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2022央视春晚口罩背后的“中国卫材之乡”( 二 )


从气管导管开始,如今的驼人已经发展成一家集麻醉、护理、检测、血液净化、医用防护等为一体的医疗器械集团,旗下镇痛泵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五分之一,麻醉包的市占率更是高达48% 。
2019年,驼人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8.6亿元,已经成为长垣的纳税大户 。
在长垣这个小小的县级市里,像王国胜一样的农民企业家并不少 。
正是这些农民企业家,撑起了长垣“中国卫材之乡”的的桂冠 。长垣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初抗疫期间,武汉1/5的口罩和1/7的防护服均来自长垣 。
2021年长垣喜提“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2020年长垣GDP达490.17亿元,在新乡市排第一 。拿最近大热的“专精特新”来说,无论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还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垣均居省管县第一 。
驼人集团旗下河南驼人贝斯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力突出的“尖子县”,曾是河南有名的“差等生”,GDP常年垫底 。
在长垣,有首民谣是这么唱的:“春天喝不上糊涂(面汤),冬天穿不上棉裤 。十里八乡见不着瓦屋,小伙子娶不上媳妇 。”长垣不光“家里没矿”,还挨着黄河“豆腐腰”,十年九泛滥 。
【投稿|2022央视春晚口罩背后的“中国卫材之乡”】唐末农民起义,黄巢拉着王仙芝揭竿而起的地方,就在长垣 。
改革开放成就了一批企业家,也让不少长垣人看到了机遇 。和王国胜一样,崔勤峰、王继勇等老乡也早早出去打拼,通过“劳务经济”赚到第一桶金 。
崔勤峰做过吸油器,开过线毯厂,卖过电线......他在跑市场的时候发现,医生给患者注射前后都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创口,于是有了生产医用棉签的想法 。
棉签投资成本低,制作简单,崔勤峰所在的长垣县丁栾镇种植了大量棉花 。
当时,不少外出打工的长垣人选择回乡创业,用家门口的棉花制成棉签,出售给附近的卫生所和校医院 。王国胜的驼人、崔勤峰的华西卫材、王继勇的飘安、韩立涛的亚都都是这个时期创办的 。
一根棉签捻出一个卫材产业 。如果说“回归经济”为长垣奠定了产业基础,“特色经济”则推动了长垣产业的发展壮大 。
03进入21世纪,长垣的卫材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 。
尤其是2003年非典期间,长垣成为我国防疫物资的供应重镇 。那一年,长垣的卫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有媒体报道,当年新成立的企业占现在长垣卫材企业总数的50%以上 。
卫生材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一般包括口罩、一次性卫生衣、医用脱脂纱布垫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该行业,长垣不少卫材企业开始拓宽自己的护城河,向医用耗材等其他产业链延伸 。
到2011年,长垣卫材及医疗器械产业相关企业超100家,产品覆盖率70% 。也是这一年,长垣被列为“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成为名声在外的“中国卫材之乡” 。
2018年,长垣医疗器械产业首次突破100亿元,形成真正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
此后,长垣力压江西进贤、浙江桐庐,从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手里拿下“中国医疗耗材之都”的称号 。长垣市政府官网显示,截至目前,长垣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已超过2300家,医用耗材、麻醉包等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
长垣县也变身县级长垣市,开始频繁登上河南城市的“示范”榜单 。
最近几天,奥密克戎疫情蔓延,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口罩概念股又开始骚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