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雪化了,人也该长大了

三月,雪开化,人远走。好像一切过去的坎坷和悲伤都随着雪水流走,人们在春天盼望新的开始。

就是在这样三月的火车上,我从遥远的雪国奔赴湘楚求学。说的咬文嚼字,其实也就是从黑龙江奔赴湖南上大学。
在这列火车上,我遇见了一对母女。
最开始,我以为她们是同学,因为妈妈实在是太过于年轻且时尚,是会很自然的给人亲切感的人。我出于“同龄人”的关怀,帮人家将行李箱放到了下铺的里面。
“谢谢你啊。”
“没事儿~这点小事还客气什么~”
我没大没小的回答,在小女孩对她叫了一声“妈”之后,造成了我瞬间而漫长的尴尬。
“冒昧的问一句……”我尴尬的抠了抠帽檐:“您是她的……母亲吗?”
“是的。”
“噗,真的不好意思,我还以为你们是同学来着。阿姨,请原谅我刚才的没礼貌。”
接下来的几分钟,我们聊得很愉快。我也知道了她们是去北京的一个艺术培训机构,女儿今年17岁,去学美术。妈妈去陪读。高考时候走艺术生的路。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关心的,或者说,这些都不是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她们的相处模式。
在我的印象中,女儿上了火车之后就一直躺在中铺玩手机,似乎作为一个17岁的孩子,只需要吃吃睡睡。
而母亲的话总是让我接不上,比如“你一个人坐这么久火车家里不担心吗?”,“你家里居然真的放心你一个人走这么远啊。”,“你自己出门怎么吃饭怎么拿行李啊”之类的。
如果我说了自己都能解决,就好像是在讽刺人家孩子不自立一样。可是我如果不说自己都能解决,那我确实一个人出了门,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好像在撒谎一样。
于是我只能哼哼哈哈的打马虎眼加转移话题糊弄过去。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
什么样的年纪,需要什么样的自立?
我一向认为自己是个不自立的孩子,因为从小到大我的父母把我保护得太好,以至于我18岁还没有自己坐过客车出个门。
可我又觉得自立有时候挺自立,我可以自己一个人提着大箱小包坐三天两夜的火车去上学,解决沿路各种问题。
可我认为,我是处于我这个年纪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水平线上。
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总感觉到现在有一部分家长,仿佛对孩子的期望值和衡量标准特别低,换句话说,这些家长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的孩子特别棒。
就好像一个17岁的孩子自己把背包放到了床铺上,妈妈就夸她特别棒。
就好像一个上了大学的孩子能够自己买了火车票,他爸爸就觉得他很厉害。
就好像一个一米八的大男生帮家里刷了个碗,就值得被家人四处吹嘘。
这些难道不是最基础最应该做到的事情了吗?难道被这么夸奖不觉得是对孩子的侮辱吗?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可是我的孩子相对他自己来说,已经进步很大了。”
我只想说,从10分考到15分依旧是不及格,距离100分还有很远的距离。你可以告诉他“有进步”,但是你不能告诉他“很棒很优秀”,因为他还是个不及格的。
错误的标杆会给人错误的评价,错误的评价会给人错误的认知,错误的认知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而错误的价值观,会蔓延。
......
列车动了,我也即将到达北京去转车,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还是希望这个17岁的女孩子……
【三月,雪化了,人也该长大了】希望下次坐火车,你可以让妈妈躺一会,而不是让她一直坐窗边的小凳子。
希望下次,你可以去为她泡一碗泡面倒一杯热水,而不是给你把零食拿到床上你还不满意。
希望下次,是穿着运动鞋的你去放行李箱,而不是让自己的妈妈穿着细高跟还要做这种体力活。
希望下次,你可以陪她聊聊天,而不是玩自己的手机且第二天睡到大中午,妈妈自己坐那么久很也无聊的。
希望下次,你变成更优秀的你自己,更自立的你自己,更坚强懂事的你自己。
春天到了,雪化了,人也该长大了,你也是,我也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