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文章图片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看到一段玩茶视频 。
“手头这泡老树梅占韵很好 , 就是香气不显 , 刚好手边有一泡花香不错的瑞香 , 各放一半到盖碗里 , 合泡出来的头5道茶汤真的很不错……”
看完这样的分享 , 估计很多人会跃跃欲试 。
啥也别说了 , 先试试看 。
反正 , 自己手头也有茶 , 浪费一、两泡不算什么 。
反正 , 原本一板一眼的独立冲泡法 , 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 视频中的混泡玩法倒是看着有意思 。
反正 , 这个操作堪称0难度啊 。
一点也不难学 。

不就是五五开嘛 , 各放一半就行 。
图的就是一个新鲜感 。
选一泡汤感好 , 香气不显的茶 , 再找一泡香气馥郁的品种茶 。
两两合拼 , 就能碰撞出新口味 。
从执着专研角度看 , 除了对半混搭 。
还有四六、三七、二八的比例 , 可以轮流尝试 。
总而言之 , 周末到了 , 好茶喝腻歪了 , 起了小叛逆的心思 , 就想着折腾起来 。

《2》
生活的意义 , 就在于不断折腾 。
才能显得生命力满满 , 斗志无穷 。
再说 , 反正是自己花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茶 , 想怎样“花式混泡” , 都是个人自由 。
我的地盘 , 我做主 。
我的好茶 , 我做主 。
就算最后 , 混搭出一杯暗黑风的怪味料理 , 那自己也认了 。
图个过程有趣呗 。
大家如果认同这样的喝茶想法 , 并且趁着周末有闲暇 , 也想着亲自捣腾一番 , 感受岩茶混泡的乐趣 。
那么 , 麻花也不好拦着大家 。

不过 , 先声明一点 。
按我们的观点 , 好茶不主张随意混饮 。
鸡尾酒式混泡法 , 慎选 。
如果实在好奇 , 并且亲自尝试了一番 。
那么 , 别忘了回来留言反馈 , 分享心得 。
毕竟 , 摸着石头过河 。
有些事情 , 总要试过一回才能心服口服 。

《3》
先公布下预测 。
如果猜测不出错 , 茶友们在自行跨界泡茶的大胆尝试后 , 收获不到惊艳茶味 。
十有八九的结果是 , 1+1<2 。
还没有原来独立区分 , 单独冲泡来得好喝 。
剩下一两成的切身感受则是 , 不难喝 , 也谈不上多好喝 。 就是觉得新奇好玩 , 略带一些些古怪风味 。
然而 , 问题又来了 。
同时剪开两泡岩茶 , 各取一半 。
剩下的半包茶 , 还敞着口 。
哪怕用封口夹 , 夹紧开口 , 但也管用不了几天 , 剩下来的茶叶容易跑气 。
还是尽早找机会泡掉 , 才是上选 。

不过 , 问题又又出现了 。
若是上一回 , 两泡茶55对半合泡的大胆尝试 , 混合出了奇葩口味 , 实验失败 。
那么 , 剩下的这些半包半包的茶 , 如何是好 。
眼见对半混泡 , 此路不通 。
难不成 , 单次只泡半包茶?
110毫升的盖碗 , 投入半泡大约4克的茶 。
投茶减半 , 哪能泡出醇厚饱满、汤感厚度有保障的稠滑香汤?
最终结果 , 显而易见 , 两方面都不是良选 。
到头来 , 还是得白白搭进去两泡好茶 。

《4》
一方面 , 按耐不住好奇心理 , 打算尝试 。
另一方面 , 又担心造成浪费 。
一正一反的矛盾心理 , 在脑海间不断纠结 。
此时 , 倒是有个对症妙方 。
即 , 别在盖碗内直接投茶混搭冲泡 。
找出两套茶具(盖碗、公道杯、小茶杯) , 分别洗干净 , 摆在桌面备用 。
接着 , 按照常规冲泡方法 。
直接对冲 , 让两款茶同台竞技 , 打擂台 。
喝茶时 , 优先按照平日最习惯的方式 , 独立区分品尝 。

先将注意力 , 放在单品方面 。
体验一泡岩茶的香气、滋味、韵味 。
兰花香是否清晰、焦糖香是否落水、茶汤滋味是否多元、汤感是薄还是厚、有没有回甘生津……
独立品尝后 , 再去混饮 。
混泡混饮 , 倒用不着直接牺牲两泡好茶 。
让盖碗里面的茶 , 保持单间待遇 。
紧接着先单品 , 再将两个公道杯内喝剩下的茶汤二合一混合 , 轻轻摇匀 。
如此 , 既能感受单品风味 , 又能满足混饮好奇心理 。
一举两得 , 岂不是双赢?

《5》
有一个故事 ,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
出处是《韩非子》 。
原文如下:


“齐宣王使人吹竽 , 必三百人 。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 宣王说之 。 廪食以数百人 。 宣王死 , 湣王立 , 好一一听之 , 处士逃 。 ”
这段文言就不必翻译了 , 因为大家都看过简易版的滥竽充数故事 。
麻花始终觉得 , 喝岩茶 , 单品才是主流 。
若是开篇里 , “混搭出惊喜”的饮茶尝试 , 当真有那么出彩的效果 。
那么 , 它一早就在圈内红遍了 。
何必等到现在 , 还是默默无闻 , 处于边缘小众行为?

这就说明了 , 这样的尝试 , 已有无数人翻了车 。
用亲身尝试得到答案验证 , 将岩茶混泡 , 茶味多数越喝越古怪 。
而盖碗泡茶 , 独立冲泡 , 一次一袋、沸水冲泡、沥干茶汤等经典泡茶流程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 , 那都是老茶客们口口相传的经验总结!
实践出真知的说法 , 历来不假 。
另外 , 麻花还要给大家提个醒:
当你连一款茶的单品滋味还没弄明白时 , 别心急着去尝试大合奏 。

万一“遇茶不淑” , 遇上的是劣质茶 , 香气寡淡 , 茶味苦涩 , 一点也不好喝 。
独立冲泡 , 很快就会暴露出缺陷 。
但是 , 换成大合奏式表演 , 加入一泡特别好的正岩茶进去 。
顿时变得有香、有水、有韵味 。
喝到最终的混搭尝试 , 你或许会觉得 , 这样的混搭结果勉强还算过得去 。
谁能想得到 , 背后真相竟然是 , 一款劣质茶凭一己之力 , 成功拉低了一泡好茶的惊艳水准!
从接近满分的精彩风味展现 , 变成平庸无奇的七八十分 。
SO哪怕是出于好奇 , 打算尝试混泡 。
也别忘了老前辈给出了那一句提醒——知己知彼 , 百战百胜 。


《6》
前几天 , 刚刚分享过岩茶的拼配门道 。
简单理解 , 岩茶的拼配 , 远没有那么简单 。
不是随意混搭 , 就算拼配 。
普通茶友在家泡岩茶时 , 突发奇想 , 一时兴起 , 将买入手的肉桂、水仙放进一个盖碗内冲泡 。
这样做 , 只是混搭混饮 , 不算拼配 。
武夷岩茶的拼配是一项技术活 , 要求“先拼后配” 。
先大量试茶 , 反复调试 , 得出理想的配方后 , 再去按方子抓药 。
依照配方 , 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最终做出来的 , 才能叫拼配大红袍 。


考虑到岩茶成品的火功要一致 , 岩茶拼配时为了不露马脚 , 最好选在焙火之前确认配方 。
然后 , 将多种茶合理拼配在一起 , 再去进行焙火 。
做出来的茶 , 火功一致 , 才不至于叶底花杂!
武夷岩茶里 , 历来崇尚一茶一味 。
一个山场 , 一个味 。
一个师傅 , 一个味 。
一个品种 , 一个味 。
好岩茶 , 本就不可多得 。
喝茶时 , 还是老老实实独立冲泡 , 茶味更好 。
随意大杂烩混泡 , 未免可惜了好茶 。
原创不易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 , 请帮忙点个赞 。
关注【小陈茶事】 , 了解更多白茶 , 岩茶的知识!
【普通茶客可以在家尝试拼配岩茶吗?两款岩茶混着喝,味道如何?】小陈茶事村姑陈 , 专栏写手 , 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 , 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 , 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