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冬季中暑

冬天中暑(冬天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这几天,杭州阳光明媚,春风吹拂,许多人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
这样的天气,有的人脱下了冬装,有的人“中暑”,体温达到了40多度 。
昨天上午,家住城北的九旬老太郭奶奶因发烧昏迷,被120救护车紧急送往杭州市中医院丁桥医院急诊科 。
郭奶奶的体温高达40.8℃,心跳最快达到每分钟140次 。
这和中暑的症状很像 。
医生询问了儿子的情况后,得知郭奶奶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卧床 。前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怕老太太冷,不仅给她盖了厚被子,还开了电热毯,忘记关了 。
结果第二天早上,老太太就热的昏迷了...
郭奶奶冬天确实是“中暑”了,而“惹事”的正是电热毯 。
医生贾政立即给郭奶奶做了降温、补液、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 。目前奶奶病情稳定,下午体温心跳都已恢复正常 。
这种天气,为什么会出现“中暑”的症状?
其实只要条件完备,冬天“中暑”也不是不可能 。即使温度不高,只要人体处于湿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产热增加、散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中暑 。
发病的关键不是天气,而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罢工了,所以防中暑不是夏天的专利,而是一年四季都要注意的事情 。
春天中暑的痛苦几乎等同于夏天冻伤的感觉 。虽然很难想象,但这样的疾病确实存在 。
“冬季中暑”多发生在老年人或婴幼儿身上 。患者常表现为持续高热无汗、血压升高、意识模糊、呼吸急促,体温可达40℃以上,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此外,2-10个月大的宝宝还会经常发生冬季中暑,这种情况被称为“冬季宝宝捂热综合征” 。患儿主要表现为高热,可达42℃以上,伴有抽搐、吐奶、口唇发青、昏迷、呼吸衰竭 。
“冬天中暑”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家人的“错误照顾”——因为怕老人冬天着凉,给他们多穿衣服,盖防暑 。此外,冬季关闭房间、关闭窗户时,室内空空气流通不好,营造了一个“人造夏天”的环境,使患者体温不断升高 。当他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在高烧了 。
而婴幼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 。过分温暖会影响宝宝散热 。产热散热不协调,会导致宝宝高烧不退,导致内环境和代谢失衡 。长期高烧会损伤宝宝的脑组织,造成永久性损伤或功能障碍 。除了以上两类人群,患有慢性病、肥胖、孕产妇、过度疲劳以及出现干扰机体热适应症状的人群,也属于冬季中暑的高危人群 。
防患于未然,记住这些“防暑”措施 。
当发现家属有头晕、心慌、口渴等早期“中暑”症状时,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适当解开患者衣服扣子帮助降温,并用冰块和湿毛巾给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主要动脉降温 。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建议喝几次淡盐水 。一般每次喝200ml,间隔10分钟 。轻度“中暑”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一般观察两小时即可恢复正常 。若两小时后症状仍无改善,体温仍在38℃以上,如有热性抽筋(小腿抽筋)、休克、昏迷等应立即送医 。
【冬天经常中暑是什么原因 冬季中暑】如果家里的宝宝出现了“冬季中暑”的症状,家长也不要惊慌 。他们应立即掀开被子或远离热源,带宝宝到空空气流通的地方,及时清除鼻腔和口腔分泌物 。对于病情较轻的孩子,擦干汗水,更换湿衣服 。如果病情严重,建议立即送医 。途中注意不要把孩子的头捂得太紧,以免缺氧窒息的情况再次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