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潮流凶猛:当新世代把艺术拉下神坛( 二 )


一如它的另一层含义:棒棒糖(Lollypop , Lolly是舌头 , Pop是涂抹) 。
封闭的艺术圈尝到了这颗“糖果” , 逐渐向商业世界敞开了大门 , 随着资本运作的加深 , 这颗游走于流水线与艺术圈之间的糖果 , 也在悄然影响着艺术行业的游戏规则和走向 。
对拍卖行有所关注的朋友 , 这几年一定会注意到一种现象:在各大行的拍卖记录上 ,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潮流艺术品 , 甚至是潮玩 。
比如泡泡玛特去年秋天 , 就曾将自己的潮玩产品带到北京博乐德进行拍卖 。
尽管起拍价10万元的LABUBUTITAN流拍了 , 起拍价2万元的MOLLY蒸汽朋克机车还是勉强以3.9万元成交 。
其实大部分参与拍卖的潮玩 , 成交价都不算太高 , 但在一些顶级拍卖行里 , 潮流艺术品同样可以拍出天价 。
2019年 , 美国潮流艺术家KAWS的画作《The KAWS Album》 , 就在香港苏富比以1.16亿港币成交 。
半年之后 , 奈良美智的《背后藏刀》又以约1.96亿港币的天价 , 刷新了艺术家的世界拍卖纪录 。
去年 , 苏富比的大门更是罕见地为一位90后涂鸦艺术家Sam Cox打开了 。
要知道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 涂鸦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 更何况是进入一家代表着艺术界最高荣誉的拍卖行 。
不过比起成交价 , 对大多数潮流艺术家(品牌)而言 , 拍卖行的这道“认证”或许是他们更为看重的 。
比如泡泡玛特在进入北京博乐德之前 , 刚推出了自己的高端线产品 , 博乐德的“背书” , 让几十元的基础款盲盒也仿佛沾染了艺术气息 。
潮玩艺术家(品牌)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一支上升力量 , 能与古董艺术品并肩出现在线下拍卖行 , 算得上是一次“阶级跃迁” 。
但这到底是装饰品的消费升级?还是艺术圈的消费降级?在这个镜像的问题背后 , 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 , 都认为对面是反向的 。
B站上有一部纪录片叫《伟大的制造》 。其中有一节UP主专门去走访了潮玩产业链 。点开弹幕 , 里面吵得不可开交 。
“正方辩手们”的核心观点诸如:智商税、根本不是艺术品、买不起古玩才买潮玩……而“反方辩手们”则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出“你们都看不懂” 。
评论区有一个高赞留言或许指向背后最本质的矛盾:“我一直在疑惑 , 现在所谓的‘艺术’究竟是什么?难道就是给精英的游戏?那我们艺术家和中世纪的宫廷小丑有什么区别?”
必须承认 , 艺术在过去几千年里的确是服务于贵族阶层 , 从西周的礼乐制度诞生以后 , 艺术便一直是古代上流社会的标签 。
站在当代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艺术过于曲高和寡产生了严重的排他性;站在青年艺术家的角度来看 , 资源过分集中在头部艺术家 , 意味着断绝了中腰部的触达路径 。
时间倒退回几年前 , 艺术家想在中国艺术领域暴得大名 , 除了在798开画展 , 邀请媒体和收藏家前来品鉴 , 几乎没有更高效的方式 。
门第森严的艺术圈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谢绝了大多数青年艺术家以及荷包平平的普通藏家 。
新人进不去 , 旧人“自娱自乐” , 艺术圈早就在期待这样一块“中间地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