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潮流凶猛:当新世代把艺术拉下神坛( 四 )


在平台上与粉丝互动 , 赋予其荣誉感 , 形成裂变 , 进而塑造自己的“饭圈” 。
有了一定的粉丝原始积累 , 创作者才有底气拿着作品和工厂合作 , 将周边产品放在商场、专卖店流通 。
平台方也乐于与青年艺术家合作 。去年10月 , 抖音就邀请了60位潮流艺术家入驻 。而在更早之前着手利用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的艺术家 , 早已经分得一杯羹 。
UP主“莲羊的岩彩学堂” , 最早是在2016年入驻B站 。去年 , 伴随着涌动的“国潮” , 莲羊因为一期汉服岩彩画彻底出圈 , 迎来了王者荣耀、南派三叔等联名 。
抖音上粉丝1027万的“赵小黎” , 因为行为艺术般的绘画表演而出圈 。据业内人士透露 , 她的原画现在可以炒到十几万 , 复刻的微喷发售价都在2K-3K , 炒起来之后价格更是翻倍 。
明星和网红也为潮流艺术添了一把火 , 周杰伦、井柏然、王一博、陈赫、权志龙、林俊杰等等对潮流艺术都十分钟情 。
他们是潮流艺术展的常客 , 也经常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收藏的涂鸦和玩偶 。
这把火还烧到了元宇宙里 。去年Banksy的画作《Mornos》被烧毁并转化为NFT,最终在Opensea拍出了288.69枚以太坊的价格 , 约38万美元 。
潮流艺术商业化 , 之于潮流艺术家 , 是招来粉丝的沟通路径;之于青年艺术家 , 是创收的重要途径;之于消费者 , 是抗通胀的优质理财标的;之于品牌方 , 是名利兼收的手段之一 。
这难怪是一场大家都愿意见到的双赢局面 。
也难怪艺术家丹尼尔·阿尔轩会说:“如果安迪·沃霍尔还活着的话 , 他一定也会做球鞋 , 我百分之一千肯定 。”
可以明确的是 , 未来几年潮流艺术市场的玩法 , 依然会是如此:通过互联网的圈地运动 。青年艺术家“升级入流” , 顶尖艺术家“降维撒网” 。
是青年的仪式抵抗还是商业的一剂猛药? ‍就像硬币的两面 , 商业行为带给艺术家的也不全然是名利 。
村上隆在传统艺术界 , 既被视为日本的Andy Warhol , 也被唾骂为哗众取宠的艺术掠夺者;在潮流时尚圈 , 他可以受到Marc Jacobs和Kanye West赏识 , 但一系列周边和联名却使他屡屡背负“圈钱”的骂名 。
顶流的境遇 , 是潮流艺术当前真实处境的一种投射:相对于圈内人的疯狂 , 站在圈外观望的人 , 更多是不理解和质疑 。在一波又一波的炒作潮中 , 伴随着滚滚而来的金钱 , 还有无数质疑的声音 。
以盲盒为例 , 普遍的质疑便是市场热度 。
房可以住 , 鞋可以穿 , 但盲盒的市场热度一旦逝去 , 里面装着的就只是普通的塑料而已 , 泡泡玛特还曾因为高估值而被称作“泡沫玛特” 。
潮玩艺术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也特别容易受到抨击 。
伯明翰学派的大师斯图尔特·霍尔在其研究亚文化的著作《通过仪式抵抗》中 , 提出了一个观点:工人阶级青年盛行一时的风格和符号系统 , 如音乐、文学、舞蹈、行动和暗语等 , 是向资产阶级和主流文化的一种对抗 , 借此昭示他们的存在 。
艺术作品呈现的是艺术家的感性意识形态 , 更是时代的文化共性 , 而潮流艺术的符号美学中 , 透露的恰是当代青年的一种“仪式抵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