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有一条著名的溪流,名叫剡溪。
剡溪发源于宁波市奉化区和绍兴市新昌县交界的剡界岭,从涓涓细流,逐渐汇流成溪,成江,在江口街道与东来的东江之水汇合,遂成奉化江,再于三江口入甬江,奔流向东海。
剡溪风光优美,一路有六诏、跸驻、两湖、臼坑、三石、茅渚、斑溪、高岙、公棠九处胜景,被称为“剡溪九曲”。
剡溪孕育了美丽的溪口镇,蒋氏历史,就是宁波市第一家5A级风景区的重要内容。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从奉化区溪口镇,走江拔线公路,沿剡溪逆流而上,就可以到达剡溪的发源地,剡界岭。
剡界岭村,现在隶属于绍兴市新昌县沙溪镇,如果走甬金高速,在沙溪互通出高速后,就到达了剡界岭。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剡界岭,1959年之前属于新昌、奉化两地共同管辖,村中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曾经是两地的交通要道,以路为界,一边属新昌县第一区剡界岭乡,一边属当时的奉化县第三区万乡岭乡。
一条小路相隔的村民,如果要到镇上去办事,不同隶属的村民要走相反的方向。前往奉化溪口镇办事的村民,要走十多公里的路程;前往新昌沙溪镇办事的村民,只需要走五公里左右。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1959年区划调整,剡界岭一带全部划属了新昌县。
村民为了纪念曾经一条小路分隔两县的历史,给那条小路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中英街”,并立碑纪念。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到达剡界岭,村中必去的打卡之地有三处,第一处就是这响当当的“中英街”。
所谓“中英街”,取自中国历史上的深圳中英街。
深圳市盐田区的沙头角,在公元1898年被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西侧为英(港)界,故名“中英街”。
剡界岭的“中英街”,并不是街,仅仅是一条石子铺成的小路,仅能两人并行而已,现在也改成了水泥路。
这条路曾经分隔了奉化和新昌两县,两侧的老房子,还依稀能够看到一些往年的光影。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有一处民房的墙上,至今还保存着一块当年的门牌:奉化县第三区万乡岭乡剡界岭大路第11号。
当年的房子早已重新改建,唯一保存的门牌,见证了曾经的历程。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剡界岭的第二处打卡地,是张家瑞故居。
张家瑞故居位于剡界岭“中英街”旁边,一溪之隔,溪上有石桥相通,桥名叫“渡母桥”,修建于1934年,也许隐含着一段与母亲有关的故事。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张家瑞是黄埔军校筹建元老,其子和孙曾入读黄埔军校,被誉为“黄埔世家”,其故居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张家瑞,1873年5月25日生于剡界岭,隶属奉化县。
张家瑞年轻时受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家乡创办并执教于凤麓学堂。
1903年,16岁的蒋介石就读于凤麓学堂,和张家瑞结下了师生之缘,蒋介石一直称张家瑞为先生。
辛亥革命前夕,张家瑞加入同盟会,开始了革命工作。
1924年1月24日,张家瑞获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七筹委之一,并兼筹备处秘书。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诞生,张家瑞任校长办公室秘书等职。
张家瑞在东征、北伐战争后,逐渐淡出军界,先后在皖北、淮北等地从事烟草检查、盐运等工作。
1931年,张家瑞辞职退隐,当时蒋介石已安排姚冶诚带着年幼的蒋纬国定居在苏州,于是蒋介石安排先生张家瑞也定居苏州,相互有个照应。
抗争爆发后,张家瑞到上海租界避难,脱离了国民党的政治圈,解放战争期间,张家瑞为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张家瑞病逝于上海,享年84岁。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张家瑞之子张纪云,出生于1899年,1924年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报考黄埔军校,并成为第一期学生,同期同学有陈赓、廖运泽、杜聿明、宋希濂、陈长捷等人。
张纪云后来担任蒋介石侍从秘书,在1933年1934年期间随蒋到南昌,张纪云不满内战,从南昌前往九江白雀寺,递发为僧,张家瑞将张纪云接回苏州家中,但是张纪云坚持皈依佛门,直至1964年病故。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张纪云育有两子三女,次子张式安,1949年4月去了台湾,这一去,与兄弟姐妹分离近半个世纪。
张式安入台后,入读台湾凤山军校第一期,按黄埔军校排序为第24期。
张家瑞,一家三代黄埔人,被誉为“黄埔世家”。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剡界岭的第三处打卡地,就是剡溪之源。
剡溪源头所在地,1976年12月建成了剡界坑水库,水库淹没区,蜿蜒入深山,不见头。
感谢在剡界岭遇到这位小朋友,带我到了剡界岭的三处打卡地。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宁波与绍兴交界地,有一条著名的中英街, 一家三代黄埔人
文章图片
水库之下的水,一路向东,汇溪成江,奔流入海。
溪水奔流不息,历史风云变迁不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