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早餐总结

这份总结其实早就该开始了,但是一直很难归纳早餐作品,基本我吃过了,图片就放那了,没有做系统整理,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记录是零散归为具体的方式;边走边丢的人生里,有什么比一路回忆一路收获更美好的呢。

先上一张30张的早餐拼图吧!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2016年部分早餐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去回看了相册里这两年的一些食物图片,这一度让我萌生了不写的心思。

是谁说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堪回首的过去,对一路留下的实物照片而言,我的心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只是我太喜欢端正写字的自己,这让我似乎回归到自己的身体里,向外涌出的全是闪闪发亮的东西,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总之它闪闪发亮,心情就不自觉明亮起来。
那些陪伴过我的或好或差的食物,它们与我唇齿相容,已是生活里最长情的气息。
静观自己这两年的变化,我发现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与“食物”的相处方式了。自己竟也一直没有回头望过,我到底是何时让这份人间烟火气,驻扎到了生活里?好似从前的我只是一个需要解决三餐,而非把它变成美的普通食客而已,当然,我现在仍是普通食客。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西兰花末炒饭+培根+橙子+牛奶麦圈 记得村上春树说过:“美食”当为“美食”,一定是“美”字在前,才为食。

诚然不敢说自己做出来的可食之物,都为美。但这份愉悦自己的心却是越来越强烈。我深感我是能从“做食”当中领悟到很多生活真谛的人,可是你让我一一书写出来,又言尽不到位,下笔难为文。
【2016年早餐总结】暂且说一点吧!
说这一点前,我得说说我自己,说句不难为情的话,看上去我还算是个阳光可亲的人,这点,从我热爱运动就能看出来。可事实上是,我是一个抑郁质型的人,怎么说抑郁质的人呢,就是一种“情绪的体验方式很少,对情感产生的反应很慢,生活严谨,处世内敛,对情感体验深刻,多愁善感等等”这类气质的人群。我这么说自己,并非认为这类气质的人不好,就像“多血质”“胆汁质”人群身上一样具备社会关系的“利弊”一样。人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煎蛋奇亚籽+草莓+奥利奥酸奶杯 回到“对食物的领悟”当中来,那么像我这样一个抑郁质的人,常常自给自情绪,“抑郁”就很容易发生在我这类人群身上。所以,在某一段心情不明朗的日子里,我用来检验自己是否有抑郁倾向的一个标准是:在每天醒来的那刻,我睁眼透过窗帘感受到阳光的温热时,我能否毫无勉强的爬起来,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是的。丰盛。
不是草草打发的敷衍,是我洗漱干净,端正坐好,在阳光铺洒的清晨,一口一口吃掉它们的认真的样子。
这成为我生活里重要的“仪式”,它唤醒我可能失去活力的细胞,成为我对生活是否热情的验证。而当我自觉喜爱上这种方式时,我就会明白,勇于去做一件充满活力的 “小事”,就是你告别“内心偶有阴霾”的胜利。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蒸饺+炒蛋+香肠+牛奶麦圈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肉包+橘子+玫瑰花茶 香煎米饼+牛油果草莓+黑咖啡

说起来从前的早餐只局限于果腹,上班顺路买到暖手必备的包子,便利店里大容量的豆浆晚点去也还有。某一天正好看到手抓饼推车,手快的老板五分钟搞定一个,我的早餐解决方式快捷便利,也仅限果腹。

而我真正开始用心对待它,是这两年在上海的日子,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日子。
即便是租来的房子,我最重要的一个关注点仍旧是厨房。
因为它干净整洁,我买来绿色的香芹,红色的番茄,白嫩的豆腐,浓郁的面包,买来油盐酱醋放在灶台奏响高低乐章。
我买来一切吃的证明,填充它单调的色彩。
为了让它们不至于放在那冷清陌生,我又让它们活在了我的餐桌上,于是做早餐,逐渐变成了我每天生活的开始。
我早已养成准时起床的习惯,花2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好早餐,坐下来享受一天最初的慰藉,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也尽可能满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的补充。
周末的时候,会做的更为丰盛,这个时候,和对坐的人闲趣交谈,在碗筷的碰撞里,我们吃着说着,家长里短,而不是睡着懒觉,赖掉一个上午的时光。
(下面这几张便是双人对称早餐,治愈强迫症。)
油煎南瓜+杂蔬+培根+酸奶坚果+苹果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牛奶蒸蛋+菠萝水果盘+辣炒黄豆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炒饭+山药+蔬菜+紫薯牛奶+坚果 2016年早餐总结
文章图片
蛋炒饭+牛油果烘蛋+橘子汽水+酸奶火龙果 我会觉得清晨的时光过得格外快,有人跟我讲过:“如果你觉得时间过得快,那么恭喜你,你不觉得难熬,不觉得难熬的时光,都是好时光。”我十分认同。吃早餐的片刻闲暇里,就是情感往复的过程。这些细碎的陪伴,坚持下来,就变成了最长情的告白。

有人向你告白呢,怎能不觉时间飞快~
以上,是二十七岁的我,对“食物之于生活”仅能为文的一点感悟。
也算是我给2016年的自己写的早餐总结,而2017年,我将一如既往,用这么美好的方式,把爱留于唇齿。
(如果有宝宝想要了解早餐做法,拍摄及摆盘技巧,可以留言给我,我会无条件分享我的经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