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概念 什么是管理体系

一、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概念和意义
检验机构的管理体系系统地控制可能影响检验和试验质量的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因素,以及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实际上是贯彻管理体系文件,实施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保持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
2017年10月16日,中国国家认监委发布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和认证能力评价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一般要求》(以下简称《一般要求》),明确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实施和完善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当将其方针、制度、计划、程序和指令制定成文件并传达至相关部门 。
二,建立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
1.建立管理体系的要求
首先要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认可管理办法》、《通用要求》和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逐条核对条款,确保所有要素的全覆盖 。其次,要充分结合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其工作范围、工种、工作量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第三,已建立的管理体系应能使其达到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质量所需程序的目的 。第四,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有效性和适应性 。第五,管理体系所涉及的方针、制度、规范、程序、方法、标准和记录应形成文件,形成管理体系文件 。六、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记录控制、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2.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 。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包括四个方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 。
质量手册是第一级文件,按照总要求、各领域的补充要求和规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管理体系的要素、职责和方式进行总体描述 。也是检验检测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和行为准则,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主要供管理层使用 。
文件是质量手册的二级文件和支持文件 。它将质量手册的纲领性内容转化为各部门的具体职能活动,形成书面规定,在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供各部门使用 。
作业指导书是第三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是指导某项具体活动或过程的文件,如设备分析方法、操作规程或细则等 。,主要供一线人员使用 。
统一记录是第四级文件,用于记录活动的状态和取得的成果 。也是证明检验活动和追溯检验和试验全过程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
一般大中型组织需要采用四个文档级别,而中小型组织也可以将作业指导书和统一记录合并为三个级别的三级文档 。
3.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要求
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应具有规范性、唯一性和适用性的特点 。检验检测机构在满足通用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相应领域的补充要求和自身业务领域及特点,进行转换 。他们不能照搬所有条款,也不能简单套用其他机构的模式,更不能把不切实际的做法写进文件 。务必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了什么就做什么,做了什么就记住什么”,这是编写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检查机构可本着“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效协调、简单适用、全员参与”的原则,成立专门的编写小组,鼓励每一位员工积极参与编写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分工合理的管理体系文件,以保证文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以最简单易懂、易于使用的形式确定下来,便于以后的实施、检查和记录 。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在满足上述三个特点、一个基本要求和五个原则的前提下编制文件 。
管理文件的编制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双面展开三种方法 。各检验检测机构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自上而下的编写方法,即按照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统一记录的顺序进行编写,有利于上一级文件与下一级文件的衔接,但对编写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编写时间较长 。自下而上的编写方法,即基础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按顺序编写,更适合原始管理基础较好的组织 。两边延伸的编写方法,即先编写程序文件,再编写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有利于将总要求和补充要求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也可以缩短编写时间 。
4.与时俱进,适应新要求,及时修订现行管理制度 。
对于已经建立管理体系的组织,为了确保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满足资格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新的发展 。与2016版《通用要求》相比,变化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聘用工作人员、租用仪器设备、变更分包要求、使用新方法、分析不确定性要求、增加多项质量控制措施、发行人签字形式多样化、变更检测报告内容标注和声明要求 。在了解和掌握这些新要求的基础上,及时修订现行管理制度,保证其适应性和连续性 。
第三,如何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管理层的关注和支持
建立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而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完善 。组织的管理层是组织的决策者和领导核心 。他们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步调一致 。他们强调,管理体系文件一经颁布,就要坚决不打折扣地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承担责任,履行相应的职责,杜绝任何违规行为,更不能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管理体系的执行畅通无阻 。
2.组织宣传培训,强调全员参与 。
各级人员是检验检测机构的基础 。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建立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熟悉自己在建立管理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认识到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人人有责,而不是组织领导或少数质量管理人员的事 。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够积极响应和参与,具有较高的质量意识 。他们能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做到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中所写的,并把文件的内容和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 。
3.专注于日常质量监督-做和记录 。
做你写过的,记住你做过的 。为确保抽样、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应重点加大对检验和检测各环节的控制,做好日常质量监督,确保质量控制,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 。日常质量监督的重点可围绕“人、机、料、法、环境、测量”六个方面来检查检验检测人员的初始和持续技术能力,将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 。还可以在各个部门任命质量监督员,具体从资源保障、实验室环境条件、实验用水和试剂、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样品采集、分析管理、标准物质管理、仪器和标准物质的周期检定、原始记录和报告的量值溯源、规范和三级审核、仪器设备档案和人员档案管理、文件控制和管理等方面进行 。,并仔细比较管理体系文件中所写的内容 。
这里要特别强调“记住”的重要性 。记录是为了阐明获得的结果或提供已完成活动的证实文件 。所有的工作都要有当时的记录,即要符合“原创”的特征,又要保证信息的完整充分,满足客观证据、可追溯性、可重复性的要求,保证“有迹可循、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
4.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管理评审-检查和改变 。
查你记得的,改你做错的 。管理验证主要包括内部审核和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的重点是检查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主要检查管理体系文件与相应领域的一般要求和补充要求之间的“文件对文件的符合性”,以及组织的实际运行与其管理体系文件之间的“文件对文件的符合性” 。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完善的活动,重点在“检”字上 。成果之一是对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 。
管理评审的重点是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充分性,即评价管理体系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满足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和期望的能力 。突出“评价”二字,其结果往往形成决策意见,对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只有开展切实有效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才能及时发现不符合项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尽早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做到“标本兼治”、“防患于未然”,防止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真正确保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 。
四 。结束语
【管理体系概念 什么是管理体系】检验机构的产品是数据,掌握数据的质量归根到底就是掌握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 。目前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都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其运行效果 。检验机构要想取信于公众,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严格按照管理体系文件中所写的去做,记住所做的,检查所写的,更改所检查的,使检验活动的各个方面始终处于令人满意的受控状态,确保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能够持续满足资质认证的条件和要求, 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从而有信心和能力发布真实的、适应性强的文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