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视角解读小说主题|从儿童视角解读小说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微课稿

前言:这几天赶制微课,加上单位各种事务,忙得心烦气躁。昨晚做课件做到眼睛胀痛,今天中午要录制时,打开U盘一看,文件夹是空的,制作好的课件和文档都不翼而飞!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却无济于事。也许是昨晚忘了保存吧,也许是没有弹出就拔了U盘吧,也许是电脑有问题吧,总之,挽起袖子赶紧做第二遍是正经。
这个任务是春节刚过就接的,一直以各种理由往后推,推到无法再推,才火烧火燎地做,自然会出现差错。今晚终于录好微课视频,交了差。轻舒一口气的同时,再次警告自己:不要做拖延症患者!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的重点是:从儿童视角解读小说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的莫泊桑的代表之作,是经典的小说作品。小说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这就涉及到一个由“谁”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问题,也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问题,即叙述视角的问题。小说家正是通过他所选定的叙述视角将故事、人物以及小说主题告诉我们的。
(屏显)
叙述视角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百度百科
叙述视角是叙事谋略的枢纽,它错综复杂地联结着谁在看,看到何人何事何物,看者和被看者的态度如何,要给读者何种“召唤视野”。 ---《中国叙事学》
不同的叙述视角,会影响到读者对所叙内容的主观感受,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通过叙述视角,我们能看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旨。《我的叔叔于勒》是从“我”---若瑟夫这个小男孩的角度去叙述故事的,文中的“我”见证了“我”们一家人和于勒之间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去,能看到什么呢?
任务一:请浏览课文,勾画出父母对待于勒态度的相关语句。想一想,透过若瑟夫的视线,能看到什么社会现象,看到小说怎样的主题。
(屏显)
巧遇于勒之前: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遇到于勒之时:
母亲: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循着“我”的视线,我们看到,有没有钱是决定父母与于勒关系亲疏的唯一指标。这样的人和事在当今时代也不稀缺。以小见大是小说写作的基本手法,从个体身上反映出来的往往是群体现象。从“我”这个儿童的视角客观地观察菲利普夫妇,我们读出小说的主旨:
(屏显)
金钱让亲情变异,让灵魂扭曲。
任务二:速读课文39-42段,思考: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孩子,“我”是如何对待于勒的?
(屏显)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同学们看到了,“我看了看他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四个“看”说明“我”很关心于勒。两个“满”,可以看出“我”对于勒的同情。从“我”心里默念的话可以看出“我”是把于勒当亲人的。
作者塑造一个孩子作为故事的经历者和参与者,使我们看到成人世界的自私冷漠,也让我们在灰暗中看到一抹暖色。“我”的态度,透露出小说另一个主旨:
(屏显)
呼唤亲情和善良人性
任务三:请浏览文章开头部分,想一想:“我”对于勒满怀亲情,为什么我不认叔叔,而是在心里“默念”?当父母躲避于勒时,“我”为什么是默认的态度。也就是说,“我”怎么看父母这样对待于勒。
(屏显)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拮据的生活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第1段里“很晚”、“挣的钱不多”和第2段的“拮据”“非常痛苦”可以看出这家人很穷。“样样”、“半天”表明家里的日子很艰难。姐姐因为家里太穷嫁不出去。
这样看来,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很恶劣,但他们也有苦衷。他们的“以钱论人”,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缺陷,也有生活所迫。
(屏显)
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课堂小结:
小说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小说要表现的主旨密切相关。《我的叔叔于勒》以小孩为视角去看“众生”,让小说重在展示人物的存在状态,重在揭示真实的人性,而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以儿童的视角看《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众生,我们读到出小说的多元主旨。
【从儿童视角解读小说主题|从儿童视角解读小说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微课稿】通过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读小说,不仅要关注小说写了什么故事,还要看一看作者从哪个角度讲述。阅读以“我”为叙述视角的小说,可以把“我”当做端点,扫视各个人物的表现,进而领悟小说主旨;阅读以儿童视角来叙述的小说,我们要以儿童的观察特点去审视众生的状态,把儿童的方式和大人的方式进行对比,进而深入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阅读《孔乙己》《故乡》。

    推荐阅读