天之后 , 继子又反悔了 。 他说母亲嫁给冯迪华三十多年 , 为他洗衣做饭收拾家务 , 像保姆一样 , 就算离婚 , 冯迪华也应该把这么多年的保姆费算清楚 , 一次性付给他 。 在继子的眼里 , 夫妻之间的相互付出 , 居然变质成了利益交换!为此 , 冯迪华与继子发生了争执 , 他觉得继子是在变着花样地索要金钱 , 他愤怒地指责继子忘恩负义 , 丧尽天良 。 双方争论不休 , 后来在记者的调解下 , 继子又提出在4万元的基础上 , 另外再加9000元 。

冯迪华的积蓄已经被掏空 , 他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 , 满足继子的条件 。 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 那就是为了让老伴儿有个妥善的安置 , 晚年得到悉心的照顾 。 但他是否想过 , 即便继子同意接走张顺清 , 她的晚年就一定会被善待吗?还有冯迪华本人 , 他已经81岁的高龄 , 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 , 又没有了积蓄 , 他今后的养老该怎么办?也许冯迪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至于未来 , 他并没有太多的期望 。 冯迪华凑够了继子索要的49000元 , 就等着他上门接老伴儿 , 但几天过去了 , 继子依旧没有登门 。 即便记者联系到了当地妇联 , 继子的态度依旧强硬 , 他让冯迪华走司法程序 , 到时候法院怎么判 , 他都接受 。

继子看似合情合理的推脱 , 却留给老人了漫长的等待 , 不知道他们能否坚持到那一天?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结语有人说 , 半路夫妻都是贼 , 相互提防 。 但冯迪华和张顺清之间的爱情 ,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 恩爱到了白头 。 她们的这段真挚情义感动了村民 , 感动了邻居 , 却没有感动他们的儿女 。 在老来无助之际 , 显得那般凄凉 。 百善孝为先 , 养育之恩大于天 , 不仅仅是局限于生物学的父母 , 养父母也一样 。 善待老人 , 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儿女在做表率 , 上行下效 , 代代相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愿天下老人都能够颐养天年 , 被儿孙善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