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大爆炸

我搓了搓被液晶屏上数百行代码弄花的眼睛,抬头看了看对面桌以七歪八扭的姿势做作业的儿子,突然觉得人类引以为傲的知识大爆炸带来的并不都是好处。
诚然,知识大爆炸给人类整体带来了现代文明,但对个体而言,却带来了学习的难度。比如,在祖冲之那个年代,知道勾三股四弦五就是大数学家了,但现在勾股定理只是小学奥数的初级题目。又比如,我小时候可以下田抓青蛙上树掏鸟蛋,但我儿子只能在各个课外活动班间奔波。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学习的技能、方式及能力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变化,而需要学习的东西却呈指数增长。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里有一段描述: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知识大爆炸】“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们开始也不相信,但反复核实过。”


知识大爆炸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外星人肯定会诧异人类的信息吸收方式。比特级别的学习速度对于浩瀚的知识海洋肯定是力不从心的。而以复制粘贴为本能的人工智能,其学习速度远远超过人类本身。所以人工智能一旦觉醒,人类必将沦为大熊猫。


知识大爆炸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打个哈欠,一摇三摆地走到洗手间,望着镜子里我那双熬夜的熊猫眼:靠,你个衰仔,人类的命运关你屁事,还是想想你那一屁股房贷吧---听说银行又加息了......



知识大爆炸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