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89元一张,我被电影票价劝退( 三 )


一位影视公司的CEO对深燃提到,“对于一些三四线以下城市的观众而言,看电影是需要计划的,是一个有仪式感的重决策 。”在他看来,对于票房潜力更大的下沉市场,吸引他们进入电影院,最大的动力还是电影本身,票价上浮影响不大 。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当下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绝大多数稍微有卖点的国产片,都集中在节假日上映”,电影博主口袋君提到,片方都有不想犯错的焦虑心态,希望在节假日搏得高票房 。
这给观众带来的影响是,有兴趣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也主要集中在节假日,这个时期往往会弹性涨价,价格甚至是平时的一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这让看电影不再是一种冲动型消费,而是需要“出行规划,谨慎选择”的娱乐方式,如果碰上体验不好,还会造成消费者“心理不平衡” 。
“票价上涨会赶走一群人,看的片子觉得值不回票价,又会赶走一部分观众 。”多位院线经理对涨价的后遗症表示担忧 。甚至在心理博弈之下,这类观众会倾向于到流媒体上看电影,或是买个投影仪,让影院更难有机会将普通观众转化为习惯在影院消费的影迷 。
至于电影院能为观众提供的社交功能,也主要在节假日有机会发挥效力,“其他时间段仅仅是当做娱乐消费,要花100元来看电影,会被劝退 。”一位影迷坦言 。
“平时整体上涨,节假日弹性涨价”的策略,到底是市场的理性选择,还是影院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方式,行业人士尚无定论,但不论出自哪种原因,都无法解决能否为观众带来“值回票价”体验的问题 。
一位影视公司CEO提到,健康的电影市场里,票价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内容本身决定的,“观众愿意买票的好内容就挣钱,产出不好的内容就赔钱 。”现在,很多观众一年选择一部电影,且集中在热门档期,这不是电影院希望看到的 。
一切要回归内容其实回归内容本身,如果影片制作成本高,内容优质,票价上涨,观众也并非不买单 。
比如《沙丘》 。电影院相较流媒体而言,其价值在于大屏、音效和氛围感,虽然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节奏和内容有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部为院线而生的电影,《沙丘》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音效、视觉上的审美体验,对于核心观众而言,这类电影有溢价的空间 。
但尴尬的是,一位影院经理表示,“当前观众还是觉得烂片多 。”
“涨价带来的风险不小,越来越少的人买票,大家的选择会越来越谨慎 。出现了《你好,李焕英》这样的爆款,大家才去看,其他的片子稍微差一点,就没人看了 。”一位影院经理肯定了拉回观众的核心还是在电影内容,但在内容质量短期内还改善不了的情况下,长远来看,票价上涨会给影院带来危机 。
在2020年疫情之后,院线都期盼着一部大片把观众拉回,一年半过去,出现过《你好,李焕英》《长津湖》这样的爆款,但是新问题出现了 。“除了春节档和国庆档,其他时间院线空空 。”周扬说 。
投稿|89元一张,我被电影票价劝退
文章图片

 有卖相的影片都扎堆在节假日上映,这让影院节假日排片排不过来,也压缩着中腰部影片的生存空间 。2021年票房破亿的影片数量占比,相比2019的16%下降了5%,票房低于一千万的影片数量占比,相比2019年的65%上涨了6%,达到了71%,两极分化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