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分组、帧、报文、比特流的问题



传输层——数据段(Segment)或报文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packet也可译作分组或.数据包(是翻译造成的,其实是同一个词packet)
知识背景: 首先要了解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
一、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比较 TCP/IP模型实际上是OSI模型的一个浓缩版本,它只有四个层次:
1.应用层
2.运输层
3.网际层
4.网络接口层
与OSI功能相比:
应用层对应着OSI的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对应着OSI的传输层
网际层对应着OSI的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二、TCP/IP每层所对应的协议,OSI七层模型所对应的协议 TCP/IP:
数据链路层:ARP,RARP
网络层: IP,ICMP,IGMP
传输层:TCP ,UDP,UGP
应用层:Telnet,FTP,SMTP,SNMP.
OSI:
物理层:EIA/TIA-232, EIA/TIA-499, V.35, V.24, RJ45, Ethernet, 802.3, 802.5, FDDI, NRZI, NRZ, B8ZS
数据链路层:Frame Relay, HDLC, PPP, IEEE 802.3/802.2, FDDI, ATM, IEEE 802.5/802.2
网络层:IP,IPX,AppleTalk DDP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RPC,SQL,NFS,NetBIOS,names,AppleTalk,ASP,DECnet,SCP
表示层:TIFF,GIF,JPEG,PICT,ASCII,EBCDIC,encryption,MPEG,MIDI,HTML
应用层:FTP,WWW,Telnet,NFS,SMTP,Gatewa y,SNMP
三、OSI的七层结构 第一层物理层
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它们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如规定使用电缆和接头 的类型,传送信号的电压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分组(或数据包(packet))。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第4层的数据单元也称作数据包(packets)。
但是,当你谈论TCP等具体的协议时又有特殊的叫法,TCP的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段(segments)而UDP协议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datagrams)”。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Segment(段) 或 Message(报文)。
这个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因此,它必须跟踪数据单元碎片、乱序到达的数据包和其它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第4层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谓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是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
第六层是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补充:
理解数据包、数据报文、数据帧之间的关系 :
数据发送时,由上层向下层封装,
四层,协议层传输的是数据报文,主要是协议格式。
三层,网络层传输的是数据包,包含数据报文,并且增加传输使用的IP地址等三层信息
二层,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数据帧,包含数据包,并且增加相应MAC地址与二层信息
数据接收的时候,下层向上层解封装
具体区别就是所工作的层不同,可根据ISO七层模型或者TCP/IP四层模型理解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结点之间原始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network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其关键问题之一是使用数据链路
层的服务将每个报文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用户进程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
会话层(SESSION LAYER)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
【有关分组、帧、报文、比特流的问题】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用于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对这些功能人们常常希望找到普遍的解决办法,而不必由每个用户自己来实现。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和教科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教科书为准。

本文链接:https://liuyanzhao.com/476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