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现在?你在做“神么”O_o()

王烁在他的课程里,推荐了一本书,叫《历史的教训》。那王烁老师在这本书里读出了什么呢?读出了关于历史的两个误解。

历史的现在?你在做“神么”O_o()
文章图片
尊重历史,相信未来!
第一个误解,就是我们觉得,历史是有规律的,那些治乱兴亡的背后,都可以总结出原因,然后就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要不,怎么司马光给那部书起名叫《资治通鉴》呢?过去这么说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古代社会的变化比较缓慢,一代人的经验当然可以分享给下一代使用。
但是,如果从比较大的尺度来看,所谓“鉴往知来”确实不太成立。
比如,我们就提到过,现在历史学界的研究就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和气候变化中的小冰期有关的,和南美洲银矿枯竭,导致的通货紧缩也是有关的。你看,这种强烈影响历史的因素,从《资治通鉴》上是看不到的。历史展开的过程往往是出其不意的。所以鸦片战争之后的李鸿章才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王烁老师曾经问过耶鲁历史学教授斯莱德:你们历史学家如此熟知历史,能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斯莱德说了一番很有意思的话。
他说:“我们熟知历史,所以知道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无法直视的黑暗、意料之外的光明。不过,知道这些只能使我们更好地解释现实,并不能使我们更好地预测未来。未来没有什么会必然发生,因为不知道哪只蝴蝶会怎样扇动翅膀。熟知历史,使我们知道人这种动物能干得出什么事来,使我们对未来更有想象力。普通人要么不够了解历史,要么遗忘了历史,于是失去了对未来的想象力。”
你看,读历史不是为了知道未来,而是为了理解现实,并对未来保持想象力。
那读历史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了呢?我们都知道,过去二百年现代化的历程,对人类文明面貌的改造实在是太大了。就拿财富效应来说,过去一百年的积累,可能是之前几千年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看历史还有什么用?
哎,这么说也不对。这是王烁老师这节课对我的另一个启发。
他说,养成一种“历史感“很重要。什么是历史感?我理解,就是回到历史上每一个人,每一代人的当时处境里去,重新理解那些活过、挣扎过、死掉的人们在当时所面临的约束下所取得的成就。
只有这样看,你才会看到一个真实的现代文明。人类文明的爆发,确实是在过去200年,但是就像第五个包子你吃饱了,但是前四个包子并不是没有用一样。
《历史的教训》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我给大家念一下:
“我们今天所传承的遗产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它比伯里克利的丰富,因为包含了他以后的希腊文化精华;比达芬奇的丰富,因为包含文艺复兴的其他巨匠;比伏尔泰的丰富,因为包含了全部启蒙运动的结晶。如果历史有进步可言,那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时比前人更健康,更美好,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降生于更丰厚的遗产之中,被更高的底座托起,以此前知识和艺术的全部成就为基,随着它上升。所谓历史,就是这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而所谓进步,就是它的拓展、保存、传承和使用。”
说得多好。我还想再引申一下,培养历史感的重要意义。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我们怎么理解一个事物呢?比如,我眼前的这部电脑。我要理解它,并不只是要知道它本身。其实我作为一个文科生,对它内部的元器件、运算机理、软件算法等等了解并不足够多。我只是会用而已。
而我敢说,我了解这部电脑是为啥?因为我了解它和世界的关系。我知道它是苹果公司出品的,我知道它里面存储了什么文件。我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文件。我带它去过什么地方。我通过它能干什么。等等。
其实,理解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光知道它本身的样子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它和世界的联系。但是,只关注它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是不够的,我还要知道它和不同时间点上的人物和事件的联系。就像我为什么要买这台苹果电脑。因为我知道苹果公司的历史,因为我喜欢乔布斯等等。你看,历史不是过去了的人和事实,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历史是深度嵌入到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中的。这就是历史感的作用。
再举个例子,猫和狗,虽然都是人类的宠物,但为什么狗和人类的关系就更加亲近,而猫和主人就有点若即若离呢?简单地理解,就是这两个物种基因不同啊。但是,如果你去了解这两种动物被人类驯化的历史的话,你就会知道原因不这么简单。
狗被人类驯化得特别早,大概距今几万年。那是什么时候?人类还处在狩猎采集时代,食物资源非常匮乏。狗要想成为人类的协作伙伴,必须提供独特的价值,看家护院帮助打猎之外,还必须特别忠诚,这个协作关系才能稳定嘛。在狗看来,人是提供食物和生存的主人。
但是猫是什么时候被驯化的?距今大概一万年,也就是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农耕社会之后。食物资源已经没有那么匮乏了。为什么要驯化猫,因为粮食多了,养猫捉老鼠啊。
在猫的角度来说,食物是由自己捕捉的,只是和人类建立了共存的互利关系。所以,猫为什么要对人类那么忠诚呢?
知道了这段历史,你再看猫、狗和人类的关系,理解是不是就更深入了?
那又出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借助历史感来理解现实呢?难道仅仅为了满足求知欲?不是,理解现实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茅台酒的股票,一直都涨的非常好,即使在白酒消费已经开始下降的今天,茅台酒的股票仍然很坚挺。好,现在你要投资股市,你要不要买这只股票?它现在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是会更高呢?还是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如果你去做现实的分析,分析这根线那根线,看企业的盈利表现,看行业数据,都没有什么用。你必须还要有一个历史的观察角度。
当你知道,茅台的历史,以及这段历史凝聚的中国人的共识,你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的。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以免造成一个误解,说我引导大家炒股。
人类为什么会有文明和财富?因为协作。为什么能协作?因为有信任和共识。共识怎么达成?是历史地达成的,是在时光中凝聚出来的。
历史的现在?你在做“神么”O_o()
文章图片
???? 方法: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 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是很多人想要解决的问题。《快公司》杂志的一篇文章,介绍了5种生活中常见的零碎时间,以及防止这些时间被浪费的方法。
第一,等待会议开始前。短期的解决方法是,每天为自己规划一个可以分批次、分时段完成的工作,比如整理桌面和新闻资讯网站,或者分解完成每天行走一万步的目标。长期的解决方法是,如果你是会议发起者,或者参会人数少,就选择自己适合的时间开始会议,不用长时间等待。另外,也可以向他人建议在下午开会,这样即使会议时间延迟、也不会影响到一天中最高效的工作时间。
第二,在工作中受到干扰而分心。这时你需要花一点时间才能重新回到专注状态,人们习惯在这段时间里查邮件、浏览网站,其实可以直接回头开始工作,找回专注。另外,也可以提前上班,在同事还没来的时候处理那些需要你专心完成的工作。
第三,堵车。堵车的时间可以用来听对自己有帮助的广播和音频,或者为某个演讲做好准备。长期的解决方案是减少开车出门的频率,或是提早及延迟上班时间,避开拥堵路段。
第四,每天出门前的准备时间。短期的解决方法是,把每个你可能会需要的东西放在门边,像是钥匙、鞋子、伞、背包等。如果你出门前总要花很多时间,某种程度上会反映出你的个性过于优柔寡断,比如不知道周末该去哪儿。这时你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周末时就直接行动。
第五,打开电视或视频后坐在沙发上不想动。电视一旦打开后就很难关上,尤其当你在追某部剧时。文章建议,可以试着连续几个晚上什么视频都别看,阅读或与家人聊天,专注于当下的人生。

历史的现在?你在做“神么”O_o()
文章图片
Rend much,but not toomandy books.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的现在?你在做“神么”O_o()】谢谢%O_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