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继续“动态清零”了?背后有四个原因

为什么不继续“动态清零”了?背后有四个原因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不继续“动态清零”了?背后有四个原因】为什么不继续“动态清零”了?背后有四个原因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不继续“动态清零”了?背后有四个原因

文章图片


导语
有句话叫作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在过去三年间 , 为了能够守护民众免遭新冠病毒侵害 , 我国宁可牺牲经济发展良机 , 也在持续投入巨资维持“动态清零” 。 然而当时却有无数人嚷着要“放开” , 如今真的放开了 , 人们才知道昔日的平静 , 是国家付出了多大努力才维持住的!

这段时间 , 有不少网友开始怀念过去三年的“严格防疫” , 至少在“动态清零”、全民核酸的时代里 , 人们能够迅速地掌握疫情发展状况 , 也可以放心地出门 。 但当前 , 不封了、不测了、不限制了 , 人们反而变得战战兢兢了 。
那么 , “严格防疫”既然带来如此之多的好处 , 为什么在病毒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时候 , 我国开始选择防疫“放开” , 不再继续坚持“动态清零”呢?这背后的四个原因很关键 。

原因一:财政压力持续增加
互联网上有句话:我们活得轻松 , 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 , 疫情防控问题上 , 我国老百姓经历和承担的很多 , 但国家经历和承担的更多 。 免费治疗、免费疫苗、免费核酸 , 部分城市的免费隔离、建造方舱 , 这一切都是由国家财政支出 。
在国外疫苗炒到数千美元一支的时候 , 我国正在提倡民众免费接种;在国外新冠重症无法得到妥善治疗的时候 , 我国举全国之力做全民免费核酸 , 进行阳性筛查 , 提供集中隔离、重症治疗 , 甚至把新冠治疗纳入医保 。

根据数据统计 , 仅2022年1-10月 , 我国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就已经达到了20.63万亿 , 而这还仅仅是今年前10个月的支出 。 眼下各级地方财政状况都不容乐观 , 这也在催促着我国在恰当的时机 , 做出疫情防控放开的决定 。
原因二:民生压力正在急剧增加
在国家财政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 , 严格防疫防控也的确给国民民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在“动态清零”政策执行期间 , 区域封控、防疫“限行”等导致工厂生产、企业经营难以有序开展 , 不少企业因为经营困难而选择裁员 , 有人失业、有人收入不稳定 , 但房贷、车贷、生活开支却很难减少、延缓 , 处于双向夹击之下的民众因此而苦闷 。

这也是在我国严格防疫期间 , 有一部分难以承担生活之重的民众希望我国也能够像外国一样“躺平”的重要原因 。 在充分地考量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之后 , 我国先是出台了“二十条” , 后又出台了“新十条” , 循序渐进地实现放开 。
原因三:新冠病毒毒性下降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 因奥密克戎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并不多 , 相较于阿尔法和德尔塔两代新冠病毒 , 奥密克戎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下降 。 美、日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后死亡率大约在0.055%~0.763% , 我国上海因奥密克戎感染而出现的直接、间接死亡仅为0.0178% , 相较于新冠爆发初期大大减弱 。

当前在我国境内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就是奥密克戎 , 尽管传播快、感染率高 , 但感染后的反应更类似于流感 , 多数人都能够凭借免疫力抵抗住病毒侵扰 。 眼下采取全民严格防疫的必要性已经不大 , 反而是将更多的医疗资源投放在重点人群上显得更有必要 。 这也是我国选择逐步“放开”的原因 。
原因四:国际大环境影响
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进入到全面放开阶段 , 连世界卫生组织也打算宣布疫情结束 , 很显然未来针对新冠疫情进行严格防疫已经不符合国际大环境需要 。 倘若我国在世卫组织宣布疫情结束时仍然采取严格防疫措施 , 难免会被世卫组织定义为疫情国家 , 这将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

从“新十条”落地执行后 , 我国大量贸易厂商第一时间扎堆前往国外抢订单上就能够看得出来 , 企业期待国家防疫开放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 倘若继续严格防疫 , 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
结语
严格防疫的三年时间里 , 国家付出了很难计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在病毒毒性较大的时候 , 国家硬是扛着财政压力、民生压力坚持严格防疫 , 眼下决定防疫放开的前提是新冠病毒毒性下降 , 不会大面积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危 。 诚如上文所说 , 国家为我们负重前行3年时间 , 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 如今防疫放开 , 我们是时候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了 。 希望大家同心协力能够快速度过防疫过渡期 , 让我们真正远离病毒的侵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