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蒸云梦泽(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中下游的长江 , 两处大折弯都出现了我国数一数二的淡水湖 , 其中 , 说起洞庭湖 ,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就会朗朗上口 , 再者会是“衔远山 , 吞长江 ,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 气象万千” , 其实 , 洞庭湖不是“云梦泽”的残迹 , 它们之间是没有直接继承关系的 。
文章插图
洞庭湖是湖南的地理名片 , 是极为重要的湿地资源 , 作为连通长江的吞吐型湖泊 , 洞庭湖总是被密切关注着 , 当然人们关注的层面相比于古代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 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已经退居其次 , 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演变趋势——洞庭湖还能留存多久?
既然想看洞庭湖的未来 , 就得正确认识洞庭湖的过去 , 下面 , 以地理、地质考察研究结果为主、古代文献为辅 , 一起来看洞庭湖从哪里来 , 将向往何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盆地老 , 成湖新
洞庭盆地是洞庭湖发育的地质基础 , 它于古生代白垩纪初期开始形成 , 此时正值燕山运动晚期 , 剧烈的造山运动使盆地的东、南、西三面相继隆升 , 或成丘陵 , 或成山脉 , 断陷的地带就是后来洞庭盆地 。
地球有四十多亿年 , 洞庭盆地开始形成距今不过一亿两三千万年 , 相对于地球 , 它是年轻的 , 但相对于人类 , 洞庭盆地是古老的;新生代古近纪时 , 洞庭盆地继续沉陷 , 到了新近纪 , 盆地边部构造回升 , 巨厚的碎屑沉积填充在盆地中 , 此时的洞庭盆地仍然没有湖泊发育 。
到了第四纪更新世时 , 洞庭湖盆地仍然是水流深切、河网交错的平原 , 华容隆起的存在 , 使洞庭盆地与江汉平原在地质构造上是独立的;进入全新世后 , 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 , 洞庭盆地才出现了泛滥平原的地貌 , 由此给新石器时代的先人们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活动场所 。
文章插图
洞庭湖的出现已经是比较晚近的事了 , 即使是东洞庭湖 , 现代的淤泥层之下还是河流相沉积物 , 表明早先的这里是河流摆动地带 , 或是河间洼地湖 , 碳十四测年显示成湖年代下限不超过一万年 , 可以说洞庭湖的成湖是新近的 。
从洞庭之野到洞庭湖
湖区的安乡、沅江、南县和大通湖、漉湖、钱粮湖一带 , 普遍发现了先人遗址 , 在地下2-7米左右的地方发现的石器甚多 , 正是因为那时的先人喜欢在河流旁边的二级阶地上居住 , 这样便于取水 , 又能避免洪水侵袭 , 也说明了距今4000年及以前 , 洞庭湖区是河网交错的平原 。
这样的地貌或许维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庄子天运》中就有“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的说法 , 庄子是战国中期的人物 , 其时的“野”既指郊野之区 , 也指偏鄙之地 , “洞庭之野”或是洞庭湖区的原野场景 , 或是偏远的洞庭湖区 , 这时的洞庭湖区已经有了泛滥平原的地貌景观 , 原长江水利委员会就调查到洞庭湖区的最老圩堤 , 时间为战国时代 。
文章插图
圩堤是沿江滨湖的人们围湖造田的产物 , 圩堤围住的地方 , 两湖地区称之为“垸”(音yun) , 可以说 , 最迟在春秋时代 , 洞庭湖区的地貌由泛滥平原向湖群演变 , 出现原始洞庭湖 , 战国后它才逐渐扩大 ,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 。
“洞庭湖”从哪里来
春秋到战国中期 , 相关文献中只有“云”或“梦” , 而没有“云梦” , 此时的“云”是专名 , 指汉水东岸今京山县境内的故?国 , “梦”为楚语 , 乃通名 , 仅有地貌含义;“云梦”组合在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出现 , 它既是地名 , 又指地貌 , 但范围不出江汉地区 。
“云梦”被称为“泽”已经是西汉中前期以后了 , 毫无疑问 , 洞庭湖的成湖与所谓的“云梦泽”是没有继承关系的 , 洞庭湖不是“云梦泽”的残存 , 孟浩然的诗应该使用了借代之辞 。
洞庭湖得名于“洞庭之山” , 《山海经中山经》说“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 , 位于“江渊”(河流回水区域 , 东洞庭湖最早的湖泊水体)和长江交汇地带(或为今天的君山) , 屈原的《九歌》中有“洞庭” , 即“洞庭波兮木叶下” 。
文章插图
有洞庭之山方有“洞庭之野” , 洞庭之野中的大湖即为洞庭湖 ,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直接言明“湖即洞庭湖也” , “凡此四水 , 同注洞庭 , 北会大江” , 四水就是湘江、沅江、资水、澧水 , 接着他又写道“湖水广圆五百余里 , 日月若出没与其中” , 其实郦道元没有到过洞庭湖 , 应该是综合他人关于洞庭湖的记载而写的 , 这时的洞庭湖仍处在扩大过程中 。
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的扩大 , 固然与洞庭湖区沉降有一定的联系 , 但本质上洞庭湖非构造湖 , 所以洞庭湖的变迁 , 与荆江的发育过程 , 及四水变化息息相关 , 就说荆江 , 在缺乏大堤控制江水形势时 , 一旦河水泛滥 , 就向两岸漫溢 , 呈泛滥平原特征 , 公元450-524年 , 荆江南岸的太平、调弦两口溃决 , 江水进入洞庭湖区 , 极大干扰了洞庭湖水系 。
唐朝后期到清朝前期 , 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 所以唐诗宋词中的洞庭湖非常广阔 , 一眼望去浩瀚无边 , 有《岳阳楼记》中的“北通巫峡 , 南极潇湘”之景观 , 洪水季节更甚 , 唐末至北宋 , 洞庭湖区的沉降速度加快 , 导致江水从岳阳城江口向南倒灌洞庭湖 , 五代的《北梦琐言》、北宋的《岳阳甲志》和《岳阳风土记》皆有描述 。
文章插图
浩浩汤汤
江水倒灌给洞庭湖区带来水量的同时 , 也输入了大量的泥沙 , 泥沙在湖底淤积 , 使湖水深度减小 , 最后导致了汛期时洞庭湖水面大为扩展 , 洞庭湖群连成一体 , 《资治通鉴》注引《巴陵志》有“(洞庭湖)西吞赤沙(湖) , 南连青草(湖) , 横亘七八百里”这一的景象 , 《太平寰宇记》也有描述 。
湖泊淤浅、水面扩大的同时 , 人口也在增加 , 北宋时 , 洞庭湖区已经出现了围垸造田;到了元代 , 重开荆江南岸的杨林、宋穴、调弦三口 , 江水大量涌入洞庭湖区 , 加上四水的含沙量也增加 , 淤出的陆地增加 , 围垸造田更加简单 。
文章插图
洞庭湖之夏
明代 , 大规模的围垸造田在洞庭湖区开启 , 形成了湖泊淤浅→围垸造田→容蓄量减少→水位上升→水淹圩垸→湖泊淤浅恶性循环 , 这样在短时间内 , 既让洞庭湖水面扩大 , 也为洞庭湖的萎缩埋下了伏笔 。
洞庭湖上的舟船
明代有大规模围垸造田的现象 , 但洞庭湖水面并未明显减少 , 汛期时还扩大了 , 嘉靖年间的《常德府志地理志》说“每岁夏秋之交 , 湖水泛滥 , 方八九百里” , 明尺的“方八九百里”约等于6000-7000平方公里 , 罗洪先《广舆图》的洞庭湖大小也应该在这范围内 , 洞庭湖全盛时期或许就在16世纪的明朝中期 。
洞庭湖到哪里去
明末清初 , 洞庭湖水面有所减少 , 变化趋势是容蓄量、水面变小 , 康熙末年的《大清一统舆图》上 , 洞庭湖的水面在4000-5000平方公里之间;到了19世纪中期 , 荆江南岸大堤在藕池(1852年、1860年)和松滋(1870年)溃口 , 太平、松滋、藕池、调弦出现了江水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 。
文章插图
这不仅造成了洞庭湖水沙失去平衡 , 湖底泥沙淤积的速度远快于地质沉降速度 , 洞庭湖水面一度增加 , 在5000-6000平方公里之间 , 只是此景不长 , 随后100年中 , 泥沙快速淤积 , 湖面逐渐淤高 , 加上人工围垦 , 洞庭湖水面急剧减少到2740平方公里 ,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称号落到了鄱阳湖 。
丰水期时湖天相接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 , 三峡工程的运行 , 长江的来沙量已然减少 , 未来的洞庭湖盈缩 , 会在于洞庭湖区的地质升降 , 也会在于四水来沙量和人们对湖泊的利用态度 , 利用湖滨、湖水发展先进农业、养殖业也好 , 利用湖泊调洪、航运也罢 , 只有把握吞吐型湖泊演变规律 , 真正理顺人湖关系 , 因势利导 , 洞庭湖才能陪伴我们更长的时间 。
文章插图
岳阳的国际码头
洞庭湖伴随着长江、四水的变化而演化 , 它是通江的吞吐型湖泊 , 这些吞吐型湖泊的最终命运是消亡 , 人类的力量可以加快或减缓这一过程 , 洞庭湖对湖南的重要性、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都是不言而喻 , 它并非一城一地的私家池塘 , 而是大家共同的珍宝 , 伴随着综合治理的推进和落实 , 希望能缓解它的生态危机 。
文章插图
岳阳楼与洞庭湖
洞庭湖滨的岳阳楼 , 留下了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情怀 , 对于洞庭湖的未来 , 更应该记得杜牧的警世之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唯有如此 , 才能守住美丽的家园 。
推荐阅读
- 夫妻吵架后应该怎么办 妻子生气就往娘家跑怎么办
- 一文详解MACD指标 macd指标详解
- 阿巴阿巴阿巴什么意思 阿巴阿巴阿巴是什么梗
- 有关阅读笔记怎么做
- 喝奶昔瘦了不再喝会不会反弹 康宝莱一月能瘦10斤吗
- 农村宅基地分家协议书怎么写 分家协议
- 扇贝怎么做好吃又简单_扇贝的正确吃法
- 6大顶级“种马”网络小说,每一本都是回忆! 种马小说网
- 全球10大最高建筑 世界上最高的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