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中国零食江湖30年浮沉史( 二 )
创立于1989年的福建达利则在21世纪初盼来了一个翻身的机会 , 彼时 , 达利推出了价格低于好丽友1/3的达利园蛋黄派 , 一举冲击了这家韩国食品企业在中国连续4年的销量垄断 。随后 , 达利又如法炮制出了可比克和好吃点两款爆品 , 让业务线遍及全国 。
那是一个让人神往的“大”时代——
“大单品+大生产+大渠道+大零售”的模式催生出这些1.0时代的“零食大王” , 他们针对大众需求和市场特点 , 着重研发少数的SKU商品 , 然后通过将其大规模量产 , 再借助成千上万的经销商 , 最终将商品触达到全国的消费者 。
他们也是把营销做得最早、最大也是最好的一批企业 。当代流行的鬼畜广告、明星代言、IP联名、定制包装无非都是当年的概念翻新 。
作为中国零食市场的原教旨主义 , 丰厚的利润和经验沉积让他们在身后长达20年都困在了荣光带来的错觉中 。等到回过神来 , 才发现曾经那些不像样的对手 , 已经在他们四周竖起了难以逾越的高墙 。
02、零食2.0时代:品牌连锁2000年以后 , 已经积累了十余年的“零食大王”们相继在领域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
大白兔奶糖的营业额达到了6亿人民币、洽洽瓜子开启了销售额超过15亿的高速增长、达利则直接迈入了100亿俱乐部 , 并一举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即便这些资深企业在财务表现上已经进入头部行列 , 也远不足以填满中国既宽又深的零食市场 , 一些后来者逐渐崭露头角 。
2002年 , 好想你不再局限于枣片产品 , 用红枣醋饮、奇特香枣、红枣人参茶等补全了“枣系零食”的细分版图;2005年 , 从食品小作坊长起来的盐津铺子 , 正式踏上了漫长且辛苦的自研食品之路 。
文章图片
2004年 , 刚出道的香飘飘在速溶杯装奶茶市场上几无对手 , 一路向“环绕地球两圈”的销量目标高歌猛进;而2007年才创立的有友食品 , 也很快用一根泡椒凤爪在垂直品类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
事实证明 , 虽然这些零食企业大致还是走了前辈们的老路 , 但这些专注做产品的追随者后来都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而几乎是同时 , 还有一种零食业的新模式正在悄然出现 。
2001年 , 休闲食品连锁品牌来伊份正式诞生 , 事实上两年之前 , 它已经在上海拥有了第一家小店 。
最初的来伊份主要经营当时还未兴盛的炒货生意 , 其中单品“蜜制核桃”的销量尤其拔尖 。或许是感念这带有浓郁年代色彩的“核桃发家史” , 来伊份上市之际直接把一头驮着核桃的牛牵到了上交所门口 。
后来随着生意的不断做大 , 来伊份的炒货品类不断增多 , 直至覆盖了肉制品、豆制品、果干果蔬、糖巧果冻、糕点、进口食品等零食全品类 。
单从起步阶段的发展思路来看 , 来伊份可谓是有意无意的启发了当今不少零食新贵 。学得最有模有样的一个 , 便是杨红春创立的良品铺子 。
2006年 , 刚从科龙电器辞职不久的杨红春 , 拉上几个旧相识和从亲戚朋友那借的60多万 , 踏上了创业之路 。初出茅庐的良品铺子 , 不止是连锁店铺的经营模式 , 就连依靠干果炒货在同业里出圈的思路 , 都和来伊份如出一辙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肯德基、喜茶供应商「宝立食品」要上市;文和友旗下茶饮品牌「MAMACHA」杭州首店开业;中国邮政进军咖啡领域|消研所周报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enco|OPPO Enco X2官宣2月24日发布,将为消费者带来「录音室级音质」
- 投稿|中国企业的冬奥进行时
- 投稿|从排队2万桌到被爆大裁员,文和友“一叶落”,新消费“知秋”?
- 活动|中国音数协电竞工委筹备会议在京成功举办
- 新消费|网红奶茶鹿角巷花1亿元打假:山寨门店多达7000家,有加盟商被骗赔了130万
- 富士康|厉害了!1月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要创新高 国人购买力太强
- 科技冬奥,冰雪之约|中国短道速滑的荣耀与得失丨冬奥观察
- 摩根大通|摩根大通:今年 1 月苹果 iPhone 在中国的出货量为 2015 年以来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