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年底裁员,硬科技正在“挤泡沫”( 三 )


对于普渡科技来说 , 市场拓展的最终量化指标并不是业务遍布多少个城市 , 而是机器人到底卖出去多少台 , 有没有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 。相比于C端用户更追逐一些概念 , B端客户更在意实用性与性价比 。
“以前追求规模 , 现在感觉最好的策略就是别瞎折腾 。这不是佛系 , 而是审时度势 。从前 , 讲个故事投资人的钱就源源不断 , 现在需要自负盈亏 , 自力更生 。”连续创业者李卓澄也曾向光锥智能表示 , To VC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成熟的创业者应该考虑盈利能力几何 , 而不是等人施以援手 。
“创业有一千种死法 , 但只有一种活法 , 那就是——生存 。”他说 。
“十年后是星辰大海 , 问题是得先活到十年后 , 活着是第一位的 。”国科嘉和董事长、管理合伙人王戈曾提到 , 一旦企业做起来基本上无一例外认知也会扩大 , 但这个时候核心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以及核心的创业团队一定要聚焦主业 , 警惕多元化、警惕非主营业务的多元化 。
在创始人人均博士、科学家的硬科技创业领域 , 不乏从前沿学术转至商业战场的创始团队 。相对之前的互联网“老炮儿”们 , 这些科学家尽管不擅长讲故事 , 但是也要警惕规模化陷阱 。
大裁员 , 是普渡科技在盲目扩张道路上的一次悬崖勒马 。
创业还得继续 。就在1月13日 , 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在朋友圈发文纪念公司成立6周年 , “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仪式 , 唯有朴实无华地长期艰苦奋斗!”
硬科技|年底裁员,硬科技正在“挤泡沫”
文章图片

(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 朋友圈)
足够“硬核”吗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刘元曾表示 , 对早期投资而言 , 一个项目的“验证周期”需要靠产品落地情况、后续轮融资、客户反馈等因素综合判断 , 而不是仅仅看资本侧的表现 。而科技项目发展周期更长 , 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出项目的质量 。
科技项目的周期很长 ,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哪里?玩家谨慎对待市场热潮可以“活着” , 而“活下去”则需要大浪淘沙后剩下什么——核心壁垒足够硬核吗?
有赞一路走来 , 成也萧何 , 败也萧何 。其发家致富之路离不开“抱的那些互联网大腿” 。
作为一个开店工具SaaS , 2018年 , 有赞与快手合作 , 为快手提供“短视频电商导购”解决方案 。据浦银国际研报显示 , 快手成为有赞最大的GMV来源 , 巅峰时期贡献约40%的GMV 。2020年 , 疫情刺激了线下转线上的需求 , 有赞迎来一波红利 。
而更早以前 , 有赞则是依托微信生态的第一波微商起家 。
有赞和微信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关系都是单向依赖性更严重 , 因为作为工具平台 , 有赞在商家最关心的流量上操作空间较小 , 这导致核心用户——商家的粘性并不深 , 有赞的可替代性较高 。
硬科技|年底裁员,硬科技正在“挤泡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